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芳藝
摘 要: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對精神文化的需求越來越高,而音樂教育作為高校教育體系當中的一部分,也逐漸受到了人們的重視。目前,在高校音樂教學改革不斷深入的背景條件下,高校音樂教育對當代音樂教師的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包括職業道德素質、綜合素質修養和文化素質修養。只有提高這幾個方面的素質,才能有效地提高當代音樂教師的整體素質,保證其能夠培養出更多適合目前教育和社會需求的人才。本文在高校音樂教學改革創新的基礎上,對當代音樂教師的綜合素質培養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高校音樂教學改革創新;當代音樂教師;綜合素質
0 前言
在當代音樂教育受到普遍重視的情況下,高校音樂教學需要進行一定程度的創新改革,主要體現在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和人才培養模式等幾個方面。在高校音樂教學改革的情況下,對音樂教師的綜合素質也提出了不同程度的要求,當代音樂教師的綜合素質主要體現在職業道德、文化素質等方面。音樂教師綜合素質的提升,已經成為目前高校音樂教育體系改革中重要的一部分。
1 音樂教師的職業道德素質
職業道德素質是作為教師必須具備的素質。在當代教育的不斷發展下,高校音樂教師是音樂專業教育和綜合性素質教育的組織者和實施者。在這樣的教育背景下,需要高校音樂教師能夠利用自己所學的知識和相應的教育方法,使學生感受到音樂的魅力,從而培養學生的人格,提升其素質修養。這就要求教師具有較高的職業道德素質,一般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高校音樂教師作為音樂教育事業的帶頭人需要做好教育事業的表率,學生在實際的學習生活當中往往會把教師作為自己的榜樣,教師對音樂的態度和治學的言行舉止往往會在不經意間影響學生的學習方式和做人方式。比如,在目前市場經濟的影響下,部分音樂教師會參與社會中的音樂培訓和相關活動,這樣能夠幫助其掌握更多的實踐經驗;但是,如果只把精力用在這些社會活動上,勢必會對學生的學習產生一定的影響。因此,其不能因為參加相應的音樂活動而對音樂教育事業產生較大的影響。[1]
同時,音樂教師在實際的音樂教育當中需要保持嚴謹的治學態度,也就是說需要有強烈的責任心。對于音樂教育事業來說,其是目前教育體系中較為重視的內容,也是社會精神文化發展的關鍵,由于教師的治學態度和責任心直接影響音樂教育的整體質量,音樂教師只有對音樂有著充分的理解和熱愛,才能在最大程度上對學生的綜合素質和音樂素養進行培養和增強。如果音樂教師缺乏一定的責任心,那么學生的學習行為必然會受到一定的限制,師生之間缺乏適當的交流溝通,也會對學生的身心成長產生負面影響。
2 音樂教師的綜合素質修養
音樂教師的綜合素質修養是音樂教師綜合素質中的關鍵內容,主要指的是音樂教師的教學技能、基礎音樂知識和音樂實踐能力。作為一名專業的音樂教師,不僅需要保持嚴謹的治學態度和富有責任心,同時也需要有著扎實的音樂教學經驗,能夠根據學生對待音樂的態度和對音樂知識的接收能力來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并且,音樂教師作為音樂教育的主導者,需要能夠較為全面地掌握音樂知識,在相應音樂理論的支持下充分發揮自身的教學藝術,將學生所需要掌握的知識融入教學中。需要注意的是,在實際的音樂教學過程中,音樂教師除了需要采用相應的教學手段使學生掌握音樂基礎知識外,也需要通過情感教育打動學生的心,使其能夠在音樂學習當中得到一定的感悟和提升。[2]
同時,音樂教師需要具有一定的藝術實踐能力,當代的音樂教育既是一項實踐性較強的活動,又是一項展示性較強的綜合性活動,這種教育性質要求學生和音樂教師都應具有較強的藝術實踐能力,也就是說音樂教師需要在以專業的音樂理論作為基礎的前提下,提高自身的藝術實踐能力。一般情況下,提升藝術實踐能力的方法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首先,需要音樂教師適當地參加一些社會音樂活動,因為這些社會音樂活動一般具有較高的藝術表達能力,在這樣的活動中,音樂教師的音樂實踐能力能夠得到較大程度的提升,其對音樂的理解能力也會進一步提高,從而能夠更加熟練地對學生進行音樂教育。其次,音樂教師可以通過組織學生共同參加各種不同類型的藝術實踐活動,從而豐富自身的綜合性知識,提高自身綜合素質。這些藝術實踐活動一般是由學生和教師共同安排的,通過對其中每個環節的掌握,能夠有效增強學生的實踐才能,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并且在這樣的藝術實踐活動之后,音樂教師可以對每一個學生的活動實踐表現進行評價,這樣不僅能夠使音樂教師發現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的不足,同時也能夠進一步對學生的藝術學習能力的相關情況進行掌握。
3 音樂教師的文化素質修養
從目前高校音樂專業教師的學歷來看,大部分音樂教師擁有本科、碩士及以上學歷,這樣的學歷結構表明音樂教師具有較高層次的文化知識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在當代音樂教育體系不斷改變的情況下,音樂教師需要跟上音樂知識的更新速度,適應市場競爭的實際需求,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質修養。主要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首先,音樂教師需要開展相應的學術研究。目前,國外的音樂教育領域逐漸向著多元化的方向發展,在這樣的發展趨勢下,我國對音樂理論的研究也在進一步深化和發展。作為當代音樂教師,必須保證自身的音樂理論知識能夠同步更新,這樣才能有效提升自身的文化素質。在這樣的過程中,音樂教師不僅需要對現有的音樂教育技能和教育理論進行繼承和學習,還需要對不斷發展的音樂理論進行研究,在對目前的音樂教育進行有層次的分析的基礎上進行不斷的創新,有目的性和針對性地進行學術研究。其次,當代音樂教師需要能夠接受并熟練應用現代化的教學方法。在科技不斷發展的背景下,為了能夠有效地將音樂理論知識和技能傳輸給學生,音樂教師必須能夠利用現代化的教育手段,充分展示音樂的獨有魅力,以此激發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目前,常用的現代化教學方法主要包括情境創設法和多媒體教學法,這些教學方法能夠通過聲、像和光等方面的因素對音樂教育進行輔助,創設更加新穎和有效的教學環境。[3]最后,當代音樂教師需要重視對學生的音樂心態進行研究,保證能夠時刻把握學生的心理狀況,音樂教育同人的心理狀態和心理能力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而音樂教師需要能夠敏感地把握這樣的心理狀態,并在此基礎上對學生的音樂學習心理進行輔導,保證學生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音樂的獨特魅力。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通過把握學生的心理狀態和音樂學習之間的內在聯系,能夠有針對性地對學生實行可行的教學方法,充分提升音樂教育的整體效果。
4 結語
目前,當代音樂教師需要在音樂教學改革的基礎上,從文化素質和職業道德素質等方面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以此推動音樂教育的不斷發展。
參考文獻:
[1] 吳瑕.從高校音樂教學的改革創新淺析21世紀音樂教師的素質修養[J].黃河之聲,2011(8):40-43.
[2] 馮堅,關繼文.高校音樂教師教育的培養目標與綜合素質的問題探究[J].音樂創作,2010(5):179-181.
[3] 陳婷婷.對當前高校音樂教育創新路徑的幾點思考[J].北方音樂,2014(14):15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