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欣+陳玲
摘 要:解構主義設計是設計師們經常用到的即興創作的表現主義或超現實主義的設計手法之一,強調作品的獨特性、新奇性和趣味性。解構主義并非無厘頭式隨心所欲的“拆解”,而是追求事物內在屬性與外在結構特征的聯系,并經過理性分析和重新綜合各個元素之后的一種再創作式的設計。恰到好處地運用解構主義的藝術表現手法對裝置藝術符號進行顛覆與改變,確實能使創作者腦洞大開,創作出具有獨樹一幟、出奇制勝的藝術效果的作品。
關鍵詞:裝置藝術;符號;解構主義
1 裝置藝術中符號的概述
對于符號,如果從哲學角度來定義其本質,則應該是指真實對象中的感性與理性的交融,這種事物與情感之間的某種真實聯系能使我們不由自主地聯想到其他事物的存在方式。正如文字是人們表達思想的語言符號一樣,符號實際上是可以用一切事物來表現的“替代物”。若從對象交際與信息傳達方面來分析,符號的運用可使人們從自己的某種經驗中得到內省。換句話說,就是符號傳達了人們思想、情感、審美藝術等內在經驗,最終轉化成人們主觀世界中包含了更多寓意及某種象征的意識和概念。符號以它特定的意義應用于各個領域且存在于我們生活的各類范疇中,如室內空間可以通過各種造型及裝飾元素表現出不同的設計風格,冷暖色調的不同能帶給人不同的溫度感。于是,符號傳達了人們的內省經驗并使其客觀化,進而讓人類認識到真實客觀的世界中的某種主觀意義。因此,通過符號的運用來表達設計師的特定內涵與創作靈感是裝置藝術主要的形式特征,其審美的存在意義在于融合藝術家的審美情感和精神意義,讓觀者在視覺上獲得更多出其不意的審美感知與體驗。
2 解構主義設計手法的特征
解構主義強化設計手段的含糊性和戲謔性,是現代主義的一種反叛,反叛現代主義設計的冷漠與理性,在設計細節中采用調侃手段強調非理性因素,從而達到設計中的一種輕松與寬容之感。解構主義通常運用分裂與解析的手法,打破既存的形式和分解原有的模式及重組意向格局,使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模糊性與多義性。解構主義看似支離破碎,實則各元素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是經過拆分與重組之后賦予了原有符號新的寓意的一個整體。它將造型結構、色彩、不同材質及燈光等各方面聯系起來并相互作用、影響,在很大程度上吸引觀者的眼球,使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并引發思考,從而獲得新的體驗。當然,將各個元素進行解構和重組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拋開空間、時間的限制以及原有固定形態符號的束縛,只有這樣才能重新組合構成新的設計作品。
裝置設計中的解構主義設計主要是通過對裝置藝術符號的分析,為了獲得新形體結構,將不同質地、反差較大的材質進行拼接組合,甚至將具體的幾何形體分解成抽象的造型,以達到出奇制勝的藝術效果。解構主義對建筑設計及后現代式室內設計影響至深,在裝置藝術設計領域的應用更是屢見不鮮。解構主義并非無厘頭式隨心所欲的“拆解”,而是追求事物內在屬性與外在結構特征的聯系,在經過理性分析和重新綜合各個元素之后的一種再創作式設計。
3 解構主義設計手法在裝置藝術中的運用
解構主義設計是設計師們經常用到的即興創作表現主義或超現實主義的設計手法之一,強調作品的獨特性、新奇性和趣味性。解構主義表現手法重視機會與偶然性的影響,對原有的傳統觀念進行消解、淡化甚至顛覆,其理念影響了許多設計師與理論家。有些看似隨手拈來的創作靈感,通過消解、斜置、顛倒、突變、沖突、破碎、重構、扭曲、重疊等一系列手段,游刃有余地使裝置藝術變得豐富并成為一種意味深長的展示游戲。在裝置藝術設計中運用解構主義的創作手法,可以通過消解物體內在的結構與中心,用分離和散構的藝術處理手法來達到不穩定和無中心的視覺沖擊效果;還可以通過顛倒和斜置、破碎和重構的設計手段來尋求新的藝術形態,給予觀者心理上的特殊影響或引起人們的共鳴與思考;甚至還可以通過將造型進行扭曲化的處理,使物體或空間的藝術形態呈現出多姿多彩的形態和表征。
“多義性”與“模糊性”是解構主義的表現語言特征,在裝置藝術創作領域中,這種關系復雜的創作結構有著緊密的聯系。例如,有些看似隨意的形體構筑形態,通過運用錯位、沖突、疊合、穿插等設計手法,最終形成構圖對比鮮明、質感兩極分化、造型不穩定的視覺形象與藝術效果,為的就是在創作處理上呈現出含義豐富的藝術效果。再如,中國當代藝術家邵帆通過一系列椅子和家具的設計,賦予古典家具以現代藝術生命。邵帆對古典家具做了一系列的“變形”處理——座位是從民國的箱子的蓋口處鋸出的,在沒有增減任何材料的情況下,鋸出的材料又成為其座面和靠背。邵帆還用不銹鋼管和鋼板制造了明式“不銹鋼太師椅”,明式圈椅中合二為一的靠背和扶手呈現了作品連續的曲線之美;他通過一張鋼板,經過剪切和折疊后便成了一把椅子的座面、靠背和后撐腳,這種將古典家具中木材的柔韌性轉移到鋼管上的精妙創意、用材取舍之間的精心設計令人拍案叫絕。邵帆在裝置藝術的解構主義設計中融合了東西方文化,并且將“現代”與“傳統”相對峙,樹立了在裝置藝術領域的旗幟性風格,仿佛一朵蘊涵著層出不窮的哲學意味的禪花。
在裝置藝術的解構主義手法表現中,有時為了展現作品豐富的內涵,還可以用簡潔樸素的表現手法,反其道而行之。這樣既可以將裝飾盡可能減少到以隱藏設計痕跡為目的,又可以在適當之處不惜筆墨地加以鋪陳渲染,當然,這種渲染是以簡潔樸素為原則的,而這種具有簡約形式的作品在樸素中平添動態的韻律。大膽融合傳統內涵與現代精神以及精致地處理簡約風格與哲學思想,能夠成就裝置藝術作品閑適而超脫的人文氣質與靈感意境。
4 結語
恰到好處地運用解構主義設計表現手法對裝置藝術符號進行顛覆與改變,確實能使創作者腦洞大開,從而創作出獨樹一幟、出奇制勝的藝術作品。如今,由于裝置藝術領域對創新的要求越來越高,解構主義理論的建立不僅需要一個不斷積累和推敲的過程,更需要在當下以及未來循序漸進地進行完善。
參考文獻:
[1] 陳媛媛.淺析裝置藝術中的符號意義[J].作家,2013(20).
[2] 李明付.解構主義設計手法在室內空間設計中的應用及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3.
[3] 陳鐵軍,徐瀟瀟.裝置藝術品在現代室內空間設計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市場,201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