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杰
(施甸縣農業局由旺農業技術推廣站,云南 保山 678206)
摘 要:糧食生產是一個國家的根本,關系到國家的經濟發展、人口發展等一系列問題,南方作為水稻的重要生產基地,能夠栽培出優質高產的水稻乃是當務之急。本文主要探討在南方地區栽培高產高效水稻的必要性和制約限制,介紹當前高產高效栽培技術的幾種方法,以及今后發展高產高效栽培技術應注意的事項。
關鍵詞:南方水稻;高產高效;栽培技術
中圖分類號:S51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70230083
民以食為天。伴隨著二胎政策的開放,人口基數又將大幅度提高,對高產高效水稻來說確實是一個面臨著嚴峻形勢。中國的糧食問題主要還是應該通過自身提高生產能力來解決,老百姓飯碗中的糧食應主要來源于中國,國家已多次通過各種渠道和方式傳達這樣的信號——“重農抓糧”是重點工作。
1 水稻高效生產的緊迫性
我國人口基數大幅度提高,眼看邁進14億門檻,全國有60%的人口以米飯為主。大力發展水稻高產高效栽培技術,不僅是為今后快速增長的人口提前做準備,而且對于保障國家糧食生產和穩定發展有重大意義。當前國際市場上稻米交易量很少,穩定在350億kg左右,僅相當于我國稻米消費量的1/4,因此國際市場供給并非滿足國內需求的可靠渠道,當務之急應該是盡快提高我國國內水稻的高效產出能力。
2 負面影響水稻高產高效栽培技術的因素
2.1 水稻品種數量不足
我國生產技術正在向省工輕型化轉變,而水稻品種不能滿足生產技術轉型的需要。比如采用機械插秧,雜交稻用種數量就需要增加1倍,很難妥善解決。
2.2 培養的方式不合理
施肥不合理。氮肥是水稻生長的重要因素,所以氮肥的使用效果非常明顯——這種錯誤想法卻被廣泛應用,其實水稻種植過程中過量使用氮肥會出現水稻倒伏的現象,非常容易引發病蟲害,最終也會導致水稻的總產量下降。
2.3 相關生產、配套技術不完善
配套設置不完善,技術推廣不到位,也是當前水稻生產的重要突出問題。當前機械化發展背景下的農機農藝融合技術卻因為稻農片面追求省工、節本使一些先進、好用的高產高效栽培技術難以普及。同時適應機械化、輕簡化栽培要求的技術儲備不足,凡此種種制約了水稻高效生產的長遠發展。
3 南方水稻高產高效栽培技術方法和注意事項
3.1 實現高產高效栽培技術方法
3.1.1 水稻直播技術
機械水、旱直播栽培是水稻直播技術的2種方式。這2種方式不僅是稻作方式的改變,而且有利于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對促進農村經濟結構合理調整、發展規模型農業、促進農業農民增效增收都有著積極的意義。直播稻技術具有省工、節本、增收和勞動強度輕等優勢,是實現水稻高產高效的有效途徑。日本是世界上最早研究直播稻的國家,馬來西亞、泰國、美國等國家先后于20世紀70—80年代推廣該項技術。我國在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開始引進該項技術,隨著農業生產條件的改善和水稻品種的不斷更新 ,以及化學除草、機械化收割技術的日臻成熟,直播稻生產面積逐年擴大。
3.1.2 水稻簡化栽培技術
減輕水稻栽培勞動強度和簡化水稻栽培程序的技術即是水稻簡化栽培技術。這種研究時間不長,到目前為止還未形成系統化的配套體系。壯秧劑在水稻簡化栽培技術中非常重要,合理規范使用壯秧劑可以起到非常明顯的增產效果,因其能使水稻旱育秧苗床的調酸消毒、培肥、化控等復雜的作業程序簡化,克服技術“走樣”引起的藥害、肥害、病害和濃硫酸使用不當造成的意外傷害。
3.1.3 水稻拋秧栽培技術
水稻拋秧可以大大減輕勞動強度,做到節省工時、節省用水、節省苗種、節省秧田,實現增產增收。如果能夠掌握好拋秧質量、確定好拋的密度。
拋秧秧苗不能過大、抓好化學除草、管好水肥、適時曬田等,施好鉀肥和防好紋枯病,針對性地抓好各個相關環節。
3.2 應注意的事項
3.2.1 選擇優質品種
水稻的優質品種是保證水稻高產的基礎前提,在選擇水稻品種的過程中我們要注意種子的抗病性,進行擇優選擇。水稻的選種需要考慮到當地田地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在地勢條件和水文狀況的基礎上,選擇產量高、早熟性好的水稻品種,切忌選擇商品糧。
3.2.2 管理得當
培育秧苗時選擇稀疏播種、土壤肥沃的旱地作為秧苗苗床;栽培密度注意使水稻中下層的葉片受到充足的光照;在水稻栽培一周后開始使用除草劑,及時使用丁草、草克星惡草靈注意加水勾兌和土壤拌勻等,這些都是在水稻生產過程中需要格外留心。
4 結束語
伴隨我國生產技術和科學觀念的不斷進步和快速發展,水稻高產高效種植、栽培技術的推廣和運行勢在必行。當前先進的栽培技術對水稻自身、環境以及人員的要求標準不斷提高,因此需要國家科研單位和水稻栽培人員對取得的經驗和成果不斷反思、積累和總結,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使用、突破水稻高產高效栽培技術,從而最終達到水稻增產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黃安宓.簡析當前水稻高產栽培技術的應用與實踐[J].種植技術,2016(9):5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