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江琴
摘要:準確把握和運用好“四種形態”,首要的是按照“四種形態”的新思想新要求轉變觀念、更新理念,精準調校、無縫對接,堅決破除依法代紀的思維定勢、抓大抓要的習慣做法、與人為善的庸俗思想、單打獨斗的不利局面,切實在破舊立新中推動“四種形態”落地生根。
關鍵詞:實踐運用;四種形態;四破四立
監督執紀“四種形態”是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的創新之舉,為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提供了重要遵循。當前,在推進落實“四種形態”過程中,依然存在一些不相適宜的陳舊思想、老舊做法,必須切實引起高度重視,在破舊立新中認真加以解決。
一、破除以法代紀的思維定勢。牢固樹立紀在法前、紀嚴于法的觀念
“四種形態”是把紀律挺在前面的具體體現。但某些紀檢機關把自己當成黨內的“公檢法”,在紀不言紀、執紀不用紀,思想上認為紀律是“橡皮筋”、法律才帶“高壓電”,工作中重視盯違法、忽視查違紀,等等。實踐運用“四種形態”,用紀律管住全體黨員,必須更新思維理念,堅持紀嚴于法、紀在法前。一要找準職責定位。紀委是黨內監督的專門機關,是維護黨紀黨規的職能部門,是管黨治黨的重要力量,必須準確定位、明晰職責,牢記紀委姓紀、在紀言紀,處理好“樹木”與“森林”的關系,把精力放在依紀依規進行監督執紀問責上,對于那些已經“破法”的問題及時移交給司法機關。二要提升法紀素養。帶頭尊崇黨章、學習黨規,熟悉掌握開展紀檢監察工作相關的制度規定,主動融入實踐加深理解領悟,真正把黨章黨規黨紀銘刻在心,不斷提高把握運用政策法規的能力水平。三要堅持依紀履職。始終以黨規黨紀為根本遵循,從信訪受理、線索處置、談話函詢到執紀審查、調查談話、審理報告,每個環節都要把紀律挺在前面、作為依據,做到思考問題與黨紀黨規接軌、決策行動以黨紀黨規為依據、定性量紀以黨紀黨規為標準、查處問責以法規制度為尺度。
二、破除抓大抓要的習慣做法。牢固樹立早防早治、動輒則咎的觀念
“破法”無不始于“破紀”。實踐運用“四種形態”,目的在于通過前移關口、步步設防,用紀律兜住黨員先進性的底,不讓底掉到法律上。但實際工作中,不少同志依然存在“違紀只是小節、違法才去處理”的陳舊觀念,對黨員干部疏于日常教育管理監督,對存在的小毛病、小問題聽之任之,對明顯的問題線索不去查處,導致出事前都是“好同志”,一出事就成“階下囚”。對此,要樹立抓早抓小、動輒則咎的思想觀念,讓紅臉出汗成為常態、紀律處分組織處理經常使用。一要突出抓預防。認真貫徹懲防并舉、重在預防方針,高度重視做好強基固本、正本清源工作,緊跟習主席思想步伐抓好理論武裝,針對黨員干部現實思想反映開展教育引導,切實筑牢拒腐防變思想根基,強化遵規守紀內在自覺。二要注重抓苗頭。針對發現的一般性、苗頭性和傾向性問題,通過組織函詢、述職述廉等方式,讓有反映的同志自覺“說清交底”;綜合運用廉政談話、誡勉談話等形式,讓單位主要領導找當事人“扯袖提醒”;結合召開民主生活會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讓大家一起“紅臉出汗”,始終保持警鐘長鳴、警言在耳。三要從嚴抓小節。更加重視黨員干部工作、生活、作風等方面的小事小節,對存在的貪小便宜、耍小特權、搞小腐敗等“小惡習”動輒則咎,對發現的發小牢騷、講小怪話、犯小錯誤等“小毛病”從嚴整肅,切實防止小節變成失節、小錯釀成大禍。
三、破除“與人為善”的庸俗思想。牢固樹立嚴就是愛、寬即是害的觀念監督執紀
“四種形態”,體現了對黨員干部的嚴管厚愛。但實踐過程中,有的好人主義思想嚴重,硬不起來、嚴不下去,對違紀問題不表態、不吭聲、不斗爭,查處問責避重就輕、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甚至人為設置指標,刻意營造貌似漂亮的“四種形態”分布圖。實踐“四種形態”,執紀的力度不是小了而是更大了,必須較真碰硬、從嚴執紀,才能達到懲處極少數、教育大多數的效果。一要始終堅持原則。自覺錘煉堅強黨性、強化擔當精神,嚴格落實紀律規矩,講真理不講面子,講黨性不講私情,講原則不講關系,對問題苗頭拉下臉當頭棒喝,對違紀行為狠下心查處問責,對構成違法犯罪的堅決移送司法機關。二要保持高壓態勢。堅決克服“四種形態”意味反腐節奏放緩、力度減弱等錯誤認識,決不因為強調抓全面、管多數,就對“少數和極極少數”腐敗分子高舉輕放、以紀代法,人為增加或減少某種形態,必須始終堅持反腐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對頂風違紀、觸犯法律的不定指標、上不封頂。三要做到對癥施治。按照“四種形態”的內在邏輯,正確把握“常態、大多數、少數、極極少數”的關系,根據黨員干部違紀犯錯的不同情形、性質類別和輕重緩急,恰當運用批評教育、談話函詢、輕處分和組織調整、重處分和重大職務調整、移送司法機關等方式處理各類違紀行為,切實做到精準執紀、對癥下藥、精確治療。
四、破除單打獨斗的不利局面。牢固樹立黨委主抓、責任同擔的觀念
“四種形態”,既是對紀委履行監督責任的要求,更是管黨治黨主體責任的具體化。目前,有的黨委片面認為監督執紀是紀委的事,主體責任缺失,工作落實缺位;有的紀委理解也不到位,工作中大包大攬,單打獨斗。實踐運用“四種形態”,關鍵在于黨委班子“不松手”、主要領導“不甩手”、各級紀委“敢出手”,上下一心、左右協同,共同承擔起管黨治黨的使命任務。一是各級黨委要歸位不缺位。充分認清黨要管黨、從嚴治黨是黨組織的日常工作,批評教育、組織處理、紀律處分都是黨章規定的主體責任,必須自覺擔起主責、當好主力,圍繞選拔任用、教育引導、管理監督、責任追究等,采取清單化明責、流程化履責、制度化督責,強力推動“四種形態”落實。二是主要領導要在位不空位。切實當好第一責任人,既“掛帥”又“出征”,圍繞推動“四種形態”,帶頭研究重要問題、親自推動重點工作、主動協調重要環節,及時傳導責任,有效傳遞壓力,不能當“甩手掌柜”。三是各級紀委要到位不錯位。自覺站在一線,聚焦主責主業,結合開展紀檢監察工作加強研究探索,建立實施“四種形態”的具體辦法,完善推進“四種形態”的程序規范,構建落實“四種形態”的協調機制,真正在實踐運用中不斷提升“四種形態”質量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