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宏彪
美術作品的任何一種形式表達都始于觀察。觀察是視覺藝術最基礎的活動,是繪畫訓練的起點。
在初中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對提高美術課的課時效率,提高學生認識美、表現美、創造美的能力,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那么,如何在初中美術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呢?筆者闡述了自己的觀點。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迸d趣是學好一切知識的動力。想讓學生學得知識,教師必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積極地發揮主觀能動性。
如在教學《空間的魅力》時,筆者向學生提出了一個非常有趣的問題:“課本中的狗為什么會越來越小呢?”學生對這個問題非常感興趣,他們通過討論后得出結論:“那是近大遠小的透視現象引起的?!惫P者及時鼓勵和表揚了學生,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接著,筆者趁機突破了平行透視與成角透視這兩個教學難點。
當然,在初中美術教學中,教師還可以采取多種教學手段,如影視、錄像、多媒體,甚至故事、游戲、音樂等方式,激發學生美術學習的興趣。在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和激發學生觀察興趣的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對學生的鼓勵教育,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不能挫傷學生提高觀察能力的積極性,這樣才能有效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二、幫助學生形成觀察習慣
觀察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的視知覺活動。在觀察事物時,學生若是沒有明確的觀察目的,就會認真研究和觀察細節,從而忽視了全局,以至于無法正確把握觀察的主次。因此。在教學過程中,美術教師要認真指導學生進行有目的地觀察,防止學生盲目地走馬觀花,要引導學生帶著問題融進行觀察、進行探究,讓學生自主探索事物的規律性,掌握事物的特征,深刻理解觀察事物的重要意義。學生只有勤于觀察、善于觀察,才能發現新問題,并且有所提高和收獲。因此,教師要調動學生觀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培養學生良好的觀察習慣。
此外,在教學中,教師要認真研究觀察的方法,真正打開學生觀察的慧眼,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培養學生的觀察習慣。同時,教師還要引領學生進行課外實踐觀察,讓學生觀察周圍的一切事物后進行描繪記錄,積累和創造素材。這樣一來,學生會潛移默化地形成觀察習慣。
三、提高學生觀察的精確程度
美術作品的欣賞與臨摹教學對培養學生觀察能力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它能提高學生美術觀察能力的精確程度。
與寫生訓練教學不同,欣賞、臨摹教學中的觀察對象是既定的美術任務。但是,學生在欣賞與臨摹教學中的觀察不能局限于作品本身,學生還要體驗作者的情感,這是觀察的最高境界,即通過靜止的美術作品觀察、體會作者生動、鮮活而強烈的情感。
在臨摹教學中存在表現“體驗”這一重要的教學課題,教師應把教學目的定位在以形式美的臨摹為主,以作者情感的體驗性臨摹為輔。臨摹畫有三種方式:第一種,用坐標格作準確臨?。坏诙N,自由而準確地臨??;第三種,純自由地臨摹。在體驗性臨摹中,筆者經常選擇一些寫意類的繪畫作品,如馬蒂斯的小速寫、中國的寫意畫范本等,主要是讓學生體驗用筆繪畫時的情緒與情感投入。此外,筆者還會要求學生進行變形式地臨摹,即對原作品進行夸張、變形地處理,但形式上的變形、夸張與新的構成不能脫離原作品的風格面貌。這些教學實踐都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四、鍛煉學生的觀察能力
在初中美術教學中,教師應不斷鍛煉學生的觀察能力。速寫是鍛煉學生觀察能力的基本功,是記錄生活、積累繪畫素材的有效手段,是鍛煉學生繪畫概括能力、默寫能力的最好方法。
在學生樂觀察、會觀察的基礎上,教師應指導他們把每日觀察到的見聞、人物、動物、風景、建筑物等,用速寫的形式表現出來,并定期開展作品展覽活動。這樣,不僅能培養學生敏銳的觀察能力,錘煉學生的繪畫技能,還能潛移默化地提高他們的思想意識,培養學生良好的觀察習慣。
總而言之,在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是至關重要的。教師只有努力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才能鍛造出具有科學精神和藝術修養的新一代美術人才。
(作者單位:江西省信豐縣第七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