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志 強
(山西中方森特建筑工程設計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06)
?
建筑電氣中的消防設計探微
張 志 強
(山西中方森特建筑工程設計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06)
介紹了建筑消防的設計要求,對建筑電氣消防設計中的常見問題進行了分析,從應急燈具、供配電系統、自動報警系統、消防電梯四方面,提出了對應的解決措施,以降低火災發生幾率,滿足建筑電氣設計要求。
消防系統,建筑電氣,應急燈,供配電系統
在城市化發展背景下,我國建筑工程發展規模逐漸擴大,建筑形式也表現出多元化的發展特點。而對于建筑行業來說,若在工程項目建造期間,消防工作規劃不到位,那么將引起火災事故,造成工程損失。所以,在建筑工程施工期間,應結合建筑電氣安全性設計要求,合理化部署火災預警與聯動控制。同時,通過各個消防控制點的合理規劃,降低火災事故概率,保障人們生命安全。以下就是對建筑電氣消防設計難點問題的詳細闡述。
GB 50016—2014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 50116—2013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中對建筑電氣部分的防火設計問題進行了明確規定。即防火設計,是建筑電氣部分設計要點,關乎著建筑使用安全性。所以,在具體的消防部分設計中,應注重選用專門的通電回路作為消防用電設備,保證消防系統的連續性運行,達到最佳的消防設計部署效果。同時,在消防系統具體部署過程中,為了提高建筑電氣設計安全系數,應依照相關規定,把消防電氣、消防水泵、消防電室設計成自動切換裝置。而在火災報警系統具體設計時,嚴格遵從《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要求,對火災系統進行分級處理,達到最佳的消防系統設計效果。此外,若在建筑電氣消防設計中遇到行業規范不一致的問題,應通過對幾項規范的協調處理,規劃建筑電氣消防部分的設計,最終保證建筑消防安全,營造一個良好的建筑環境。
建筑電氣設計過程中,需要對常見問題予以把握,從而保證建筑電氣設計能夠更加可靠,符合實際設計需要。結合實際情況來看,建筑電氣設計中常見問題表現在以下幾點:
1)在進行消防規范執行過程中,要注重對供電回路混亂問題、非負荷消防、電梯兩路配電線路接入等問題進行解決。同時,在進行消防燈具配置過程中,要注重設置強制啟動裝置,能夠為消防燈具做好定期充電工作;
2)在對ATS和EPS設置時,需要考慮到工程圖紙設計和工程圖紙審核問題,能夠對不規范的地方進行解決,保證設計的規范性;
3)對消防設備中剩余電流保護問題進行有效解決。這一過程中,消防設備的設置,要注重保證其性能,使其能夠在建筑火災發生后,進行及時、有效的處理。
3.1 應急燈具設計
在建筑電氣消防設計中,應急燈具部分的設計是關鍵,需從以下幾個層面入手:
1)GB 50016—2014建筑設計防火規范明確界定了應急燈具設計要求。所以,在消防應急照明的具體設計中,若遇到建筑高度超過100 m的居民建筑設計問題時,應保持消防應急照明連續供電時間大于1.5 h。而在面對建筑面積大于100 000 m2的醫療建筑設計問題時,保證其建筑的消防應急照明時間大于1 h,就此在火災發生時,可更好地安撫人們緊張的情緒。除此之外,依照GB 50016—2014建筑設計防火規范要求,在面積是20 000 m2的地下建筑、半地下建筑設計中,也應保證其應急照明持續時間與總建筑面積是100 000 m2醫療建筑一致,均是1 h,而其他建筑則需保持在0.5 h以上,由此達到最佳的消防應急照明部分設計效果[1];
2)在消防應急燈具結構設計中,為了更好地發揮應急照明作用,必須按照相關要求,把應急柴油發電機組作為二級以上負荷的應急照明輔助設備,保證應急燈具供電連續性,滿足人們火災逃生需求。此外,在應急柴油發電機組具體選用過程中,為了滿足建筑電氣防火條件,應保證在火災發生時,若啟動柴油發電機組,可在15 s內完成啟動操作。同時,應急柴油發電機組中蓄電池將保持15 s的連續供電,而其初裝時間大于90 min,連續供電時間在30 min以上,就此達到最佳的消防應急燈具設計效果。但在地下室等消防設計中,因應急柴油發電機組故障概率較大,所以,在面對這一問題時,應把消防聯動控制器作為消防應急照明系統的啟動裝置,此種啟動方式,可達到智能啟動目的。
3.2 供配電系統設計
因現階段高層建筑設計數量較多,所以,在建筑電氣消防部分設計過程中,應進一步考慮供配電系統設計問題。首先,在消防供電主接線具體設計過程中,應注重落實防止并列措施。即禁止應急電源與正常電源間的并聯連接,同時,采取單變壓器作為單電源,發電機作為備用電源的方式進行接線,由此達到最佳的供電線路設計效果。其次,在消防供電線路具體設計中,為了提高建筑電氣防火等級,應注重把耐火類電纜作為消防供電線路主要材料。然后,以吊頂、明敷設等方法,將耐火類電纜敷設在電氣豎井內,并將其與非消防類用電電纜進行隔離,就此滿足消防系統供電要求。再次,在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傳輸線路設計中,應把絕緣電線作為供電線路設計的主要材料。然后,以穿金屬管的保護形式,完成絕緣電線的敷設[2]。除此之外,在應急照明、通信、消防聯動裝置等消防供電線路設計中,均應采取厚度大于30 mm的穿金屬管線路敷設方法,以科學的線路敷設方式,提高建筑電氣消防設計水平。
3.3 自動報警系統設計
在建筑電氣消防設計工作中,做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工作是非常必要的。首先,在自動報警系統結構設計過程中,應逐一完善火災警報裝置、探測器、火災報警控制器、火災應急廣播等組成部分。然后,對火災探測器進行部署。即盡量選擇感煙探測器,將其部署在發電機房、鍋爐房、廚房等相對濕度大于95%的區域,就此對火災中火焰做出迅速反應,控制火災事故發生。其次,基于自動報警系統設計工作開展的基礎上,應科學計算一個區域內需設置的探測器數量。即利用公式:N≥S/K·A,確定具體的探測器部署數量[3]。其中,N為探測器數量;S為區域面積;A為保護面積;K為修正系數,在0.7~0.8之間。就此通過對探測器的科學規劃,及時發現火災問題,對火災問題進行控制。但在具體的探測器部署時,為了滿足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要求,應保持其發射器、接收器之間的距離在100 m以內,而探測器與側墻之間的距離也應在0.5 m~7 m之間,就此達到火災報警目的。
3.4 消防電梯設計
在建筑電氣消防設計工作開展過程中,也應做好消防電梯部分的設計工作。在消防電梯部分設計中,應遵從GB 50016—2014建筑設計防火規范要求,把單臺交流電梯供電導線連續工作載流量控制在其額定電流的140%,并在電梯臺數是1臺時,確保其使用程度頻繁的同時系數是1,使用程度一般的同時系數也是1,就此達到最佳的消防電梯設計效果[4]。同時,當電梯臺數是2時,將二者分別控制在0.91,0.85,當電梯臺數是3時,將二者分別控制在0.85,0.78,當電梯臺數是4時,將二者分別控制在0.80,0.72,保證電梯容量合理性,且更好的發揮消防電梯作用,降低火災發生時的財產損失,進一步保證人們的生命安全。
GB 50016—2014建筑設計防火規范,對建筑電氣消防部分的設計進行了明確規范。所以,在我國建筑行業未來發展過程中,應針對建筑電氣消防設計進行科學規劃。包括應急燈具設計要點、供配電系統設計要點、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要點、消防電梯設計要點等等,最終發揮建筑消防設計功能,降低火災發生幾率,并對建筑電氣形成一定的保護,滿足建筑電氣設計要求,維護社會的安定發展,使建筑行業達到最為理想的發展狀態。
[1] 張 偉.BIM技術在建筑電氣設計中的應用探微[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6,20(16):244.
[2] 袁勇智.建筑電氣設計中的消防設計思路探析[J].建材與裝飾,2015,60(51):82-83.
[3] 蔣 磊.建筑電氣設計系統中的消防設計研究[J].建材與裝飾,2015,50(49):91-92.
[4] 陳 齊.高層建筑給排水消防設計關鍵技術探微[J].江西建材,2015,32(22):73.
Analysis on fire protection design in building electrical
Zhang Zhiqiang
(Shanxi Zhongfangsente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Design Institute, Taiyuan 030006, China)
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of building fire protection, analyzed the common problems in building electric fire protection design, from the emergency lighting, power supply system, automatic fire alarm system, elevator four aspects, put forward corresponding measures, in order to reduce the occurrence probability of fire,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building electrical design.
fire protection system, building electric, emergency light, power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system
1009-6825(2017)16-0140-03
2017-03-23
張志強(1990- ),男,助理工程師
TU855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