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人性化護理對強迫癥患者實施無抽搐電休克治療的影響。方法 方便選擇該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接收的強迫癥患者58例作為研究對象,以就診順序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29例,兩組患者均實施無抽搐電休克治療,對照組患者應用常規護理模式,觀察組患者應用人性化護理模式,對兩組護理效果進行比較分析。結果 觀察組患者護理后焦慮評分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為96.55%明顯高于對照組75.86%,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治療依從性為93.10%,對照組為72.41%,觀察組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于實施無抽搐電休克治療的強迫癥患者采取人性化的護理方式,可緩解其焦慮的狀態,同時提高了患者治療的依從性和護理滿意度,具有臨床推廣價值。
[關鍵詞] 人性化護理;強迫癥;無抽搐電休克
[中圖分類號] R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7)02(a)-0143-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research and analyze the effect of humanistic nursing on the modified electric convulsive 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obsession. Methods Convenient selection 58 cases of patients with obsession admitted and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4 to February 2016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29 cases in each according to the diagnosis order, and both groups were treated with modified electric convulsive therapy, and the control group adopted the routine nursing model,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adopted the humanistic nursing model, and the nursing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and analyzed. Results The anxiety score after nursing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obviously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 and the nursing satisfactory degre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96.55% vs 75.86%), 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 and the treatment complianc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obviously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93.10% vs 72.41%), 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 Conclusion The humanistic nursing method for obsession patients with modified electric convulsive therapy can relieve the anxiety state and improve the treatment compliance and nursing satisfactory degree of patients, and it is worth clinical promotion.
[Key words] Humanistic nursing; Obsession; Modified electric convulsive therapy
強迫癥是患者表現為強迫觀念、沖動、行為等癥狀的精神疾病,是一種治療難度較大的精神病。無抽搐電休克是治療精神病效果較好的治療方法,但是治療過程中,患者通常需要承受一定的痛苦,使得患者治療依從性以及治療效果均受到影響[1]。因此,加強對患者的護理對改善臨床治療效果有著重要作用。現對該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接收的強迫癥患者58例進行研究,探討人性化護理對強迫癥患者實施無抽搐電休克治療的影響,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方便選擇該院接收的強迫癥患者58例作為研究對象,排除患嚴重心、肝、腎功能障礙等重大疾病的患者。將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均為29例。在觀察組中,男18例,女11例,年齡21~54歲,平均年齡(35.27±5.19)歲,在對照組中,男19例,女10例,年齡24~56歲,平均年齡(35.69±5.23)歲。兩組患者的基礎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進行MECT治療,患者家屬簽署同意書后進行該治療,用雙側前額電極進行治療。在治療過程中,對照組患者應用常規護理服務,如健康宣教、病情觀察等。觀察組患者應用人性化護理服務,其內容主要為以下幾點。
1.2.1 治療前人性化護理 ①心理護理:護理人員熱情的接待患者及其家屬,保持微笑,主動與患者溝通,密切關注患者的情緒狀態,并對其心理狀況進行評估,采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與患者交流,對焦慮、恐懼的患者予以心理疏導,消除患者不良情緒,鼓勵患者,爭取患者的信任,并引導患者保持正向情緒。②健康教育: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針對性的健康宣教,每周舉辦講座,由專業人員講解疾病的基礎治療,包括定義、癥狀、治療方法以及治療方法的優勢等,讓患者正確認識疾病。護理人員詢問患者對疾病的了解程度,耐心地傾聽患者的疑慮,并認真地解答患者提出的問題,且對患者認識不足的地方進行補充,講解過程中仍采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進行講解,始終保持良好態度,給患者提供良好護理體驗。③行為干預:護理人員教會患者放松心情的方法,如深呼吸運動方法等,并關注患者日常飲食、作息習慣,及時糾正不良行為,耐性地向患者講解良好生活習慣對康復的重要作用,指導患者合理飲食,規律作息,為治療成功奠定基礎。護理人員進行治療前準備工作時,向患者講解相關準備工作的作用和必要性,爭取患者的積極配合。
1.2.2 治療中人性化護理 護理人員治療過程中密切關注患者各項生命體征,注意其意識、神態的變化情況,并對相關情況進行詳細記錄,及時將異常情況向醫師匯報。
1.2.3 治療后人性化護理 患者恢復自主呼吸后,護理人員將患者推至復蘇區進行觀察,幫助患者取側臥位,陪伴患者,并對患者各項體征進行密切觀察,將病床欄桿拉上,直至患者完全清醒。患者清醒后,護理人員詢問患者的感受,如果沒有不適感,則將患者送回病房。治療后第1餐進食要流質或半流質,之后可慢慢恢復正常飲食,患者進食時,要有人陪同,避免出現意外。護理人員治療后與患者多溝通,了解患者對治療的感覺,并對患者的病情進行嚴密觀察,注意患者精神癥狀的改變情況。患者出現短暫記憶障礙時,護理人員及時安撫患者,向患者講解該情況并不會持久,記憶力會恢復,以消除患者不良情緒。如果患者出現頭痛、頭暈等癥狀,護理人員指導患者多休息,如果癥狀嚴重,則遵照醫囑予以鎮痛藥物等。患者出現譫妄等不良情況時,護理人員做好防護措施,由專人陪同,如有需要,則予以保護性約束措施,避免患者發生墜床、自傷等情況。
1.3 觀察指標
采用漢密爾頓焦慮量表評價患者護理前、后焦慮情況,并調查患者進行MECT治療的依從性以及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治療依從性分為不配合、基本配合、主動配合,總依從率為主動配合與基本配合的占比。滿意度由自制調查量表進行評價,按百分制計分,分為滿意(>90分)、一般滿意(70~90分)、較差(<70分),滿意度=100%×(滿意+一般滿意)/總例數。
1.4 統計方法
使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對收集的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用(x±s)表示,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患者護理后焦慮評分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觀察組患者治療依從性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觀察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比對照組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MECT主要是利用短暫性、一定量的電流來對患者大腦產生刺激,從而使得患者意識喪失,并引起皮層廣泛發電以及全身性抽搐,從而治療患者精神癥狀[2]。MECT治療強迫癥的效果是值得肯定的,有學者研究指出,強迫癥患者經過MECT治療后,其Yale-brown強迫癥狀量表總分和各個因子分顯著優于治療前,可見,該治療方法在強迫癥的治療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但是患者由于疾病以及對該治療方法的不了解,治療前容易產生焦慮、緊張等不良情緒,其血壓水平、呼吸頻率、心率等指標均會出現一定的波動,這種情況不利于治療的成功[3]。因此,臨床上需要對患者予以對應的護理干預,以改善患者心理、生理狀態,從而為治療效果奠定基礎。該次研究中,觀察組患者護理后焦慮評分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見,人性化護理能有效消除患者焦慮情緒。治療前,護理人員對患者實施人性化護理,不僅關注患者生理狀態,也重視患者心理健康,對存在負性情緒的患者進行心理護理,耐心地解答患者的問題,消除患者的疑慮,且不斷地鼓勵患者,能有效幫助患者恢復良好情緒,促使患者以平穩的心態來對待治療。相關研究指出,MECT治療會對患者記憶有一定的影響,可能使得患者發生順行性、逆行性遺忘,但是該癥狀并不會持續很久,很快會恢復[4-6]。患者出現該情況時,可能由于暫時記憶障礙而發生恐懼心理,甚至出現拒絕治療等情況,對此,護理人員及時對患者進行針對性的心理疏導,讓患者了解該情況的暫時性,從而消除患者負性情緒,促使患者心理狀態保持穩定,促使患者配合各項護理工作。有學者[7]指出,對實施無抽搐電休克治療的強迫癥患者予以人性化護理,其焦慮情緒改善明顯得多,心率、收縮壓、舒張壓更趨于穩定,認為患者心理性以及生理性焦慮均得到顯著改善。相關研究指出,實施無抽搐電休克治療的強迫癥患者應用人性化護理后,其出現頭痛、頭暈等不良反應的情況顯著降低,與對照組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從這里可以看出,人性化護理在一定范圍內強化了無抽搐電休克治療的效果,對臨床治療有著積極作用。
該次研究中,觀察組患者治療依從性為93.1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2.4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為96.55%,而對照組滿意度為75.86%,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見,人性化護理有助于改善患者治療的依從性和其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人性化護理是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模式,該模式體現了人文精神,與謝月娟等[8]在研究中提到的人文精神具有同樣的意義。在該護理模式下,護理人員對患者予以全方位、細致的護理服務,讓患者身心均處于較為良好的狀態,而這種狀態有助于提高患者配合治療的積極性,消除患者對治療的抵觸情緒,即使得患者治療依從性得到提高,與邱林玲[9]研究結果具有一致性,但她的研究中對于人性化的護理還包括患者對自身的正確認識,讓患者明白強迫癥狀可能會帶來的不良后果。且在人性化護理中,護理人員勤于與患者溝通,積極地幫助患者克服多種困難,有助于拉近與患者之間的距離,促使護患關系得到改善,進而使得患者對護理人員工作的滿意度得到提高。護理人員對患者實施人性化護理時,需要對患者的情況進行更為全面的了解,之后對患者實施對應的專業護理,能促使患者信任醫護人員,有助于促進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度的提高。相關研究指出,強迫癥患者實施無抽搐電休克治療時,對患者實施人性化護理,能改善患者對治療的配合程度,能積極配合治療的患者占比高達90.00%,此次研究中,經人性化護理觀察組患者治療的依從性高達93.10%,研究結果與李玉梅等[10]護理滿意度88.00%的研究結果差別不大。在臨床上實施人性化護理時,護理人員應先加強無抽搐電休克治療的認識,掌握該治療并發癥等相關知識,熟悉治療過程中應當注意的各項事項,之后全程陪同患者進行治療,且根據患者的文化層次選擇恰當的溝通方式,如果患者文化水平較低,則盡量選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少使用專業性語言,并主動幫助患者,從而爭取患者的信任,進而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
綜上所述,人性化護理對強迫癥患者實施無抽搐電休克治療有積極作用,有助于提高治療成功率,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周慶.無抽搐電休克治療精神疾病的臨床護理[J].中國醫藥指南,2014,12(31):329-330.
[2] 錢少敏,楊揚,高霞.無抽搐電休克治療1例抽動——穢語綜合征伴強迫癥的護理體會[J].哈爾濱醫藥,2014,34(6):402,404.
[3] 吳輝華.無抽搐電休克治療與護理對強迫癥患者認知功能的影響[J].中國民康醫學,2015,13(5):35-36.
[4] 鄭玉華.無抽搐電休克治療護理配合中的流程管理分析[J].中國衛生產業,2015, 12(32):28-30.
[5] 唐春霞,陳海勤,徐美英,等.精神科無抽搐電休克治療臨床護理路徑的建立與實施效果[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3,30(1):39-41.
[6] 黃書梅,龔日東 -強迫癥采用舍曲林合并喹硫平治療的臨床價值探析[J].中國衛生產業,2014(34):100-101.
[7] 吳秋鳴.在無抽搐電休克治療(MECT)患者中應用優質護理服務的效果分析[J].中國民康醫學,2016,28(3):114-115.
[8] 謝月娟,朱秋霞. 個性化護理干預對無抽搐電休克治療精神分裂癥患者效果的影響[J].中國社區醫師,2015,31(31):127-128.
[9] 邱林玲. 人性化護理干預在行無抽搐電休克治療病人中的應用效果[J].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16,16(65):386.
[10] 李玉梅, 林春元.人性化護理對強迫癥患者實施無抽搐電休克治療的效果觀察[J].臨床醫學工程, 2016, 23(9):1249-1250.
(收稿日期:2016-11-08)
[作者簡介] 劉瑾(1979.5-),女,山東肥城人,本科,護師,研究方向:神經科臨床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