宋美琪
【摘 要】現代經濟、政治、社會景觀正在大規模地流動和壓縮,文化多樣性產生的同時也伴隨著文化的危機,人們在精神上產生了新的懷疑和焦慮,傳統文化中倫理價值的有效性,已顯得不合時宜,這些新的困擾,從深層心理上確證著人們在社會生活中正面對著無處排解的倫理和精神困惑。本文試透過電視劇《平凡的世界》的文化交疊現象,了解觀眾的現實訴求。
【關鍵詞】《平凡的世界》;文化交疊;現實訴求
中圖分類號:J90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7)05-0169-01
路遙先生的長篇文學巨著——《平凡的世界》的改編上映,為現代人提供了一部史詩般的視覺圖畫和上世紀鄉土文化的當代繪本,更為現代人全景式地展現了改革時期,中國城鄉的社會生活和人們思想情感的巨大變遷。該劇講述了中國20世紀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十年間,黃原縣雙水村孫家兩兄弟在自身成長過程中,關于生活和理想的追求,對責任和情義的擔當,并刻畫了兩兄弟身邊社會各階層眾多普通人的形象,他們的日常生活與巨大社會文化沖突紛繁地交織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時代歷史進程中所走過的艱難曲折的道路。當下人們生活的這個復雜的社會環境,正是由當年那個變革的年代延續而來,龐大的物質和消費文化中衍生出了更加復雜的心理態勢。
兩千多年前,西塞羅提出過文化相等于哲學或者心靈的培育。中國人在儒學影響下習得倫理之道,后來傳奇、小說等民間文化興起,故事主人公的生活方式和人生經驗,在滿足人們的情感需求的同時,也為接受者的人生價值取舍、倫理認識提供了豐富的資源。隨著印刷文化的淡出,故事正以影視劇的形式繼續為人們的現實訴求提供心靈參照。另外,現代經濟、政治、社會景觀正在大規模地流動和壓縮,不同的文化交疊在一起形成了不同的文化沖突,展現在《平凡的世界》中的是不同的地域性質和人文關懷:
城鄉文化的交疊。劇中潤葉與少安一個去縣城讀書,一個輟學務農,城鄉文化的差異開始慢慢顯現。一位鄉下來的人大研究生,在紀念路遙逝世20周年的研討會上發言時說那時看到《平凡的世界》,知道這個世界上像他這樣懷著自尊又很沉默,心里帶著熱情的鄉下孩子還是很多的。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結果顯示,城鎮人口占總人口的49.68%,鄉村人口占50.32%,居住在鄉村的人口仍舊是很大一部分,另外,流動人口同2000年相比增長81.03%,城鄉文化的交疊并將持續下去,融合與沖突都將是當下較大一部分人要面對的事情。
階層文化的交疊。階層文化差異伴隨貧富差距而來,農村的年輕人在城鄉流動中渴求把握自我發展和改變命運的機遇,就不可避免地面對社會各階層價值理念的巨大差異。年輕人不成熟的心態以及未成型的價值觀等,將會造成自尊心的強盛、心理上的焦慮及精神上的迷失等現象。劇中郝紅梅硬著頭皮用僅有的錢吃乙餐,只為讓出身“書香世家”的顧養民看得起;農民少安與國家教師身份的潤葉的愛情受到父親的阻攔;蘭香學校門口的女學生對農民的看不起與嘲笑等,都是階層意識的表現。劇中的年代雖已不復,但問題依舊在一代代人身上再現,仍有大部分人深有體會并引發起自己對自身心理行為的關注和愛護。
代際文化的交疊。代際差異也就是兩代人間的“代溝”問題。田福堂與潤葉關于婚姻的分歧,以及孫玉厚與少安在土地利用問題上的分歧,正是基于思想的解放,以及“包產到戶”的集體經濟的垮臺、個體經濟崛起的時代背景。
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的交疊。地理環境上,劇中傳統的窯洞、代步工具等都對應著現代化改革的發展不斷發生變化;人物境遇上,王滿銀在外地當“逛鬼”、做生意;少安重新利用土地成為鄉鎮企業家;語言上,村內的方言沒有改變,偶爾也會夾雜一兩句新鮮詞匯甚至英文,不同地區的農村人在同一個城市相處時,在語言上都開始向普通話轉變,以方便交流。
有學者曾說,不同文化人們之間的交往,有著漫長而且常常是心酸的歷史。任何有過不同文化間交流經驗的人,都會隱約感受到有關沖突的情感體驗。孫少平進入城市,強烈的自尊心下是一顆自卑而敏感的心,而孫少安與田潤葉的身份差異導致愛情無果令人惋惜。隨著城鎮化的發展,城鄉流動規??涨?,而城鄉知識鴻溝并沒有因為文化交流而被縮小。另外一些媒介的力量開始潛移默化地左右著接收者的認識觀,慢慢使人變得困惑。事實上,人們面臨的各種問題無論新舊都逃不過這個社會的巨大背景,或許每個人都能在《平凡的世界》這部真實平凡又不寡淡的劇作中尋找到各自的人生命題。
正是由于路遙先生深厚的人文情懷和文學底蘊,導演及創作人員對經典的尊重、史詩般的影像抒寫和當代表達,以及觀眾的心理情感構建與文化產品之間的深層關系,使得這部現實主義題材的歷史劇《平凡的世界》贏得廣大好評?,F下影視文化的過度商業化,使相關影視作品成為了充當利益化、低俗化等偏激思想的孕育搖籃,不利于當代人文精神的形成,觀眾對現實的訴求也將變得更加不知所措。但觀眾心理對文化產品和倫理道德的需求不是個體性的,而是群體現象,也并不僅僅是顯性的,很大一部分是潛意識的驅動,因此,不尊重文化的內在價值的作品,在觀眾的心理關懷上有著明顯的空缺,也就難以滿足市場潛在的巨大需求,難以創作出從一瞥驚鴻到深刻雋永的深情之作,或許《平凡的世界》的改編并不是完美無缺,但該劇仍是一部榜樣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