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詩曉


[摘要]目的 比較連續性綜合護理和常規護理在老年髖部骨折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6月收治的58例髖部骨折的老年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29例,給予常規護理措施;觀察組29例,給予連續性綜合護理。評價并比較兩組患者出院時,出院后1、3個月的Harris髖關節評分、Barthel指數、老年抑郁量表評分(GDS)等指標。結果 觀察組出院后1個月的Harris評分為(61.1±8.3)分,出院后3個月為(78.4±9.8)分,顯著高于對照組的(53.2±7.5)、(64.4±8.6)分(P<0.05);觀察組出院后1個月的Barthel指數為(57.2±8.5)分,出院后3個月為(81.2±8.2)分,高于對照組的(40.8±10.2)、(70.3±8.7)分,(P<0.05);觀察組出院后3個月的GDS評分[(8.5±3.2)分]顯著低于對照組的(11.9±3.5)分(P<0.05)。結論 連續性綜合護理在改善老年髖關節功能恢復中的效果優于常規護理,有利于提高日常生活質量。
[關鍵詞]連續性綜合護理;老年髖部骨折;Harris評分;Barthel指數;老年抑郁量表評分
[中圖分類號] R68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7)02(a)-0194-03
[Abstract]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effect of continuous comprehensive nursing and routine nursing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hip fracture.Methods Altogether 58 cases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hip fractur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5 to June 2016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he 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n=29) were given with routine nursing nursing,while observation group (n=29) was given with comprehensive nursing.The Harris hip score,Barthel index,geriatric depression scale (GDS ) score and other indicators after discharge, 1 month after discharge and 3 months after discharge between two groups were evaluated and compared.Results The Harris hip score of observation group 1 month and 3 months after discharge [(61.1±8.3) and (78.4±9.8) point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 [(53.2±7.5) and (64.4±8.6) points] (P<0.05).Barthel index of observation group 1 month and 3 months after discharge [(57.2±8.5) and (81.2±8.2) points] was high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 [(40.8±10.2) and (70.3±8.7) points] (P<0.05).GDS score of observation group [(8.5±3.2) points] 3 months after discharge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11.9±3.5) points] (P<0.05).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continuous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 improving the recovery of hip function in elderly patients is better than that of routine nursing,which is helpful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daily life.
[Key words]Continuous comprehensive nursing nursing;Elderly patients with hip fracture;Harris score;Barthel index;Geriatric depression scale score
隨著全球人口老齡化的進展,老年髖關節骨折的發病率逐年上升,老年髖部骨折術后1年的死亡率增加至36%[1],已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嚴重問題。目前治療方法以手術為主,因老年患者機體各臟器功能下降、長期臥床、其他合并疾病多見等,導致術后并發癥多,引起死亡率增高[2]。有研究報道[3],老年髖部骨折術后連續性的系統護理可有效促進患者術后功能恢復。目前醫院中對于術后在院期間的患者雖給予相應護理措施,但沒有系統的護理指導,出院后的患者沒有接受繼續的護理指導,影響患者術后功能恢復[4]。本研究以本院老年髖骨骨折術患者為例,評價連續性綜合護理對于術后患者功能恢復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6月收治的58例髖部骨折的老年患者,將其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29例,男9例,女20例;年齡60~75歲,平均(68.6±9.7)歲;股骨轉子間骨折17例,股骨頸骨折12例。對照組29例,男10例,女19例;年齡60~76歲,平均(68.9±10.2)歲;股骨轉子間骨折16例,股骨頸骨折13例。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骨折類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納入和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經影像學檢查明確髖部骨折且需手術治療者;②服從醫護人員的指導和訓練者;③年齡在60歲及以上者。排除標準:①骨腫瘤、骨結核等病理性骨折者;②有下肢或髖部手術史;③意識、精神、認知障礙,不能配合醫護人員治療者;④出院后接受康復機構等非本院醫護人員指導者。
1.3護理方法
對照組予以常規骨科護理,主要為入院時、術前、術后、出院前教育等護理。觀察組予以連續性綜合護理,由康復專家、護理人員和患者共同制訂護理方案,貫穿整個康復過程,具體內容如下。①入院時:講解髖部骨折術后護理相關知識,加強患者對術后功能鍛煉的認識、提升患者信心并取得配合。②術后:第1天,囑患者取半臥位,在醫護人員幫助下床上被動鍛煉股四頭肌和下肢各關節;第2天,增加臀部大肌群輔助鍛煉;第3天,除繼續股四頭肌、臀部肌群鍛煉外,嘗試進行主動的下肢各關節屈伸運動;第4天,改為坐位姿勢1 h,休息30 min后再改為坐位,至少3次,繼續之前的鍛煉;第5~7天,可沿床邊坐下,進行抬腿鍛煉,并活動下肢關節,逐漸增加坐位時間;第2~3周,可從在床邊扶床行走逐漸過渡到拄拐行走;第3~4周,增加輔助行走時間,訓練日常生活的能力;第5~8周,進行全負重行走、上下樓梯鍛煉,加強日常生活的自理能力。③出院前: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健康教育,加強術后康復的理念,制定嚴格的院外功能鍛煉方案,并囑患者家屬輔助患者完成院外功能鍛煉。④出院后:進行電話隨訪或家庭訪視,了解患者的依從性,并進一步指導康復訓練,關注患者遇到的問題,由康復專家組內討論解決;做好電話咨詢,及時答疑解惑。⑤心理干預貫穿整個康復過程:加強患者對術后康復鍛煉的重要性的認識;介紹成功康復案例,及時鼓勵患者,提高康復的信心;及時了解患者在康復鍛煉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給予情感支持,及時溝通,緩解患者不良情緒;督促患者家屬監督、幫助患者進行功能鍛煉。
1.4觀察指標
收集并比較兩組患者在出院時、出院后1個月、3個月的Harris評分[5]、Barthel指數[6]、GDS評分等指標[7]。
1.5評價標準
Harris評分從4個方面進行評價:行走能力(33分),關節功能恢復(18分),患肢疼痛(44分),關節活動能力(5分),總分100分。Barthel指數從進食、穿衣、上下樓梯、如廁、大便、排尿、洗澡、平底行走、修飾、床椅轉移等10個方面進行評價,總分為100分,得分越高生活自理能力越強。采用GDS評分評價患者心理狀況,包含30個核心條目,以“是”或“否”回答,總分30分,21分及以上為中重度抑郁,11~20分為輕度抑郁,11分以下為正常。
1.6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7.0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患者出院時、出院后Harris評分的比較
兩組患者出院時的Harri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出院后1、3個月的Harris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2.2兩組患者出院時、出院后Barthel指數的比較
兩組患者出院時的Barthel指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出院后1、3個月的Barthel指數均顯著高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2)。
2.3兩組患者出院時、出院后GDS評分的比較
兩組患者出院時、出院后1個月的GDS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出院后3個月的GDS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3)。
3討論
在我國北方50歲以上人群中,髖部骨折發生率達75/10萬人[8],已成為威脅老年人生活質量的一個重要因素。如患者條件允許,原則上應積極進行手術治療,術后早期下床、進行功能鍛煉可有效減少并發癥的發生[9]。康復鍛煉是影響骨折術后功能恢復的一個重要因素,而現今醫護人員對于患者的術后康復指導尚不夠全面,患者在院期間尚能在醫護人員的指導下進行康復鍛煉,但出院后的康復鍛煉嚴重缺乏。
有研究表明[10],連續性的綜合護理能夠促進患者髖關節功能的恢復,改善患者的抑郁狀況和生活質量。本研究比較了連續性綜合護理和常規護理對老年髖部骨折患者術后功能恢復及心理狀況的影響,結果表明觀察組出院后1、3個月的Harris評分、Barthel指數均顯著高于對照組,觀察組出院后3個月GDS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表明連續性綜合護理能夠改善老年髖關節骨折患者術后功能恢復效果及術后生活質量,與葉海波等[11]的研究結果不謀而合。連續性綜合護理著重加強術后康復鍛煉,早期加強股四頭肌、髂腰肌等肌肉等長收縮,并進行下肢各關節的被動屈伸練習,接著循序漸進進行臀大肌等肌群等張收縮,并進行從無負重行走過渡到完全負重行走,逐步恢復獨立運動能力,在此過程中加強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訓練,提高生活質量[12-13]。情感干預貫穿整個康復鍛煉過程,醫護人員及家屬給予患者情感支持、人際支持、鼓勵及監督,提高患者自信心。連續性綜合護理最重要的一點便是出院后康復計劃的進行,首先,醫護人員對出院的患者制訂詳細的康復計劃,指導患者院外康復鍛煉,并進行家庭、電話隨訪,關注并解決患者在康復訓練中出現的問題,及時為患者答疑解惑,鼓勵并安慰患者;加強患者康復訓練的意識,提高院外康復鍛煉的自主性,并樹立信心,及時與醫護人員溝通;患者家屬應給患者創建良好的康復緩解,鼓勵并引導患者進行積極的康復鍛煉,監督患者每日康復計劃的實施[14-15]。總之,連續性綜合護理貫穿整個康復過程,需要醫護人員、患者自身及其家屬的共同參與,指導、鼓勵并監督患者康復計劃的進行。
綜上所述,連續性綜合護理能顯著改善老年髖關節骨折患者術后功能恢復,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Antapur P,Mahomed N,Gandhi R.Fractures in the elderly:when is hip replacement a necessity?[J].Clin Interv Aging,2011,6(1):1-7.
[2]李佳,李建有.持續性護理對老年髖部骨折患者術后功能恢復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現代醫生,2015,53(24):147-150.
[3]任立娟.連續護理模式對老年髖部骨折術后患者的綜合干預效果研究[J].當代醫學,2016,22(6):127-128.
[4]吳炳蓮,胡世梅,柳盧君.持續性護理促進老年全髖關節置換術后患者功能恢復的效果[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4, 31(22):5-8.
[5]楊希寶,黃立成,雷中華,等.兩種不同方法治療老年髖部骨折的效果觀察[J].中國當代醫藥,2014,21(21):34-36.
[6]劉素珍,鄭琪,楊雁峰,等.Barthel指數評分護理分級對于中老年全髖關節置換術病人實際護理內容、人力資源調配的分析[J].世界中醫藥,2016,13(23):884-885.
[7]劉劍濤,賴蔭光,張星,等.老年抑郁人群認知功能狀況調查[J].國際精神病學雜志,2015,42(5):29-32.
[8]胡幼君,譚穎微.持續性護理干預對老年髖部骨折患者功能恢復的影響[J].中國現代醫生,2013,51(16):111-114.
[9]何莉.老年髖關節骨折術后的康復護理[J].臨床醫學工程,2015,22(10):1373-1374.
[10]蔡真理.綜合性護理干預對老年髖部骨折患者術后治療依從性、髖關節功能和并發癥的影響[J].中國現代醫生,2014,52(25):73-75.
[11]葉海波,劉雙玉,劉莎,等.連續性綜合護理對改善老年髖部骨折患者功能恢復效果研究[J].河北醫藥,2016,38(8):1278-1280.
[12]張洪蘭.綜合護理干預在老年股骨頸骨折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當代醫藥,2015,22(1):156-157,160.
[13]范鈺,荀淑英,徐玫玫,等.綜合護理在髖部骨折手術患者中的應用效果研究[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4,11(18):2630-2632.
[14]劉瑩,張世謙.連續舒適護理對老年髖部骨折術后患者的影響[J].中國醫藥導報,2016,13(8):158-161.
[15]吳葉芬,沈荷娟,梁偉,等.系統護理干預對髖關節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復的影響[J].中國現代醫生,2015,53(34):132-135.
(收稿日期:2016-12-16 本文編輯:許俊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