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
摘要:初中是學生身體發育的關鍵時期,也是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重要時期。科學合理的體育教學,既能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又能培養學生堅強的思想品質,對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但在傳統的體育教學中,由于教師教學方法單一,以及學生對體育學科重要性認識不足,導致學生缺乏體育學習的興趣。本文闡述了如何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關鍵詞:初中生 體育學習興趣
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教師要關注學生的需求,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讓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學會學習,享受體育學習帶來的樂趣,養成健全的人格,這是對體育課的一種精神寄托和基本要求。
需要是基礎,是人思想活動的基本動力,要想促使學生對體育產生需要,教師必須激發學生體育學習的興趣。因此,激發學生體育學習的興趣,是當前學校體育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在新時代教育背景下,教師該如何進行體育教學,激發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呢?筆者認為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認真思考和研究教學手法,培養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
體育興趣對學生學習體育具有積極作用,它是認識和從事體育活動的一種傾向。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體育(或某一個項目)產生了興趣,表現出了一種求知欲望,有利于體育教學順利地開展。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想方設法地激發學生體育學習的興趣,以便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
體育學習興趣與體育課的類型無關,體育課一般分為引導課、新授課、復習課和考核課這四種類型。新授課是學習新教材,授課方式是以“練”為主,學生要想理解和掌握一項教材,都必須經過泛化﹑分化﹑鞏固和自動化過程。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以教材為基礎組織教學,根據學生動作技能形成的不同階段,采取不同的方法進行教學。課程的類型只是體現教師的授課方式,并不能體現教材內容。在學習過程中,學生一旦對某一教材產生了興趣,無論哪種類型的課程,他們都會樂意學習。
體育教師不僅要在體育課間千方百計地激發學生體育學習的興趣,還要注重利用其他體育活動,如學校運動會等,激發學生體育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的拼搏精神和不畏艱難的思想品質。
二﹑激發體育需要,激發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
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與授課的類型無關,那么興趣是怎樣產生的?筆者認為,體育學習興趣來源于需要,包括直接需要和間接需要。直接需要是指學生被某項體育活動所吸引,想要學習或參與體育活動的過程。學生如果有了直接需要,就會對某項活動產生濃厚的興趣,表現出極大的學習熱情;間接的需要是指通過讓學生充分認識體育鍛煉的意義,使學生對學習體育感到有需要。這種間接需要并不完全是說服教育下產生的,它的產生離不開學生平時的努力。學生有了間接需要,同樣會產生體育學習興趣。如中長跑課程,既單調又勞累,大多數學生對此不感興趣,可是中長跑是提高心肺功能的有效手段,有助于學生提高健康水平,保持充沛的精力,對學習大有裨益。很多學生認識到了這一點,也會積極參加中長跑鍛煉,這樣的體育需要就是一種間接需要。由此可見,需要是學生產生體育學習興趣的基礎。
三﹑改革體育課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
體育課程改革必須圍繞終身體育這一中心目標進行,脫離了這一目標的改革只能治標而不治本。體育教學的過程,既是一個認識的過程,又是一個體能和技能發展的過程。教師要多方面認識體育教育,才能進行科學合理的體育教學改革。
教師在明確了終生體育教育認識之后,不妨按照各個教學時期的特點,將終身體育教育這一目標劃分為一個有序、遞進的目標體系,在制訂各個時期的工作目標過程中,充分考慮學生的年齡﹑性別、生理﹑心理等相關因素,在不斷增進學生體育知識、技術技能的同時,著重考慮學生現有的文化知識結構,加強體育文化教育,培養學生體育意識,激發學生體育學習的興趣,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體育鍛煉。
總而言之,不管教學什么內容,教師都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從生理和心理上具備參與和從事體育活動的能力。
(作者單位:江西省贛州市興國縣興國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