杲承榮,竇 霄,盧 潔,李 興,孫 浩
(山東省林木種苗和花卉站,山東 濟南250014)
關于山東花卉業現狀與未來發展的思考
杲承榮,竇 霄,盧 潔,李 興,孫 浩
(山東省林木種苗和花卉站,山東 濟南250014)
從山東花卉業產業規模、布局、科研和市場體系建設等方面闡述了山東花卉業發展現狀和存在的問題,分析了山東花卉業的發展優勢,并對山東花卉業未來的發展方向進行了探討。
山東;花卉業;發展
“十二五”期間,山東花卉產業圍繞生態文明和綠色山東建設,以《山東省苗木花卉產業振興規劃》為指導,積極調整優化花卉產業種植結構,創新栽培技術,鞏固拓展銷售市場,在產業規模、科技創新、區域特色、市場建設、花文化發展等方面取得了新的成績,綜合實力位居全國前列。
到2015年,全省花卉種植面積16.3萬hm2(其中設施栽培面積1.01億m2),年產值307億元,分別比“十一五”末增長了132%和198%,生產花卉40多億盆。全省建有花卉市場400多處,花卉企業3900多家,花卉從業人員50多萬人。全省花卉產品類型豐富,盆栽植物、觀賞苗木、鮮切花、食用及藥用花卉、工業用途花卉等種類齊全,其中盆栽植物和觀賞苗木是優勢產品。據不完全統計,全省盆栽植物40億盆,觀賞苗木種植面積5.05萬hm2,產量11.1億株。通過引種馴化,山東木本植物種類由1982年的740種增加到2015年的946種,其中形成一定規模育苗造林的有300多種。
經過多年的調整優化,山東花卉產業圍繞突出鄉土花卉,集群式發展,逐漸形成了區域化布局、專業化生產、特色化經營的格局,一批特色花卉在國內外都有很高的知名度。菏澤牡丹現有1300多個品種,生產面積達2.85萬hm2,同時,菏澤作為全國油用牡丹生產基地試點區,已通過“菏澤牡丹原產地標記注冊”,是目前全世界面積最大的牡丹繁育、栽培、科研、加工、出口和觀賞基地,被譽為“中國牡丹城”、“中國牡丹之都”,是全國牡丹生產中心、交易中心和科研中心;青州盆花常年生產、經營300多個種類、3000多個品種,年產量超過3億盆,是全國最大的花卉生產基地、盆栽集散中心和花卉物流中心,先后被命名為“中國花木之鄉”、“中國改革開放30年最具影響力花木之鄉”、“中國花木產業示范基地”;以青島為中心的膠東半島生產蝴蝶蘭、大花蕙蘭、鳳梨、紅掌等現代高檔花卉,年產超過1000萬盆;此外,泰安觀賞苗木、臨沂沂州海棠、平陰玫瑰等等都具有相當的規模,發揮了較強的輻射帶動作用,在全國具有較高的知名度。
山東花卉業的科技水平不斷提高,尤其體現在花卉新品種的培育上。近些年,經過全省科技人員的不斷努力,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花卉新品種不斷涌現。山東省林木種苗和花卉站通過多年的田間測試,自主選育了8個切花芍藥良種;青島美田花卉種子有限公司通過雜交育種,自主培育出12個角堇品種、40個三色堇品種、8個矮牽牛品種、10個石竹品種和5個太陽花品種;青島暢綠花卉科技有限公司自主培育了13個睡蓮新品種;平邑亞特金銀花發展有限公司培育了4個金銀花新品種;山東農業大學培育了2個海棠新品種,青島農業大學培育了10多個耐冬新品種;青州與華南農業大學合作培育出了“青州仙子”蘭。目前全省共審(認)定觀賞樹木及花卉品種118個,這些良種在生產中的應用,大大提高了花卉的品質和質量,經濟效益顯著。
目前,山東有花卉市場400多個,中國北方花卉苗木交易中心、中國(昌邑)北方花木城、濟南鮮花港等具有較大的規模和完善的交易設施,在全國具有較高知名度。濰坊青州的中國北方花卉苗木交易中心,占地100hm2,集花卉苗木科研、養植、加工、銷售及金融服務、旅游觀光、休閑度假、餐飲娛樂為一體,具有電子結算、監控、信息發布、綜合管理等功能,采用國內先進溫控、通風等技術,是全省最大的較為現代化的花卉交易市場;中國(昌邑)北方花木城突破了傳統市場的單一模式,導入鮮花綠植區、溫室展示區、高端品牌區、種苗集市區、園藝資材區、美居中心區、花鳥寵物區、奇石古玩區等12大產業主體業態功能區,形成了國家級大型花木原產地綜合連鎖市場;濟南國際鮮花港占地4.8萬m2,其中智能溫室3.2萬m2,是集生產、科研、交易、休閑于一體的大型花卉進出口港。此外,山東花卉市場、青島枯桃花卉交易中心、臨沂魯南花卉市場、滕州魯南花卉交易中心等一批優勢花卉市場也相繼發展起來,使我省逐步成為全國花卉產業的聚集區和輻射區。
近年來,花卉出口開始起步。菏澤的牡丹種苗、芍藥切花,泰安三益的蝴蝶蘭瓶苗對歐洲、東亞等地都有一定數量的出口。濟南展逸蝴蝶蘭、萊陽花樂町、青州德林苗木、泰安燕園等國內外花卉企業落戶山東,給山東的花卉業注入新的活力。據統計,中國牡丹出口量位居世界第一,占總量的70%左右,而菏澤牡丹的出口量占全國出口總量的80%左右,是名副其實的世界第一牡丹集散地。每年牡丹、芍藥的出口量基本在350萬株左右,其中牡丹約占一半,菏澤目前有8家企業具備牡丹、芍藥出口資質,出口市場發展空間巨大。
隨著花卉園藝事業的發展,花卉展覽得到快速發展。山東省花卉博覽會是省內規格最高、規模最大、影響最廣的花事盛會,每4年舉辦1次,截至2012年已成功舉辦了五屆,展覽面積也從最初的幾百平方米發展到現今的5萬多m2,參展單位也從最初的十幾個,發展到現今的280多家,展示內容也涵蓋了鮮切花、盆栽植物、盆景、觀賞苗木、花肥花具、賞石根雕、書法繪畫、觀賞魚鳥等花卉相關產品。同時全省也形成一系列具有較大影響的展會活動,中國青州花卉博覽交易會、泰山國際花卉苗木博覽會、濟南花卉園藝博覽會、濟南年宵花卉展銷會、青島插花藝術大賽等花事活動精彩紛呈,這些花事活動的開展,有力地促進了全省花卉產業和地方經濟的發展,極大的豐富了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促進了群眾致富增收和城鄉的綠化美化建設。
山東花卉業盡管已有較大發展,但與花卉業發展先進省份相比,仍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花卉種植業較為發達,但深加工、市場流通、配套資材發展相對滯后,特別是缺乏與產業發展相適應的市場交易與高效物流體系,花卉交易較落后,觀賞苗木和盆栽花卉多,鮮切花產品少,深加工產品更少,同類產品多,特色產品少。據統計2015年全省盆栽花卉11.5億盆,觀賞苗木11.1萬株,鮮切花僅14.9億枝,鮮切花品種也僅有非洲菊、月季、玫瑰等幾個品種,比較單一。
花卉生產技術和經營管理相對落后,專業化、標準化、規模化、機械化、設施化程度較低;花卉產品質量不高,單位面積產值較低,產品出口量較小,國際市場競爭力較弱。
目前商品花卉品種絕大多數為國外引進品種,規模化生產用的基質、營養液配方、栽培技術等大多來自國外,種苗、種球大部分也靠進口,花卉企業技術開發能力和創新能力相對薄弱,缺乏技術創新的資金和優秀人才,科技轉化率較低,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花卉新品種和新技術較少,盆花92%還靠引進。
目前我省花卉人才的培養,基本依靠企業通過市場化運作開展,高等院校與花卉相關的學科建設、科研機構對花卉人才的支撐均相對薄弱,特別是科技和產業領軍人物尤為缺乏,阻礙了我省花卉產業的快速發展。
近年來,山東高度重視花卉業發展,2010年,出臺了《山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實施蔬菜等五大產業振興規劃的指導意見》,明確了花卉業在全省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地位。通過花卉生產、經營和科技人員多年的努力,全省在花卉品種的收集與培育、栽培與繁殖、生產與經營等方面積累了一定經驗,建立起研、產、供、銷一體化的網絡體系,為加快花卉產業的發展打下了良好基礎。山東花卉業面對國內、國外兩個市場,圍繞生態文明建設和滿足居民對花卉產品的需求,發展趨勢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社會事業的不斷進步,花卉產品不僅是生活消費品,可以走進千家萬戶,更是生產資料、公益產品和公共資源,需求量愈來愈大。山東作為東部沿海經濟大省,隨著半島藍色經濟區、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建設等國家戰略、水系生態建設、三年大造林、魯冀大型林帶等重大工程的相繼實施,省內花卉需求潛力巨大。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大中城市改造升級,小城鎮開發,城市園林生態的建設越來越被重視,為花卉的發展提供了巨大需求空間。
隨著我國花卉貿易的壯大、出口額的增加,具有眾多名優花卉品種的我省,其花卉產品的出口也必將增加。山東花卉生產和銷售不能只盯著內地市場,在提高國內市場占有率的同時,還應積極開拓國際市場,提高花卉產品質量,制定花卉生產國際標準,生產符合國際質量標準的優質產品,增加出口,是目前山東花卉業長遠發展的一條良好途徑。
目前,山東花卉種植面積已經名列前茅,但是產值、效益卻相對低下,花卉從業者主要集中在種植領域,而花卉科研、產品深加工、市場流通、消費服務等領域從業人員數量不多,產業份額低下,發展相對滯后。推動山東花卉產業健康發展,產業鏈條將均衡發展,一是要推動花卉產業鏈上游科研環節發展,在花卉新品種研發上下功夫,使企業真正擁有核心競爭力;二是要推動花卉產業向下游延伸,大力發展花卉深加工、食用藥用花卉、新型花卉油料等,積極拓寬花卉流通領域,興建花卉交易市場,培育大眾消費習慣,不斷推動花卉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實現產業發展水平的整體躍升;三是隨著人們對花卉消費習慣的轉變,居家環境裝飾、節日裝點、禮品需求、食用、藥用、保健、環保等方面花卉應用將越來越廣泛,將來面向居民消費的產品也將越來越多元化、小型化、精品化、平價化、藝術化,花卉應用越來越廣泛。
花卉產業集群是能實現規模化、集約化和專業化生產的重要途徑。花卉生產園區化發展,形成產業集群,分工與協作,競爭與合作并存,才能夠提升花卉產業的競爭力。隨著中國經濟的持續增長及適齡勞動人口下降,勞動力成本將不斷上升,而花卉生產機械化將節省大量勞動力,實現生產培育智能化、一體化、規模化,最終實現花卉產業現代化發展。
在旅游業日趨發達的今天,花卉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蘊,形、色、香俱佳的特點以及自然的生態環境之美,成為一種重要的、極具吸引力的旅游資源,越來越受到游人的青睞。鄉村旅游、花卉主題公園、專類花園、婚紗攝影等將成為旅游的一道靚麗風景線。
在查明全省花卉種質資源的基礎上,開展具有開發利用價值和潛在利用價值的主要花卉品種、鄉土花卉品種、珍稀瀕危花卉種質資源的收集保存工作。尤其要加強山東特有的具有抗旱、抗寒和抗病能力的花卉種質資源的保護,以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威脅。建立省級花卉卉種質資源保存庫存,以原地保存為重點,原地保存與異地保存相結合,兼顧設施保存,建立健全全省花卉種質資源保存體系,遏制花卉種質資源的流失。建設省級花卉種質資源數據庫,全面記錄可供利用的花卉種質資源信息,動態監控花卉種質資源消長情況,積極加強花卉種質資源的保護與創新利用。
山東花卉種質資源豐富,同時擁有眾多有實力的花卉企業和大量花卉技術人員,雖然目前全省花卉品種的技術開發能力和創新能力相對薄弱,大部分花卉新品種依靠引進,但是在生產技術改進和自主新品種研發方面已經打下了良好基礎。未來,要進一步強化優質花卉新品種的培育工作,加大對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名、優、新、特新品種的培育力度,重點研究探討適合鄉村綠化的地被植物和花灌木、適宜農村家庭租擺的花卉新品種以及耐寒耐旱品種的培育,這也是將來全民愛花種花養花的關鍵。
先進適用的栽培技術,可以提高鮮花質量檔次,增加產品的市場競爭力,特別是花卉保護地栽培技術,已經成為現代花卉生產的重要手段。加強花卉栽培技術研究,要因地制宜、因花制宜,重點加強對牡丹、芍藥、玫瑰、月季、仙客來等傳統特色花卉規范化、標準化、系列化的配套栽培技術研究,進保護地栽培先進設施、設備及 無公害基質、化肥、農藥等,形成周年控花技術體系,并大力推廣應用。
要進一步統籌整合山東現有花卉市場資源,規范發展以個體經營為主、集批發和零售于一體的花卉綜合交易市場,完善市場基礎設施建設及市場信息平臺建設,發展以盆花、鮮切花為主導創匯產品,積極拓寬國際國內的銷售市場,提升花卉市場占有率。大力推行連鎖經營、網上花店等多種方式,發展針對個人消費和小規模集團消費的終端零售交易。有條件的花卉企業應大力開展電子商務交易探索,加大對花卉電商交易關鍵環節基礎設施投入力度,建立滿足花卉產品運輸條件的現代物流體系,加快推進我省花卉產業電子商務進程。
山東是鮮切花消費大省,隨著經濟社會發展,人們對鮮切花優良品種的接受意識將越發強烈,鮮切花的種植和生產已經成為全省花卉產業發展的新的增長點。要充分依托科技進步,圍繞玫瑰、月季、芍藥、非洲菊等山東優勢切花資源,創新發展工廠化育苗、標準化栽培、花期調控及采后貯藏保鮮等新技術,提高鮮切花產品的質量,打造山東特色鮮切花品牌,進一步開拓國內外市場。
F307.2
A
1002-2724(2016)05-0106-04
2016-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