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興
(渾源縣林業局,山西 大同 037400)
摘 要:精準扶貧是現今政府工作開展的一項重點,林業扶貧作為政府的一項主要工作內容,在精準扶貧這項工作中具有十分關鍵的意義。在本文中,將就增強生態保護、促進林業精準扶貧脫貧的發展進行一定的研究。
關鍵詞:生態保護;林業精準扶貧;脫貧
中圖分類號:F326.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70230170
2016年,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開局之年,根據山西省部署,積極發展林業是小康社會全面建成的一項重點內容,更是實現省內生態文明建設的關鍵舉措。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全省林業部門能夠認真履行職責,加強林業工作中的生態保護,加快林業精準扶貧工作開展。
1 項目采取措施
1.1 管護人員聘用
為了能夠有效、真實的將扶貧工作落實到位,在做好管護勞務人員聘用的基礎上,要讓足夠貧困勞動力參與到省內林地資源管護工作當中:公益林管護。新造林地以及未成林造林區域管護,可以將貧困縣貧困勞動力的80%參與到項目建設當中,生態管護員則需要按照100%比例從貧困地區人口勞動力中雇傭;在公益林生態效益補償方面,除了需要做好公共支出的扣除之外,將剩余資金的適當部分應用在貧困人員公益林補償效益方面。
1.2 保障措施
做好林業精準扶貧工作,科學的保障措施必不可少:加強領導。在脫貧攻堅小組帶頭領導之下,林業部門需要按照真抓實干的要求全身心的做好林業精準扶貧相關政策的落實,保證貧困人口通過生態保護增加自身收入。同時,要加強同扶貧、財政以及金融機構相關部門間的溝通協調,保證資金以及任務的落實到位;整合項目。對森林資源管護項目實現科學整合,以統籌的方式實現省內重點貧困縣天然林保護工程、新造林地管護以及生態效益補償等項目的布局,保證工作當中的統一規劃以及同步落實。要對國家天然林保護范圍擴大方面的政策積極爭取,建立起具有永久特征的補償制度,并根據地方情況建立起效益補償制度,實現資金投入的增加。積極鼓勵管護人員在保證資源安全、尊重權利人意愿的基礎上發展林下經濟,提升他們的經濟收入;創新機制。要對國有林場同周邊林農的利益聯結機制進行積極探索,積極引導國有林場實現脫貧攻堅社會責任的引導,保證外聘人口中,貧困人口在60%以上的比例。同時,國有林場要通過合作、托管等方式的應用實現集體公益林的統一保護管理,在對國有林場技術、管理優勢充分發揮的基礎上更好的做好貧困人口參與保護經營的組織,實現貧困人口的增收脫貧;加強監管。作為市縣林業部門,要在日常工作中加強對管護人員的監督管理,在定期做好管護人員崗位培訓的基礎上實現其業務以及技術能力的提升。同時,要做好常態化考核制度的建立,在實現動態管理的情況下實現森林資源安全的保障。同時,要做好資金的監管工作,對各項財務制度嚴格制定,凡是整合統籌納入到扶貧范圍的資金,杜絕出現擠占挪用情況,強化社會、專項以及審計監督工作,保證該項資金全部應用在管護人員勞務費支出方面,以此實現脫貧攻堅與生態保護的雙贏。
1.3 組織管理措施
做好管護崗位的合理設置。即在同林地變更調查工作相結合的情況下摸清森林資源底數的摸清。根據管護難易程度、地類以及貧困人口分布情況以科學的方式實現管護責任區的劃分,在對新造林地、公益林等管護項目積極統籌的情況下實現管護人員勞務收入以及工作量的兼顧,以此實現管護人員數量的合理確定;精準聘用人員。作為縣級林業部門,要通過聘用管理辦法的制定對聘用的基本條件進行明確,實行村推薦、鎮審核、縣扶貧部門核實聘用的流程,保證將新聘用人員全部作為建檔立卡貧困人員,保證管護崗位當中貧困人口比例在80%以上。同時,要充分明確生態管護扶貧并不是兜底扶貧,如果相關人員不能夠勝任工作,要及時進行更換;對于新聘用人員,要保證其具有較強的責任心、良好的遵紀守法精神,且具有一定的勞動能力以及文化基礎,能夠勝任野外巡護工作。同時,縣級林業部門需要做好現有管護人員的全面調查,對領取管護費用,卻不能勝任工作的人員立即清除出管護隊伍;強化人員管理。對于現有管護人員,需要做好全面調查,即確定其是否為本省建檔立卡的貧困人員,在對管護人員責任區進行劃分時,管護以及技術人員也需要來到目標區域對管護范圍的森林資源狀況進行確認,保證管護協議當中圖表能夠同實地情況相一致,并在管護責任區間做好界樁的設置,以此實現責任的明確;創新管護模式。積極推行“1+x”幫扶管護模式,即片區負責制,由管護隊伍當中業務能力強、熟悉政策的人員作為片區負責人,管理幾名新聘用管護人員,實現其管護能力的提升。同時,積極鼓勵管護人員組成管護責任片區,組建扶貧專業合作社,實現生態修復工程、林下資源同森林管護任務幾者間的結合,通過“精細化管理、資產化管護”方式的應用提升管護人員的收入以及森林質量。
2 結束語
精準扶貧是現階段我國廣泛開展的一項工作,作為林業部門,需要能夠充分把握生態保護工作要求,通過該項工作同精準扶貧工作間的結合實現項目區人口的永久脫貧。
參考文獻
[1]王蘭英.策論新時期林業如何做好生態保護與建設工作[J].農業與技術,2016(18):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