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小蘭
(承德市農業環境保護監測站,河北 承德 067000)
摘 要:農產品的質量安全是關系到老百姓的幸福生活和社會穩定的大事,因此,對于農產品的安全質量檢測也變得尤為重要。本文主要分析了目前在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然后針對這些這些問題提出了不斷完善和改進農產品質量檢測技術和相關體系,加強相關的法制規范建設的改進建議。
關鍵詞: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改進建議
中圖分類號:F32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70230236
俗語說“民以食為天”,其中,農產品不僅包括了我們食用最為廣泛的五谷雜糧,還囊括了水果生蔬、肉食等多方面的食材。然而,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在人們對于經濟利益的追求下,市場上不斷出現了“催熟的水果”、“假牛肉”等問題食物?;诖?,人們越來越需要加強對于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檢測,甚至采取必要的手段和措施來監管農產品從田地一直到餐桌的整個流程,以此來保證人們的食品安全。
1 存在的問題
1.1 缺乏相關的檢測人員和技術
目前,專門從事農產品檢測的人員并不多,大多數技術人員主要是從事相關的管理工作,并非專業的技術檢測人員。除此之外,他們的檢測儀器和設備也不是很齊全,很多實驗室和設備都以明顯過時,由此得到的檢測結果也就更加不具有參考性了。然而,每天有數以萬計的農產品涌入市場,這就往往會導致最終到消費者手中的農產品不能滿足食用標準,給人們的食用衛生帶來隱患。
1.2 未形成健全的檢測體系
根據目前統計的情況來看,除了一些中心大城市之外,其它的中小城市尤其是下面的縣級市,并沒有在最根源的村鎮一級設置相應的農產品檢測點。不僅如此,對于相應的農產品基地以及一些超市等銷售地點的農產品檢測基本上是空白的。由于農產品的季節性和鮮活性很強,因此在流通過程中經常會加大農產品損壞的風險。若不形成健全的檢測網絡體系,往往會導致許多農產品脫離檢測直接進入到了市場。
2 改進的建議
2.1 加強技術改進和人才隊伍建設
針對這一點,要引進過硬的檢測儀器和設備,這些是保障技術能夠實現有效應用的基礎,比如一些微生物檢測的指標需要用到顯微鏡、無菌操作室等平臺。檢測技術方面一定要按照國家標準來嚴格選定和執行,對于不同的產品有不同的規定標準,比如橙子等水果來說,其指標就是農藥殘留及其它一些食品添加劑等,而大米的檢測指標主要就是一些真菌霉素和重金屬元素污染等。在檢測人員的建設方面,要建設一支核心技術隊伍,該隊伍可以作為支撐隊伍,來對于整個技術問題進行統籌,對其它的隊伍進行指導和輔助。在各級應該建立各自的技術隊伍和監管隊伍,值得一提的是,在監管是一定要安排一定數量的檢驗檢測人員,組成橫向加縱向的檢測隊伍網,爭取實現全方位的質量檢測保障。
2.2 完善檢測體系
農產品的質量安全保障是離不開科學的檢測體系的,科學的檢測體系是農產品質量安全不可或缺的一個環節。由于農產品的流動性強,因此需要各級部門相互協作,共同完成。這就包括了農產、工商、食品等多個部門的相互協作,要求各個部門明確自己的職責,層層落實到各個單位和責任人,精心組織,切實將監管工作和各項措施落到實處。
2.3 重視農產品質量安全宣傳及監督
安全生產不僅要常放在心中,還要落實到具體生產中去。只有真正把安全監督重視起來,才能夠確保生產的安全、有序進行。針對農產品生產種植可能存在的問題,農業等有關技術部門要積極開展安全生產宣傳工作,促進種植技術不斷得到推廣和提升,只有這樣才能讓農產品質量在源頭得到提升,從而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的效果。
3 結語
農產品的質量安全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保障農產品的質量安全,更是利國利民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從整體來看,想要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在逐漸建立和完善相應的檢測體系基礎上,不斷提升相關的監測技術和設備以及相關監測人員的技能,并且增強普通消費者和各級銷售者的法律意識。然而,在現實情況下,想要做到并實現以上幾點,仍然仍重而道遠,需要各級部門和人員對癥下藥、相互協作、持續努力!
參考文獻
[1]陳松,錢永忠,王為民,等.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現狀與問題分析[J].農產品質量與安全,2011(1):50-52.
[2]章力建,胡育驕.關于農產品質量安全的若干思考[J].農業經濟問題,2011(5):60-63,111.
[3]郭宇飛.山西省有機農業發展現狀與對策研究[J].山西農業科學,2014,42(5):536-538.
[4]周運寧,戴文斌.狠抓“三色農業”創新科技持續增強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J].山西農業科學,2012,40(11):1125-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