渴 望
新春時節,因意外損傷腿部骨折,我在病榻、輪椅上度過了百天。
在博愛醫院康復治療期間,我目睹了一幕幕感人的場景:
一個5歲小女孩,美麗可人。因練習舞蹈意外受傷腰椎受損,下肢癱瘓,爸爸天天陪著她做康復訓練?!鞍职郑疫€能跳舞嗎?”女孩滿臉的渴望,爸爸不語,目光中滿滿的痛與愛……
一位七旬老人,因摔傷而下肢癱瘓,他曾是籃球運動員、教練員,一生喜好運動。他在醫院每天堅持做理療與康復訓練,他堅定地說:“我一定要站起來!躺在家里生不如死!”
一位中央音樂學院畢業的青年,相貌俊朗,多才多藝。他因車禍而高位截癱,失去了站在舞臺上的機會。他毅然選擇了留在博愛醫院,在心理康復科音樂康復治療室工作,創立了個人音樂工作室,用歌聲和音樂喚起患者對生的渴望。
作為傷病患者,數月的親身體驗,我深深地感受到喪失肢體功能者對無障礙生存環境的渴望,對人文關懷下專業康復醫療服務的渴望。更領悟到全國8800萬殘障人士和4000萬失能、半失能老人的大數據背后,一個群體對維護生命尊嚴、融入社會的渴望。
我想,那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建設無障礙環境、創新社會服務、改善民生福祉仍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