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莊輝錦
組團發力 精準援藏
——湖北省醫療、教育人才“組團式”援藏工作掃描
文/莊輝錦

西藏工作事關國家全局。醫療、教育人才“組團式”援藏工作是黨中央對做好新形勢下對口支援西藏工作采取的又一強力舉措,是一項系統工程,務必抓細抓實。自2016年開展“組團式”援藏工作以來,湖北省有關各方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從全局著眼、從實處著手、從細處發力,確保了醫療、教育人才“組團式”援藏各項工作的落地生根,初顯成效。
全國醫療、教育人才“組團式”援藏工作展開后,湖北省對口支援西藏工作領導小組高度重視。2016年初,根據受援地西藏山南教育人才實際需求,省委組織部、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省衛生計生委、省教育廳、省民宗委等省直各單位,以及各對口支援市精心擬制派遣計劃,嚴格政治素質、業務素質、身體素質標準,有序組織人才派遣。
2016年10月12日,湖北省人民政府副省長、省援藏援疆領導小組副組長郭生練在武漢聽取了全省新一輪援藏工作匯報。郭生練要求,要深入領會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在新形勢下對口支援西藏工作的新要求,不斷研究西藏山南新變化,不斷拓展、創新、充實、完善湖北對口支援西藏的領域、內容和方式。郭生練說,要以科學援藏和精準援藏為指導,將項目和資金向農牧區傾斜,注重農牧區群眾生產生活條件的改善,走企業互利雙贏的對口支援道路,鼓勵更多企業和民營資本到山南投資興業,進一步強化項目對接和監管,努力做好產業援藏工作,突出人才和智力援藏,推動系統對口支援工作,增強山南自我發展能力,通過多種方式強化鄂藏交往交流,在援藏新領域下功夫、找突破。
郭生練專門就醫療、教育人才“組團式”援藏工作提出要求。他強調,醫療、教育人才“組團式”援藏工作是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談會精神的重要舉措,是一項打基礎、利長遠、造福于民的德政工程,必須長期堅持。湖北省是醫療、教育大省,要切實增強做好醫療、教育人才“組團式”援藏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要集中湖北優勢力量,通過“手把手”“一對一”帶教,帶出一支政治堅定、技術過硬、作風優良的醫療、教育人才隊伍,從而實現中央提出從“輸血式”支援向“造血式”支援戰略思想的轉變。
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談會把加快摘掉缺醫少藥的“帽子”作為一項惠及西藏300多萬各族群眾的民生工程,中組部、人社部、國家衛生計生委開出醫療人才“組團式”援藏的藥方。湖北省準確把握中央要求,立足西藏山南實際,注重發揮援藏單位及干部人才的優勢和專長,醫療人才“組團式”援藏注重工作的系統性、配套性,實現團隊協作、握指成拳的合力。2016年初,首批醫療人才“組團式”援藏工作隊進藏后,發揚“老西藏”精神,克服各種困難,精誠團結、勤奮工作,不斷開拓創新,各項工作進展順利,贏得了西藏山南各族人民的贊譽。
精準援藏是提高援藏實效性的有效途徑。湖北將醫療衛生援藏納入全省衛生計生事業發展規劃和年度工作計劃,充分調動全省衛生資源,統籌鄂藏兩地實際,精準安排。根據西藏山南醫療衛生的長遠發展和各族群眾醫療服務需求,湖北在全省范圍內精選了具有中級以上職稱的專業技術骨干31名,分別對口援助山南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山南市婦幼保健院以及乃東、曲松、瓊結、加查4縣(區)人民醫院等技術薄弱單位。來自不同單位不同專業的援藏醫療隊人才,因共同目標而凝聚在一起,組成了一支“召之即來,來之即戰,戰之即勝”的隊伍。
以“創建”為落腳點,打造湖北醫療援藏“精品工程”。根據山南市婦幼保健院的實際“按方抓藥”,組建了一支由12名專家組成的精干高效團隊,專業涵蓋兒童保健、婦幼保健、婦科、產科、新生兒科、醫學檢驗等,并明確“用三年時間,把山南市婦幼保健院建成二等甲級”的目標,以“創建”全面提升山南市婦幼保健院綜合實力,保障山南各族人民身體健康,促進山南醫療衛生事業發展。醫療人才“組團式”援藏醫療隊在調研的基礎上,制定出“西藏山南市婦幼保健院創二甲工作方案”,堅持目標導向,倒排工期、細化任務,目前正穩步推進。
婦產科、保健科作為山南婦幼保健院的特色,成為援藏醫療隊重點打造的科室。在充分評估醫療風險保障醫療安全的基礎上,拓展無痛技術,增加無痛分娩、無痛人工流產及高危計劃生育等業務,同時增加宣傳力度,逐步收治婦科病人,增補新生兒神經系統發育、兒童早期發展水平測試及篩查,營養膳食及喂養指導、孕婦營養保健咨詢、婚前檢查等新業務,以“專科”為突破口,一個“精品”科室即將打造成形。

湖北省民宗委副主任、第八批援藏工作總領隊陳正祥(右一)在山南市第一高級中學調研教育援藏工作
山南市婦幼保健院人員緊缺不僅使科室業務分界不清,而且導致在人才隊伍建設上止步不前。對此,湖北援藏醫療隊制定出長期培訓計劃,授課內容覆蓋婦幼保健院所有臨床和醫技科室。通過一對一、手把手帶教、醫院定期講大課及科室講小課、疑難病案全院大討論等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培訓方式,逐步傳授國內先進的醫學理念及診療方案,普及醫學知識的同時重點培養專業人才。
2016年,湖北省精心組織由15人組成的“專家團”赴山南開展為期1個月的包蟲病流行病學調查工作,并向山南市捐贈10臺總價值83.7萬元的便攜式B超設備,用于山南包蟲病流行病學調查及臨床診療。武漢協和醫院選派10名高級職稱“專家團”赴藏開展為期1個月的巡回醫療。湖北省疾控系統選派12人組成“巡講團”,在藏展開傳染病、公共衛生、慢性病等重點疾病防控巡講,并選派10名“精神衛生專家團”赴藏開展精神病篩查和治療工作。與此同時,援藏醫療隊員還積極與支援醫院、受援醫院雙向溝通,在省衛生計生委的強力支持下,組織省婦幼保健院、華中科技大學協和醫院專家赴藏開展了一系列調研、慰問、巡診等實打實的援助活動。
醫療衛生服務工作關乎西藏山南36萬各族群眾福祉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是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重要工程,也是精準扶貧、精準脫貧,致力解決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等問題的關鍵所在。因此,要繼續充分發揮醫療人才“組團式”援藏的強大合力,確保醫療援藏各項工作落地生根、全面落實。

湖北省“組團式”援藏醫生為患者做手術
開展教育人才“組團式”援藏工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強民族團結、促進西藏長治久安的重要舉措。針對西藏教師資源和優質教育資源相對匱乏、教育理念相對滯后的問題,黨中央開出了教育人才“組團式”援藏的“藥方”,以主要解決“精英人才”的問題。湖北作為科教大省,順應時代要求,2016年湖北首批教育人才“組團式”援藏工作迅速啟動,派遣50名優秀教師對口援助的西藏山南市第一高級中學,采取有力舉措,堅持把“精準援藏”理念貫徹始終,實現了教育援藏工作的良好開局。
對于“組團式”援藏教師的選派,湖北省委、省政府明確要求省教育廳選派援藏教師要舍得“家底”,必須要以硬措施保障把優秀的教育人才選出來、派進去,確保援藏教師政治、業務、身體“三過硬”。對全省首批50名援藏教師均進行嚴格的政治審查,其中黨員20名,高級教師職稱18名,分別占總數的40%、36%。在進藏前,還對平均年齡40.5歲的50名教師進行了嚴格體檢。如今,這批援藏老師已基本適應高原山南的工作生活節奏,正全身心投入到高原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中。
湖北堅持把“組團式”教育人才支援山南市第一高級中學作為一項精品項目、品牌工程來抓。援藏教師進校后,針對該校在教學管理、教學理念等方面出現的狀況,開展了一系列學習教育活動,舉辦了“黨員進教室,德育進課堂”主題實踐活動;建立健全了一系列規章制度,修訂完善并嚴格執行《教職工出勤獎懲制度》《學生評優實施辦法》《班主任考評細則》等11項規章制度,堅持用制度管人管事管出效率,推進學校管理的提升和規范;加強教學管理打出一系列組合拳,將5名援藏管理人員充實到學校管理部門,采取內地學校較成熟的管理方法,進一步加強對教師教學行為的日常督導檢查,并提出改進意見;實行50名援藏教師帶頭坐班制,各教研組每日研討教學經驗,誓把該校打造成為西藏全區一流的高中。
湖北教育人才“組團式”援藏工作,采取“缺什么科目派什么教師”的原則,不斷把最優秀的教師選派到山南援教,計劃到2017年9月前實現對乃東、加查、曲松、瓊結4縣(區)中學教育人才組團援教的全覆蓋;開展“手拉手、一對一”結對援教活動,定點援助幫扶山南市實驗學校、山南市重點業務學校;每年安排25名初高中教師到湖北進行跟崗培訓,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建立襄陽職業技術學院和山南第二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對口幫扶機制;重點加強山南高中代培班工作,推進初中“代培班”建設;選派教育信息化專家進藏指導山南市教育信息化建設,安排山南市教育信息化管理和專業人員到湖北進行考察培訓等舉措,不斷提升當地教師的教學水平,助推學校發展。與此同時,湖北每年協調援助山南市教體局一定數額的援藏資金,強化教育主管部門的建設。
近年來,鄂藏兩地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教育人才援藏工作,把教育強基工程作為“十二五”“十三五”期間山南十大民心工程的首位,提出山南教育“引領全區、趕超西部”的目標。就抓好下一階段教育援藏工作,湖北省明確提出,建好山南市第一高級中學是山南人民的殷切期盼,是當地黨委政府的根本要求,也是湖北援藏工作的基本目標。全體援藏教師將認真學習領會中央、鄂藏兩省區有關“組團式”援藏工作精神,明確肩負的使命,幫助第一高級中學樹起來、立起來、大起來、強起來,努力提升教育教學質量。
教育是山南未來之本,教育強則山南強。湖北教育人才“組團式”援藏工作剛剛起步,援藏教師們信心滿滿。
(作者單位:湖北省援藏工作辦公室)
責任編輯: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