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衛民 上海鐵路局科研所王振興 上海鐵路局貨運處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化和產業結構的調整,以及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石油和化工企業生產產能不斷擴大,大宗危險貨物運輸的需求逐年增加。鐵路具備運量大、節能、環保等方面的突出優勢,符合可持續、綠色的發展理念,已受到國家和社會的重視。石油化工企業產品對于鐵路運輸的需求也將不斷增長。危險貨物運輸鐵路專用線是專門服務于廠礦、石油化工企業等單位的鐵路運輸設施,危險貨物運輸專用線安全管理是國家鐵路運輸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鐵路部門作為危險貨物運輸專用線主管部門,對危險貨物運輸專用線的安全運營管理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實施對危險貨物運輸專用線的安全評價,強化源頭管控,嚴格安全準入,在加強危險貨物運輸專用線安全管理工作中顯得尤為重要。
危險貨物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的理化特性,我國的危險貨物的確認原則主要依據《危險貨物品名表》(GB12268-2012)和《危險貨物分類和品名編號》(GB6944-2012),可分為爆炸品、易燃液體等9大類。
鐵路危險貨物運輸是危險貨物流通的一個重要環節,在運輸過程中可能由于設備設施不齊備、與周邊建筑物安全距離不足、人員操作失控、安全管理不到位等原因不慎導致火災、爆炸、人員中毒等事故,甚至是社會災難性事故,處理回收也極為棘手,而且會對運輸沿線的居民、動植物以及生態環境等造成極大危害。因此,大部分危險品工業化經濟活動,對人類安全和健康構成巨大威脅,需要嚴格生產、倉儲、流通等方面過程控制,需要依靠規范的法律法規,需要符合從業資質機構的安全評價來管理和監督。
安全評價,是以實現系統安全為目的,應用安全系統工程的原理和方法,對危險貨物鐵路運輸系統中存在的危險、有害因素進行辨識和分析,判斷系統發生事故和職業危害的可能性及其嚴重程度,從而制定出科學的,合理的,可行的防范措施,為安全管理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根據我國《安全生產法》、《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和《鐵路危險化物運輸安全監督管理規定》的要求,在用危險貨物運輸專用線必須進行每三年一次的現狀安全評價。
截止至2016年底,上海鐵路局管內共有100多條危險貨物運輸專用線,而參與危險貨物運輸專用線安全評價的有來自全國各地的27家甲、乙級安全評價機構。面對數量較多的危險貨物運輸專用線和安全評價機構,僅僅依靠鐵路貨運主管部門有限的人員,想要對各危險貨物運輸專用線企業自主選擇的安全評價機構進行全面監管,對各安全評價機構的從業資質和從業人員進行全面了解,對各危險貨物運輸專用線企業的安全評價報告質量進行全面掌控,確實存在著很大的難度,也給危險貨物運輸專用線的安全管理帶來了潛在的風險。
風險來源于多方面,主要是安評機構的資質良莠不齊和安全評價報告的質量參差不齊。
經過調研和從中國安全生產協會官方網站公示的安全評價機構目錄獲悉,可在上海鐵路局管內開展安全評價工作的安全評價機構共97家,其中具有甲級資質的24家(其中有鐵路運輸業資質的4家),具有乙級資質的73家(其中有鐵路運輸業資質的5家)。因此,在局管內提供危險貨物運輸專用線安全評價的眾多家安全評價機構中絕大多數不具備“鐵路運輸業”專業范圍或沒有“鐵路專用線評價業績”,其評價人員提供的危險貨物運輸專用線安全評價報告存在超范圍評價或缺少對鐵路運輸過程、鐵路專用技術設備方面的危險、有害因素的風險辨識。
鐵路危險貨物運輸有其固有的特殊性,其專用線技術設備的危險、有害因素分析是危險貨物運輸專用線安全評價中相當重要的一環。沒有專業的鐵路運輸知識,不對危險貨物鐵路運輸過程和專用線技術設備進行全面合理恰當地危險、有害因素辨識和分析,是不可能做出有效和準確的評價結論的。
目前上海局管內絕大多數危險貨物運輸專用線企業在做安全評價時,在選擇安全評價機構時不是很了解業內機構的情況,一般都是網上查找。而許多安全評價機構為了能拿到業務也采用惡性競爭方式,不持科學態度,不計成本降低安全評價報價金額,必然會影響安全評價工作質量。
在做安全評價時,有些甚至不去現場實地查勘或僅憑以往資料及上次的安全評價報告就草草出具評價報告,無法對危險貨物運輸專用線安全生產條件做出全面有效正確的分析;另一方面,撇去一些中小安全評價機構評價經驗不足的情況,有些安全評價機構普遍缺乏對鐵路部門的了解,對鐵路總公司和鐵路局有關的技術要求和標準文件不熟悉,阻礙了安全評價工作的順利進行,也影響了安全評價報告的最終質量。
在安全評價報告中由于安全評價機構不了解鐵路專業知識,所以給出危險貨物運輸專用線安全管理整改意見和對策措施時,沒有可行性和不存在經濟性;報告中的典型安全事故案例對危險貨物運輸專用線企業借鑒意義不大。
鑒于局管內危險貨物運輸專用線的安全評價現狀,有必要對各危險貨物運輸專用線企業的安全評價工作進一步加強監督和管理。通過有效的技術手段,強化監督管理和工作質量管控,以期達到安全管理目標:
(1)安全評價機構規范化。篩選出符合鐵路運輸業資質的、行業領先的安全評價機構和鐵路進行深度合作,解決目前魚龍混雜的危險貨物運輸專用線安全評價市場現狀。
(2)安全評價質量標準化。在深度合作的前提下,加強與安全評價機構的互相溝通和了解,使合作安全評價機構深入了解鐵路運輸企業相關法律法規和文件,從而出具的安全評價報告更符合鐵路相關要求和標準。
(3)安全評價價格最優化。推行“指導價”制度。以危險貨物運輸專用線里程和年平均運輸量等為標準,定性定量制訂危險貨物運輸專用線相關安全評價收費指導標準。
(4)安全評價現狀管理可視化。利用上海局科研機構現有人才技術優勢,可以由局相關部門牽頭組織,進行科研立項開發危險貨物運輸專用線安全評價管理信息平臺,實現可視化頁面,提供一目了然的局管內危險貨物運輸專用線安全評價現狀信息。
為了實現路局對危險貨物運輸專用線安全評價工作的監管和達到期望目標。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工作逐步推進。
(1)成立上海局自己的安全評價團隊。參與上海局管內危險貨物運輸專用線的安全評價工作,收集和了解局管內各危險貨物運輸專用線安全評價信息和安全評價報告,全面掌握局管內危險貨物運輸專用線企業安全評價工作現狀。負責監管和把控局管內各危險貨物運輸專用線安全評價過程和結果;協助配合路局主管部門在平時對各企業鐵路危險貨物運輸專用線的安全評價工作的監督檢查;協助配合路局主管部門接受地方安監局和上級監管部門對局管內危險貨物運輸安全評價工作的管理檢查。安全評價團隊對局管內危險貨物運輸專用線的安全評價工作負責。
(2)引入“后評估”理念。路局安全評價團隊將全局各危險貨物運輸專用線企業的安全評價報告進行分類梳理,統計每年完成安全評價的危險貨物運輸專用線數量,對每份安全評價報告進行質量評估,以安評報告質量為依據評估該危險貨物運輸專用線的安全評價質量和安全管理水平。篩選出全國性甲級的優質的符合鐵路危險貨物運輸安全管理質量要求的安全評價單位。
(3)對危險貨物運輸專用線企業安全評價項目進行指導和推薦。以路局篩選出的安全評價機構為“合格供應商”,路局安全評價團隊人員全程跟進參與各危險貨物運輸專用線的安全評價,實施安全評價工作“服務質量供應鏈”的全程監督管理,制定并規范全局危險貨物運輸專用線安全評價工作標準,創建上海局危險貨物運輸專用線安全管理的新模式。
(4)在加強安全監管的同時,路局安全評價團隊可以選擇一家或幾家具備甲級資質的與鐵路相關的安評機構“合格供應商”進行深度合作,為路局貨運部門做好服務的同時發揮市場功能和參與市場經營,實現一定的經營創收。
根據目前上海局管內的危險貨物運輸專用線數量和安全評價收費現狀分析,結合鐵路危險貨物運輸專用線現狀安全評價收費標準,按照每三年評估一次的標準(不含建設項目安全預評價和安全驗收評價),平均每年安全評價費約為300多萬元。據不完全統計,全路共有鐵路危險貨物運輸專用線1500多條,每年安全評價費用近5000萬,這也是企業改革中增收創收的一大亮點。
綜上所述,在加強我局危險貨物運輸專用線安全評價工作管理中,要堅持問題導向,明確源頭管控,嚴格安全準入體系。按照國家和鐵路總公司路局要求,做好對我局各危險貨物運輸專用線的安全評價工作,提高安全評價的質量,提出安全管理中有效合理準確的技術措施,對確保上海鐵路局在企業改革中“提質增效,強基達標”,保持安全有序穩步前進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