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仲愷
【摘 要】從2015年開始,中國特效電影迎來了大爆發。據相關票房數據顯示,我們可以看到2015年有不少優秀的國產電影出現,其中票房排在前列的除《夏洛特煩惱》和《煎餅俠》兩部主打喜劇題材以特效為輔的電影外,其他作品中有不少都是主打特效。我們可以抓住這一階段來壯大和發展國內影視特效行業,待到羽翼豐滿之時,讓我們不僅有影視特效的消費市場,同樣也有影視特效的制作實力。
【關鍵詞】影視特效;行業發展
中圖分類號:J91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7)05-0180-01
從2015年開始,中國特效電影迎來了大爆發。據相關票房數據顯示,2015年有不少優秀的國產電影出現,其中票房排在前列的除《夏洛特煩惱》和《煎餅俠》兩部主打喜劇題材以特效為輔的電影外,其他作品中有不少都是主打特效。例如號稱制作了8年的三維動畫國產大作《西游記之大圣歸來》、主角和周邊都有不錯表現的三維動畫《捉妖記》,或是口碑不佳的小說改編電影《九層妖塔》、《尋龍訣》等都是主打盜墓題材。影視特效的強勢介入使得這些電影與好萊塢電影的差距逐漸縮小,讓國產電影突圍出了自己的生存空間,并于2015年的票房統計中得到了61.9%的比率。
我們說到國內的影視特效經常會覺得歐美甚至日韓的特效比我們要強,這個結果我們是從作品的特效表現來看的,而這種特效表現又常常歸結到技術層面,覺得我們國家特效技術不夠高端、不夠成熟。其實特效技術方面我們并不差,多年前我國就有相關的特效公司或個人在承接海外大片或游戲CG中的特效外包,例如游戲大作《細胞分裂》、好萊塢大片《環太平洋》等。由此我們可以看到,技術其實只是一方面,完善的特效管理系統、成熟的產業流程和管理平臺、合理的制作周期和與之相對應的預算也是特效行業發展的保障。好萊塢的特效制作周期往往在2年以上,且制作預算都是以億美元做單位。反觀國內,特效制作的資金保障近年已有了很大提升,但也不到1億美金,且周期只有一年左右,導致影視劇中“5毛特效”大量存在,常受觀眾吐槽。
現今中國影視市場百花齊放,優秀的影視劇、動畫層出不窮,網絡的發達讓很多網絡視頻公司也開始制作自己的網絡劇或網絡電影。據相關行業調研結果顯示,小成本制作的影片往往更多的是在故事性上下功夫,因此中小成本影片的特效預算是比較小的,而投入比較高的大片在特效上的投入無論從比例還是總量上看都要大得多,基本約占總投入的20%。而動畫電影由于其數字化的特性,其在后期特效這一塊的投入往往會超過70%。
2015年,我國電視劇全年出產量約為15000集,總投資約102億,但與制作精良的歐美電視劇相比,我們的電視劇特效實在是太“寒酸”。從其數據中我們不難看出:約占62%比重的國產電視劇在預算中有特效制作的預算;在所有有影視特效預算的電視劇里,其特效預算平均占總投資額的13%。由此可見,我國的電視劇行業對影視特效并不重視,但隨著觀眾審美水準的提升,相信今后的電視劇在制作中會有更多的預算投入其中。
由于我國對國產動畫在政策上十分支持,且對海外動畫有所約束,所以我國的本土動畫市場十分活躍。動畫作品中的特效需求量比較大,在許多動畫作品的預算中常常會超過50%,且三維動畫和影視特效往往是分不開的,類似《熊出沒》這樣的作品,其特效制作人員數量非常多。
中國電影電視市場之大是超出許多人想象的,愛奇藝、優酷等視頻網站通過內容建設,使得付費用戶量在過去兩年呈井噴態勢增長。相信在今后的電影電視作品制作中,特效的預算投入會不斷增加,保證本已不錯的故事性基礎上不出現特效短板。
通過對過去5屆相關專業畢業生的追訪,我們得到了以下信息:
1.進入特效行業半年到一年:項目經驗較淺,但可基本操作,月薪約為5000元。
2.進入特效行業兩至三年:比較成熟,經歷項目有一定標準,月薪為6000-10000元。
3.成為特效行業專業技術人員:專業院校畢業,工作經驗3年以上,月薪10000-30000元。
由此可以看出,我們影視特效人員平均薪酬約為10000元/月。這個水平在國際同行業中是沒有優勢可言的,歐美從事影視特效人員的待遇平均水平約為20000元/月,這和國情有關,因為我國整體待遇水平和消費水平都是低于歐美國家的,因此有很多影視特效人才遠赴海外尋求更好的發展,國內人才流失比較嚴重。但從另外一個角度講,廉價的勞動力成本也能成為我國現階段影視特效行業的優勢,最近幾年影視特效外包服務也確實給國內相關公司帶來了不少的業務量。由此可見,低廉的人力成本是一把雙刃劍,我們可以抓住這一階段的優勢,投稿提升業務量來壯大和發展國內影視特效行業,待到羽翼豐滿之時,讓我們不僅有影視特效的消費市場,同樣也有影視特效的制作實力。
參考文獻:
[1]范笑竹.中國影視特效的前景[D].北京:北京師范大學,2013.
[2]藝恩咨詢.中國影視特效市場研究報告[EB/OL].http://www.docin.com/p-1814870829.html,2016-08-16/2017-02-20.
[3]呂美,溫欣.中國內地動畫特效行業現狀研究[J].房地產導刊,2014(18).
基金項目:本文系武漢市2015年市屬高校教研一般項目課題“以企業需求為導向的高職影視制作人才培養實踐研究”(課題標號:2015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