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艷



在“互聯網+”的理念推動下,慕課、微課、翻轉課堂等新的教學模式相繼誕生,這些新的教學模式打破了以往的傳統模式,改變了以往技工院校應用文寫作課堂上以教師授課為主、學生被動機械學習的傳統模式,進一步促進了教學效果的提高。
一、技工院校應用文寫作教學現狀
應用文是人們傳遞信息、處理事務等經常用到的文字工具,其最大的特點就是實用性,小至條據、通知、申請,大到工作計劃、總結、調查報告等,都和工作、生活密切相關。從當今社會發展的趨勢來看,應用文已經成為工作、學習、生活的必備工具,而且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快及經貿往來的頻繁,應用文的作用就顯得更加重要了。
大多數的技工院校都開設了應用文寫作這門課程,目的是培養技校生的寫作能力和溝通表達能力,以適應將來工作的需要。應用文寫作這門課程雖然實踐性很強,但是學生對這門課程的興趣不大,主要原因是技校生長期畏懼寫作文,而且社會和工作經歷幾乎為零,缺乏應用文寫作的客觀情景和寫作經驗,去寫一些公文類的應用文,只能是“依葫蘆畫瓢”,并不能真正領會或運用。近幾年來,教師對教學方法進行了探索和嘗試,取得了成績和經驗,但是依然擺脫不了“理論講授+寫作練習”的課堂教學模式,學生往往是今天寫、明天忘,應用文寫作課的教學效果不佳。
某技工院校以發放調查問卷的形式,對不同年級的415名學生進行了關于應用文寫作學習狀況的問卷調查,共涉及模具、機電、商貿、汽修4個專業9個班。調查結果顯示,有78%的學生意識到應用文寫作對將來的工作幫助很大,但只有37%的學生對應用文寫作興趣濃厚,有71%的學生感覺應用文寫作比較難,有52%的學生希望可以通過改進課堂教學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由此可見,大多數學生能意識到應用文寫作的重要性,認識到應用文寫作對自己將來工作、生活的重要作用和意義。通過這份調查問卷,既看到學生在學習應用文寫作經歷上的挫敗,也看到學生對學好應用文寫作的期待,提高學生應用文寫作能力刻不容緩。
二、“互聯網+”環境下翻轉課堂在應用文寫作課的實踐
慕課、微課、翻轉課堂都是在“互聯網+”理念的推動下誕生的新的教學模式。翻轉課堂作為新興的教學模式代表之一,顛覆了傳統的教學模式,它將“知識傳遞”過程放在課堂外,學生借助于教師制作的教學視頻和開放網絡資源自主完成知識的建構,而課堂則成為他們完成作業、探討問題以及得到個性化指導的地方。
技工院校的應用文寫作教學在“互聯網+”理念的推動下也得到了迅速發展,下面就以翻轉課堂這種新型教學模式在應用文寫作“計劃”這一課題的教學運用為例,進行闡述。
1.制作教學視頻
教學視頻是實施翻轉課堂的重要條件。教師可以依據教學目標及學生整體情況制作相應的教學視頻,也可以利用網絡資源剪輯。每個視頻針對1~2個特定的教學重難點,供學生課前觀看學習。教學視頻控制在5~10分鐘,教學目標清晰明確,突出教學重難點,還要生動有趣,適合學生觀看。學生可以依據自己的學習能力選擇觀看視頻的側重點、次數和速度等,完成新課的知識學習。當他們遇到難以理解的知識點時,可以隨時反復觀看教學視頻,或借助于網絡上的各種教育資源拓展思維,也可以利用微信、QQ等與教師、同學交流討論。
以應用文寫作“計劃”這一課的教學視頻為例。由于某位工作人員沒有把活動計劃的措施、步驟寫清楚,導致全體人員烏龍百出,制造了一系列的笑話和麻煩,最后該名工作人員在同事的幫助下,理順思路,明確活動計劃的措施、步驟,重新擬定新的計劃,活動才得以順利進行。通過觀看這段視頻,學生初步學會“計劃”的知識點以及認識到“計劃”的重要性。
2.布置課前任務
教師結合學校即將開展的植樹節活動,根據“計劃”的知識點以及所教班級學生的自學能力,制定課前學習任務,利用網絡平臺把課前學習任務發給各小組。學生在觀看教學視頻后,按學習任務的內容和要求去收集、查閱相關資料,并找出“計劃”的寫作技巧及相關知識,完成課前學習任務,檢查自己對于知識的掌握程度并鞏固學習內容(樣例見表1)。
3.合作完成任務
學生明確學習任務,確定小組成員分工,每個小組成員獲取相應的學習任務,然后利用網絡進行資料收集,還可以利用網絡平臺開展小組討論,遇到問題隨時和教師溝通聯系。每位學生都有明確的任務,承擔一定的責任,小組成員相互配合完成初稿。這樣有助于培養學生收集、分析和綜合信息的能力,同時也會潛移默化地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團隊意識和溝通能力,為他們將來就業融入工作團隊打下良好基礎。
4.成果展示與評價
評價是對行為動機和效果的價值判斷,以實現價值方向的引導。翻轉課堂在應用文寫作教學中是否值得提倡,學生積極參與翻轉課堂活動的動機和行為能否持續,都需要及時恰當的評價來激勵和支撐。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完成初稿,由一位組員代表利用課室多媒體設備向全班同學展示任務成果,教師對每組學生的表現和任務完成情況給予及時評價、反饋,此外小組也要開展自評和互評,在評價討論過程中相互學習相互促進,力爭每位學生都有機會表達自己的想法,并且能夠對學習任務進行歸納總結,最后填寫評價表(樣例見表2)。
5.方案整合定稿
全班學生集思廣益,在網絡學習平臺對每個小組的學習任務成果給予評價、總結。此外,教師也要在網絡學習平臺綜合學生的自評和互評,結合學生整個學習過程給予恰當合理的評估、建議和意見,讓每組學生對自己的任務成果進一步優化和修改,最后定稿,從而得到更完善的作品。
三、“互聯網+”環境下應用文寫作教學的意義
“互聯網+”環境下的翻轉課堂在應用文寫作教學中是一種新的嘗試。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從信息收集到任務的分解、實施、完成及最后的展示與評價,都由學生負責,打破了以往“理論講授+寫作練習”的課堂教學模式,讓學生有更多的參與樂趣和成就感,從而提升了應用文寫作的教學效果。
1.互聯網為應用文寫作教學提供豐富的信息資源
互聯網為應用文寫作教學提供豐富的信息和自主學習環境,有助于學生個性化發展。網絡豐富的信息資源是應用文寫作教學有力的輔助工具,為學生完成課前學習任務提供了大量的信息資源,保障學生收集信息渠道。教師運用網絡信息在課堂內、外模擬真實的現實生活場景,創設出一定的教學環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潛能,促進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隨著互聯網發展和完善,為學生課前學習提供更廣闊的信息資源渠道,同時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和自學能力。
2.互聯網為應用文寫作教學提供便捷的溝通方式
無處不在的移動網絡使應用文寫作教學也移動起來,為應用文寫作教學提供更加便捷的溝通方式。教師和學生之間可以利用微信、QQ等網絡平臺進行溝通、交流和合作。教師可以隨時為學生在課堂內外遇到問題或困難進行解答,并且評價、反饋學生的表現及任務完成情況;學生也可以通過網絡平臺與教師、同學溝通交流,彼此分享知識、經驗和資源;還可以利用空閑時間登錄學習平臺進行自主學習,依據自己的學習能力調整學習時間、學習重點。互聯網的發展和完善,進一步促進師生間隨時隨地互相交流溝通,讓學生充分擁有學習自主權,進一步構建合作學習環境,拓展學生學習的社交環境。
通過教學實踐,傳統應用文教學與“互聯網+”環境下應用文寫作教學的效果對比見表3。
由此可見,“互聯網+”環境下新型的應用文寫作教學模式對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寫作能力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四、翻轉課堂運用于應用文寫作教學的反思及建議
“互聯網+”環境下的翻轉課堂在應用文寫作教學中是一種新的嘗試,和傳統的教學相比,能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分析和解決能力,讓學生更積極地、有目的地進行自主學習,有效地提高了應用文寫作的教學效果,然而在教學過程要注意以下幾點。
1.明確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在翻轉課堂的應用文寫作教學活動中,都要圍繞教學目標來開展。無論是制作教學視頻還是布置課前學習任務,不僅要符合學生的教育背景、學習能力,具有趣味性,更重要的是不能脫離教學目標,一旦學生偏離了預設的教學目標,就無法完成教學任務。
2.難易程度適中
課前學習是翻轉課堂教學很重要的一個環節,不同的學生自學能力往往會有很大的差異,教師要考慮學生的教育背景、認知能力、年齡、興趣等特點,做到因材施教。無論是制作教學視頻還是布置課前學習任務,既要符合學生的學習能力,又要有適當的學習難度。既要讓學生有成功的喜悅感,增強其學習的信心,又不能讓學生感到任務難以完成,出現畏難情緒,否則翻轉課堂教學就無從談起。
3.成員分配合理
在翻轉課堂教學的實施過程中,提倡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每組人數的多少、學生的不同搭配,都會影響到任務完成的質量,因此對學生恰當分組是完成任務的重要保障。通常按4~6人分成小組,人數太多,有的學生沒有具體任務;人數太少,任務不好分配。每個小組最好是不同特長、不同性格的學生相互搭配,既要有踏實肯干的學生,也要有善于表達、有組織能力強的學生。教師分組時先讓學生自愿組合分工,然后根據對學生的了解進行調整,而且小組長也要適時輪換,這樣可以調動每一名學生的責任感和團隊榮譽感,保證每一名學生都積極參與其中,更好地培養團隊協作能力。
4.多元教學評價
教學評價是整個教學過程的總結與提高的重要階段,是師生共同學習的機會。教師可以通過學生成果展示及學生的自評互評,總結經驗教訓,從而改進與完善教學任務的布置。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獲得成就感和小組認同感,教師及時給予表揚與肯定,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與學習興趣,增強自信。此外,學生在自評互評的過程中學會總結經驗教訓,相互學習,相互借鑒,提高學習效率。通過任務評價總結,師生在教學方法和學習內容上都可以得到進一步提升。
5.教師發揮引導作用
在“互聯網+”環境下的翻轉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要意識到自己的角色轉換。角色的轉換并不意味著教師備課任務減少或輕松,相反教師需要在課前做大量的準備工作,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和氛圍,課前學習任務的布置要符合多數學生的認知水平,不能只考慮簡單地完成任務,要更多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讓學生自然融入任務中。在完成任務后及時做好評價工作,同時還要開展任務反思,總結經驗,改進不足。此外,教師還要進一步開發以教材為基礎的教學視頻,構建課程網絡教學應用平臺,利用網絡資源與學生互相溝通、交流,及時解答學生在課堂內外遇到的有關問題,把教學內容及教學環節等上傳到網絡平臺供學生參考、學習。總之“互聯網+”環境下的應用文寫作教學,教師的作用比以往更重要,需要教師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指導學生更高效地自主學習。
五、小結
“互聯網+”環境下技工院校應用文寫作課的新型教學模式改變了傳統教與學的形態,給我們帶來了全新教學體驗。實踐證明,基于“互聯網+”環境下的教學,翻轉課堂這種新型教學模式既滿足了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做到了因材施教,還有效地提高了教學質量。目前“互聯網+”環境下技工院校應用文寫作教學還需要不斷完善,各種教學模式還要進一步有效融合,合理運用具體的、可操作性強的新型教學模式,還需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
(作者單位:廣州市高級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