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波
在信息時代,教育資源開始向數字化形式轉變,整體資源數量也逐漸豐富了起來。但由于經濟以及其他原因,各地區的數字教育資源質量與數量還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導致各地區的教育水平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差距。目前,我國正在實施基礎公共教育均等化政策,期望能夠有效縮短各地區教育差異,為廣大民眾提供公平的教育機會與教育資源。在這一背景下,國內各區域開始實施了數字化教育資源整合與共享機制。
為了能夠對這一機制進行更好的分析,筆者對數字化資源概念與教育資源整合與分享機制建設的必然性進行分析,探索出對區域數字化教育資源進行整合與共享的合理方案,進而對該項機制的建設進行全面剖析,希望能夠對該項機制的建立與實施提供一定的幫助。
一、數字化教育資源
國內學者對于數字化教育資源這一概念有著不同的闡述。有的學者認為,就狹義角度而言,“數字化教育資源”指的是數字化的教學材料、網絡課程以及認知工具等等。有的學者認為,這一概念指的是將影響、文字以及語音等形式的教學資料,通過信息技術的處理后,將其變為數字信號,并在網上進行傳播的資源。有的學者認為,通過數字信息技術對教學活動進行設計以及存儲等形成的處理,而生成的信息化資源就是數字化教育資源。
很多學者認為,“數字化教育資源”這一概念與“信息化教育資源”的概念是兩種相似的內容,就本質而言并沒有太大的區別。總之,數字化教育資源就是以信息技術為依托,生成的數字化資源。
二、區域數字化教育資源整合、共享的必然性
1.教育均等化的需求
作為民之根本,教育一直都是大家關心的大事。為了確保社會穩定,每位公民都應享有公平的教育機會。我國開始實施教育均等化的目標,希望能夠通過改革保證每位公民接受教育的合法權利。從教育供給者的視角來看,實現教育均等化的關鍵,就是要對教育資源進行公平的配置。
我國幅員遼闊,各地方的經濟發展情況以及地域綜合情況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導致各地區教育資源以及整體教育發展水平有所不同。這一差別在城市與農村之間最為明顯,學校整體師資力量以及教學設施等方面都有所不同,教育均等化受到了直接的影響。這樣不僅對青少年的健康發展造成一定的阻礙,也容易導致民眾心理失衡,對于社會的穩定發展十分不利。在這種情況下,國家加大了對教育均等化的建設力度,倡導各地區對自身的教育資源進行平均分配,實施共建共享策略。這樣能夠有效解決各地因教育資源不均而出現的不利情況,促進社會與教育平衡性發展,保證公民的合法權益。
2.解決資源短缺、資源膨脹的需求
正是基于對教育的重視,國家在教育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財政資金支持,幫助各地建立了諸多教育資源庫以及教育網站等資源,不僅數量繁多而且種類極為豐富。然而,這樣仍然無法滿足老師對于教學資源的需要,主要是因為在大量如海的信息資源中,優質資源的占比還是不足。也正是這一隋況,致使國內教育資源短缺與教育資源需求增長之間的矛盾日益明顯。教育資源的數量與質量還沒有達到平衡,對老師的教學與學生的學習都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響。整合區域教育資源這一舉措,能夠聯合區域中的中堅力量,對教育資源的建設以及使用進行合理的配置,對教育建設成本進行有效的控制,以防出現教育資源重復開發等方面的問題。這樣不僅可以保證教育資源的質量,同時還能有效解決教育資源需求增長與教育資源短缺之間的矛盾。
三、區域數字化教育資源整合與共享機制
1.制定區域系統規劃,保障機制順利實施
對區域內的數值化資源進行整合與共享,整體“工程量”較大,不僅投入資金多而且涉及范圍廣,需要較長時間才可完成,所以必須對其進行系統性的規劃,確定每一階段的工作目標以及工作內容。要將該項工作并入到區域內部的教育信息化發展工作中,就要按照整體區域的實際情況,來對該項工作的具體工作流程以及工作步驟進行規劃,以防出現重復建設以及盲目建設等方面的問題,保證區域內數字化教育資源的有效整合。比如相關部分在確定區域數字化教育資源共享、整合方案之后,就可以對當地各學校的教育資源進行統一登記與共享等。
2.提高區域技術水平,保障機制順利實施
進行數字化資源的整合與共享,必須要以數字技術為依托方可進行。這就意味著相關部門必須要掌握一定水平的技術,才能保證資源的整合與共享工作的開展質量。所以相關部門必須要對這一方面予以足夠的重視,要定期派技術人員對基礎信息技術以及新型信息技術進行專業的學習,不斷提高自身信息技術水平,強化自身的移動終端操作能力,開發出更多適合教育者以及資源整合、共享工作者使用的軟件系統,為該項工作提供出更加有利的技術環境,為機制實施提供技術方面的保障。
3.建立區域聯盟體系,保障機制順利實施
“區域聯盟體系”就是指,各區域之間個區域,不僅要對本區域內部的數字化教育資源進行整合與創新,同時還應開發出新的機制共享模式,主動尋求與其他區域之間的合作,打破“單一作戰式”的資源整合方式,通過這種區域之間的聯合,實現優勢互補新格局。各區域不僅要對政府部門以及教育信息資源中心進行聯合,同時要在教研機構以及其他方面建立起廣泛合作的關系,帶動各區域之間的共同發展,數字化教育資源整合與共享工作自然也會水到渠成。例如一些經濟經濟落后的地區可以與經濟較為發達的地區結成合作關系,使其在發達地區的幫助下提高本區域的整體教育水平,順利實施教育資源均等化。
4.建立資源更新制度,保障機制順利實施
現代社會是多元化信息社會,每天都會有大量的信息誕生,其中自然也不乏教育信息的身影。為了順應時代的發展,區域相關部門必須要建立資源更新制度,保證數字化資源庫信息資源的時代性與及時性,以確保教育者的信息查詢需要。在建立資源更新制度時,區域相關部門必須要嚴格按照真實原則,對云資源庫進行合理的建設,增加其時效性以及針對性。要按照共享的理念,設計出資源自由下載系統,方便使用者隨時隨地進行資源的下載與分享。此外應建立使用反饋系統,讓用戶可以就資源的使用情況以及資源質量等方面提出自己的建議,進而對數字化教育資源庫及時進行調整與完善,為資源使用者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
5.建立經費保障制度,保障機制順利實施
任何一項工作都需要人力、物力以及財力的支持,區域數字化教育資源的整合與共享機制建設也是如此。所以,為了保障機制建設順利進行,相關部門必須要對該項工作投入足夠的資金支持。在資金撥款時,相關人員必須要確保資金撥款的科學性與公平性,要對教育資源薄弱的地區實施傾向政策,保證每筆資金都能用到實處,要制定經費保障制度,以此來對各項資金的使用情況進行合理的分配,使資金存在的價值能夠完全發揮出來。
同時,區域有關部門必須要依據資源整合、分享機制等每一階段建設的情況,來對制定出相應的資金投入額度,并要建立資金使用監督制度,對各項工作中資金的使用情況進行全程監督,避免該項資金被私自挪用。
四、小結
通過對數字化教育資源以及區域教育資源整合、分享必須性的研究,我們對資源整合與共享機制的重要性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為了保障社會的穩定、和諧,各區域必須要響應號召,加快教育資源均等化的改革步伐,通過系統規劃、優化技術、成立聯盟機制以及制定資源更新政府和資金保障制度等手段,對區域內的數字化教育資源進行合理的整合與共享,保證區域內每位公民都能享受到平等的教育機會、使用到相同的教育資源,進而確保區域整體教育水平的有效提升。
(作者單位:江蘇省徐州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