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
【摘 要】從能力的角度來說,突破作為一種創新素質,主要表現為求異思維(發散思維)。求異思維(發散思維)是引導演員從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探索各種答案,鼓勵演員提出個人獨特想法,力求創新的一種思維,舞蹈要素的探索練習和空間探索練習的訓練目的主要于此。
【關鍵詞】即興;舞蹈;創編;要素;探索練習
中圖分類號:J7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7)05-0184-02
一、遵循創編原則
(一)導演是引導者。在創編過程中,導演要牢記演員是這門課的探索者,而導演是鼓勵、刺激演員進行創造的引導者。比如,幫助演員懂得如何變化,發展他們已創造的基本動作,指導他們了解這些動作所產生的動機和目的。
(二)導演要鼓勵演員尋求自己獨特的、與眾不同的表達方式。要做到這一點,導演要注意愛護演員的創造積極性,肯定演員的每次試驗,哪怕是失敗的,導演也應該首先肯定,然后再幫助其找出問題所在,堅持“存在就是合理”的原則,對不同的、甚至是相互矛盾的評價觀點采取寬容的態度。同時,導演還應注意不要以個人的藝術品位去影響演員創作的過程。只有做到這些,才能更好地激發演員的創造能力。
(三)導演在創編過程中,要善于啟發演員在與生活、與姐妹藝術的連接中進行聯想創造。以文字語言、音樂刺激、空間構圖想象等方法幫助演員進入良好的狀態。
(四)導演要組織演員以相互觀摩、評價討論的方式來不斷提升自身對思維訓練課的認識,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五)導演應將以上創造思維的培養貫穿于舞蹈創編過程的始終,亦要將其滲透在各個不同的創編過程領域。例如,待掌握了把桿訓練的做法和要領后,學生就可以按照老師的提示對所學的動作進行舞蹈三要素的變化創新。再如,在教民間舞和中小演員舞蹈基本動作之后,可引導演員結合所學動作進行即興和“空間路線”設計以及舞蹈組合的創編,引導演員在實際的創編過程中,通過運用知識技能來鞏固已學知識,培養自身的創新能力。
二、尋找動作練習
舞蹈是人體動作的藝術,舞蹈創作最主要的就是動作。從這個意義上說,編創者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動起來,用自己的身體去尋找富有藝術表現力的動作,并且在動作的變化和發展中,發現規律、掌握規律,提高舞蹈動作的表現力和創造性。
(一)用身體某個部位作為動作尋找點的練習
1.創編目的
以身體某個部位作為動作尋找點的練習,改變原有動作的固定模式,培養演員從不同角度去尋找動作的習慣。
2.創編步驟
(1)以身體某個部位動作開始練習。例如,用手繞腕帶動練習,也可用頭、肩、胯、腳等帶動練習。(2)配合道具尋找練習。例如,每人雙手拿一根橡皮繩,在延伸與收縮的動作中去尋找動作。
3.創編要求
要求演員從身體的不同角度去尋找,發現新的身體動作的可能性。如以手帶動的練習,可啟發演員從手的繞腕局部開始尋找,逐漸要求演員用手帶上胳膊肘、手臂、腰、身體等去尋找動作。
4.創編過程建議
(1)導演要啟發演員力求回避原有的動作習慣,改變使用原動詐的沖動,以最大的可能去開發以往舞蹈姿態中少用到的肢體動作。例如:手指動作、手腕動作、腳動作等等。(2)此外,還可指導演員從觀察生活中尋找動作,從少兒生活、動作情態中尋找,從少兒即興舞蹈中尋找,從傳統民族舞蹈及世界各地不同風格舞蹈中尋找動作等等。
(二)舞蹈要素的探索練習
舞蹈要素探索練習指的是對某個動作進行時間、空間、力量三要素的探索練習,用于培養和發展演員從多重角度對肢體動作進行變化創造的思維訓練。
1.創編目的
通過對舞蹈動作元素(時間、空間、力量)的變化練習,引導演員認識自己的身體,看到身體運動的本來面目,認識到動作變化的可能性,從而達到突破程式的效果。
2.創編步驟
(1)對動作進行時間(動律)變化練習
時間在舞蹈中表現出的是節奏,在練習中可以啟發演員以音樂的節奏變化形式來進行聯想創造。比如,“小五花”動作,可以用一拍節奏來完成,也可以放慢節奏以二拍、三拍、四拍來完成,反之也可從慢到快進行變化,還可以以切分節奏、附點節奏來完成等等,使演員體會到通過節奏的變化,可以使動作表現出不同的情緒、風格。
(2)對動作進行空間(動態)變化練習
空間變化是指以舞蹈空間為發散點設想出利用空間的各種可能性,在練習時,可啟發演員以美術的三維空間和各種構圖線進行聯想創造。例如,“小五花”動作可置于胸前做,也可延伸為肩上、頭上做,還可將雙手分開,加上腰的頷仰、旁提,以及向上跳躍的動作等,將原動作延伸為占有空間的最大面積。動作的“縮小”,可站著做,也可跪著做、蹲著做、坐著做等,使原動作占有空間的最小面積,并啟發演員加上舞臺調度的變化練習等等。空間變化練習還可以雙人形式進行副空間的探索練習。比如,一人做二位蹲,另一人在其二位蹲的兩腿中間(副空間)去尋找創造動作等。讓演員感悟到空間的變化,有助于舞蹈動態的不同和形成。
(3)對動作進行力量(動力)的變化練習,力量在舞蹈中表現出來的是力度。通過力度變化能使原動作產生出不同的質感,在舞蹈中能表現出不同的情感張力。在練習中,可啟發演員以生活中各種用力的感覺來變化,比如,以生氣時顫抖的感覺來表現“抖動的力”、以疲勞至極的感覺來表現“松懈的力”、以起床伸懶腰的感覺來表現“舒展的力”、以甩頭發的感覺來表現“甩動的力”等等。
3.創編要求
(1)不論進行何種元素變化,都要保持原動作的形式風格。(2)不重復別人的動作,從多重角度去尋找有獨特個性的動作。
4.創編建議
(1)每人自選一個動作先進行各元素的單一變化練習。在單一變化練習的基礎上,再進行動作的“時間、空間、力量”三要素的綜合變化練習,比如,保存其中一個元素,變化兩個元素;或保存其中兩個元素,變化一個元素等等。(2)培養演員的求異發散思維要特別注意引導演員破除對動作認識上的各種固有思維定式(惰性),這種惰性突出表現為:沿襲、傳統、程式、權威意識和無批判意識等現象。
(三)走的練習
1.創編目的
從突破常規的“走”,開拓人體動作的可能性和培養演員獨到的動作表現。
2.創編步驟
隨著鼓點,每人以“走”為目標,自由地走。
3.創編過程要求
動作的起始不能離開“走”這一動作要求,要將注意力放在走的動態上。
4.創編過程建議
(1)啟發演員與生活情景相聯系,調動自己的情緒記憶、感受力,從情感方面啟發演員去思考創造。比如,上學時,匆匆忙忙的“走”,收到入學通知單時興高采烈的“走”等。(2)從人體各關節運動的可能性去發散演員的思維。例如“用腳尖走,用膝蓋走,用肘關節走”等等。(3)從運動方向的可能性去發散演員的思維。例如,“前進地走,后退地走,橫線地走,曲折地走”等等。(4)從力度大小的可能性去發散演員的思維。例如“加上胯部力量的左右擺胯走,加上泄力的拖著走”等等。
舞蹈的任何一個動作都可以以此方法進行動作發散練習。由于舞蹈創造練習是屬于高級學習,因此,即興舞蹈創編要素的探索練習對舞蹈的創造學習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封靜.多媒體輔助教學對舞蹈創編能力的培養[J].現代計算機(專業版),2016(35).
[2]許閣.論舞蹈創編能力的培養[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05).
[3]鄭鴻.初探舞蹈創編能力的培養[J].福建體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1994(04).
[4]劉英.大學生形體操創編能力的培養與提高[J].邊疆經濟與文化,2013(05).
[5]趙晨子.淺析學生個體差異對培養舞蹈創編能力的影響[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012(05).
[6]梁華偉.整體與部分哲學范疇視角下舞蹈創編能力和動作素材關系之探究[J].焦作大學學報,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