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悅
摘要:《雙鴆篇》出自近代詩人姚燮的手筆,詩篇以敘事詩與抒情詩相結合的手法歌頌一對青年男女堅貞不渝的愛情和寧死不屈的反抗精神,揭露封建禮教和世俗觀念的罪惡,深刻反映了社會現(xiàn)實,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達到了形式與內容的高度統(tǒng)一,展現(xiàn)出古代敘事詩的發(fā)展和進步。
關鍵詞:姚燮 雙鴆篇 敘事詩 抒情詩
中圖分類號:I2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6)15-0093-01
近代詩人姚燮被后人評為晚清詩壇巨匠。他的長篇敘事詩《雙鴆篇》在我國詩歌史具有較高的地位。這首詩記敘了一對青年男女在愛財如命的父母的逼迫下,只得服毒自殺雙雙殉情的悲劇故事,歌頌了他們堅貞不渝的愛情和寧死不屈的反抗精神,揭露了封建禮教和世俗觀念的罪惡,深刻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xiàn)實,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同時,《雙鴆篇》達到了形式與內容的高度統(tǒng)一,展現(xiàn)出古代敘事詩的發(fā)展和進步,值得后世詩人研究、學習與借鑒。
一、概析
《雙鴆篇》的一大特色是敘事詩與抒情詩相結合。以第一人稱的手法敘事,按照時間的先后順序,為我們講述了女主人公的愛情悲劇。
從這篇詩歌中,我們看到了為了金錢不惜犧牲女兒性命的父母。女主人公忠貞、善良執(zhí)著,為愛抗爭,最后以死與一生之所愛相依相伴。而男主人公為了捍衛(wèi)愛情有只身前往兇險三城的勇氣。典型人物的塑造讓該詩的情感更動人,主題更深刻,令讀者為男女主人公的悲慘結局感到惋惜痛心,為其父母的貪財勢利、麻木心狠而切齒痛恨。該詩運用了豐富多彩的寫人手法。
全詩用側重于描寫人物的外貌,如穿著,配飾,出水芙蓉般的容顏等等。并在每一部分的描寫中增加了形貌、對話等細節(jié),將故事描寫得生動形象,例如:“記妾雙眉蛾,為郎憔悴青不多。為郎憔悴青不多,郎真死矣還如何!”短短四句話,就把女主人公對男主人公的思念和忠貞刻畫得淋漓盡致,生動形象。
二、心理描寫
從“郎年十七妾十六”的兩小無猜,彼此相愛,到“郎命妾所依,妾命郎所與”,二人相互依戀的甜蜜生活,再到“不必同日生,但愿同日死”二人忠誠的誓言,心理描寫隨處可見。“阿爺阿娘嫌郎貧,要郎遠宿三城邊”,因為父母的嫌貧愛富,導致女主人公“憶郎不斷宛轉腸”,日夜期盼情郎歸來,心情憂愁迫切,焦慮不安,夜不安寐。從無意中聽到過客誤傳情郎死訊的悲傷,再到堅信情郎會歸來的信念,誓死不二嫁的決心。以及當情郎衣衫襤褸歸來后的欣喜和最后面對父母阻攔的無奈,生死相依的決絕情感,都刻畫得淋漓盡致。借助夢中見到情郎“榮歸故里”和“落魄歸來”的兩種情境,寫出女主人公內心的起伏,從高興、欣喜到擔心、焦慮,情感變化貼合夢中情境。用“連理枝”“明月珰”等典故表現(xiàn)男女主人公的深情和光輝。描寫細致入微。
三、細致白描
白描是最為傳統(tǒng)的一種描寫手法,文章中運用樸素、簡單的語言進行細致的白描,準確生動,給人印象深刻。如:“三城何蝤崒,三城何豈峣,三城溪水深,水毒溪無橋。三城黑沙黑,黑沙同鳴髇。三城多劫賊,劫賊兇咆哮;劫賊殺人如殺獒,白骨堆積城門高。三城多白楊,白楊風蕭蕭。蕭蕭颯颯啼怪鸮,其下有穴狐貍嗥。老客停馬不敢過,年輕出門郎奈何!” 形象生動地描繪出了三城的兇險環(huán)境。而子弟書一般借助寫景、狀物、摹寫形態(tài)等手段來展開敘述,其敘事不以情節(jié)的離奇曲折取勝,而是以細膩真摯的抒情動人。筆法細膩,一切情、景都帶有作者的感情色彩。這些都為《雙鴆篇》所借鑒。
修辭手法的大量使用是本詩的一大特色。在形式上,《雙鴆篇》廣泛使用比喻、排比、借代、對偶、重復、用典等修辭手法,使得文章更加通俗易懂,語意連貫,增強了表現(xiàn)力,有助于作者情感的表達與抒發(fā)。
排比句的使用為全詩增加了氛圍,加強了語勢,烘托了氣氛。如描寫“三城”:“三城溪水深,水毒溪無橋。三城黑沙黑,黑沙同鳴髇。三城多劫賊,劫賊兇咆哮。”強調其路途的艱險惡劣,父母的狠毒與冷漠無情,突出表現(xiàn)女主人公對父母棒打鴛鴦的無奈和怨恨,與內心的擔心憂愁,讀起來一句比一句氣勢加強,情感加重,讀起來朗朗上口,很好的烘托氣氛。
詩中還恰當地運用借代,引人聯(lián)想,使語句擁有形象突出、特點鮮明、文筆精練、具體生動的效果。如“沉沉白日鵂鹠啼,暗暗夜色蝙蝠飛。” 在古代鵂鹠是指梟一類的鳥,鵂鹠啼叫在古人看來是報兇的。通過鵂鹠啼和蝙蝠飛兩種兇兆,生動表現(xiàn)女主人公內心的焦躁不安與憂愁,很好地烘托氣氛,突出效果。再如:“以斧斧木木不離,以刀斷水水不斷;同繭之絲不可剪,同結之帶兩頭綰。”用“木”“水”“絲”“帶”代指兩人的堅貞不渝之愛。
作者還借鑒了古詩和鼓詞的反復手法敘事抒情,使行文連貫,來渲染氣氛,烘托情感。如“與郎同水為一池,與郎同木為一枝;與郎為帶同一結,與郎為繭同一絲。”音韻優(yōu)美,并從側面看出二人感情的深厚。
四、結語
《雙鴆篇》的寫作手法在今天仍值得我們去學習和借鑒,驀然回首,那如花的容顏,如歌般的愛情,通過姚燮筆下寥寥數語描繪的淋漓盡致,仿佛已置身其中,令人嘆惋。
責任編輯:孫 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