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宏 上海鐵路局金華車務段
二季度,金華車務段匯總的各類安全信息計145條,其中行車類信息86條,占總信息量59.3%??瓦\及其他類信息59條,占總信息量40.7%;其中:從發生時間上看,4月份有65條,5月份有45條,6月份有35條;從高普場上分,高鐵場二季度共有25條,占總信息量17.2%;從作業性質分,列車列車信息83條,占57.2%;按影響因素分,影響列車運行設備故障原因32條,占22%。
(1)信息內容填報缺乏嚴謹性。一是信息內容完整程度不高有56件,占信息總量39%。如溪西站匯報,在溪西-永昌間撞死行人緊急停車,站長、公安及工務人員到現場后,發現是兩個醉酒的人員躺在路基上毫發未損,在未了解實際情況盲目匯報。二是信息上報存在滯后現象6件,占信息總量4%。三是信息來源缺乏主觀判斷意識3件,占信息總量2%,如新塘邊站K1210次上行進站信號機外撞死一名行人,向調度匯報發生在“站內”。
(2)安全信息重視程度不夠。思想認識不足,對信息的重要性缺乏理性認識。如義烏站8道一側站臺柵欄已拆除,但車站對該信息不掌握。
(3)安全信息的管理深度還不夠。一是專業科室對存在的問題排查、追究程度不高3件,占信息總量2%。二是日常對信息填報規范性培訓不足。
(4)現場應急處置流程的不規范。一是作業人員應急處置的能力不強(主要是業務水平低)。二是現場應急處置主動掌控能力不足,在發生一些應急處置后不能提出合理化建議。
(1)對于已經分析點評過的部分安全重要信息,要求各站抓好學習、培訓,并結合本站實際進行討論,但實際效果不明顯。
(2)安全信息的綜合運用程度不高。日常雖注重安全信息的實時分析點評,但對日常信息系統性的梳理不夠。不能結合日常運輸生產情況、季節性安全工作特點,分析掌握安全信息發生的規律,并運用安全風險管理的要求,對安全風險管理、現場風險控制進行針對性的預警和提示。
(1)作業人員對信息重要性認識不到位?,F場發生安全信息時,有時因主觀原因瞞報、遲報、漏報,延誤了報告時機。一是自認為能處理不需要報告,自己有責任不敢隨便報告,事后處理不想擴大影響,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干脆就隱瞞不報;二是忙于應付現場處置,經過提醒才報告,自己處理不了時才想起來報告,沒有在第一時間報告上級部門,造成信息上報遲緩;三是忙于事后處理忘記報告,即使上報也是事后應付,報告內容不詳細,經過追問才能完整地形成信息報告。
(2)管理人員對信息規范性的把握程度不高。從實際的報告內容看,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內容不完整:①發生的時間、地點、區間(線名、公里、米)、相關單位和人員。②列車種類、車次、機車型號、部位、牽引輛數、噸數、計長及運行速度。③對鐵路行車的影響情況,原因的初步判斷,采取的控制措施。其中,前兩項時有缺項,第三項現場判斷不準確、措施針對性不強,經常需要通過追問核實、補充完善,才能完整地反映真實的內容。
(3)高鐵安全信息來源滯后。主要表現在作業人員接收到高鐵安全信息不及時。原因是由于高鐵列車發生故障時,司機直接跟列車調度員聯系,列車調度員直接進行處理,車站應急值守人員不能第一時間得到相關信息,往往是等指揮中心得到信息通知現場后,才追問司機或列車調度員,得到相關信息,造成信息來源不確定。
(1)對信息重要性認識不足。
許多部門負責人及現場作業人員對安全信息的重要性認識不足,一是自認為自己的事情自己處理,好了就好,不需要報告,特別是夜間、雙休日等時間,存在怕驚動領導、怕麻煩領導的思想;二是有些是別人的事,不想自找麻煩,存在事不關已、高高掛起的思想;三是有時涉及自己的事,存在害怕追究責任、多事不如少事的思想。三種錯誤的認識,造成現場信息報告的工作質量不高。
信息是一種資源,充分利用有價值的信息是信息管理的根本目的,專業科室沒有很好地剖析利用,特別是對重復性信息缺少系統分析評估,即使按要求分析但沒有作為案例,舉一反三,指導今后同類事件的應急處置,減少直接影響,防止擴大次生影響,造成重復的事件再次發生,導致現場報與不報、報好報差無所謂的認識。
(2)對信息內容了解不全。
許多信息要素不全,在信息處理的過程中不得不重新詢問、核對、返工,主要原因就是現場勘察時不細不實,如金華站8號站臺手持長桿進行雨棚脫落油漆處理問題,金華站情況反饋不準確,原來匯報是保潔公司的人員,后又改為申鐵杰能,造成被動。影響信息處置,甚至造成誤解,干擾正常工作。
信息要素缺乏。在日常的信息收集中,由于缺少規范意識,或者信息員責任心不強,經常會出現時間、地點、人員、方法、設備等要素說明不清,需要追問核實。
綜合文字處理能力不足。由于信息的來源多方位,發現者、報告者理性判斷、核實分析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文字處理能力等方面的差異,造成表達不全的現象。
(3)對信息時效節點掌握不好。
信息上報是有時效性的,特別是事故信息的時效要求更高。在日常信息報告中,有些應即時報告的信息卻遲緩上報,造成延誤時機擴大影響;有些部門收到信息,不能及時處理,造成重復發生擴大損失。如何擴大信息利用率,就需要信息中心快速處置,綜合利用,讓信息產生效率、效益。
(1)落實信息源頭崗位責任。按照現行車間、站為信息源頭,明確黨政負責人為第一責任人,以值班崗位為責任崗位,以“誰在崗誰負責”為原則落實到人。實行值班人員資格準入制,必須掌握信息報告重點要求:所有應急信息必須上報、應急處置必須速報,處置完畢2h內必須續報,否則追究責任。
(2)完善應急指揮中心處理責任。應急指揮中心值班人員必須具有安全信息管理基本知識,熟悉各類信息處置流程,具有較高的文字處理能力,確保信息共享流轉到位。
(3)嚴格上報信息審核制度。上報信息必須經過專業人員把關審核,領導簽發,充分發揮職能部門專業優勢,確保信息內容準確性。
(1)以“金華車務段運輸安全信息概況表”的形式,明確日常信息報告內容,嚴格執行非正常行車處置“一扣停、二匯報、三通知、四登記、五銷記、六組織”程序,確保接發列車絕對安全可控。提醒督促車站值班員及時通知相關的部門和人員,減少設備因素擴大影響,充分發揮站區整體優勢。
(2)以時間節點為順序記錄處置概況,以便于記錄、檢索,也提示把關人員作業流程、盯控關鍵,確保正確處置各類突發性事件。
(3)樹立“不怕用不到、就怕找不到”證據定責意識,做好圖文信息保全。為了分析定責、保護自己,必須提醒督促現場收集完整證據信息,也是安全應急水平的體現。
(4)切實做好上報信息對接工作,加強與調度所應急臺、專業處室溝通,與各單位(機務、車輛、客運、工務、電務、供電、房建等及公安所)對接,避免出現不對稱信息。
(1)車務段明確應急指揮中心負責各類安全信息的收集整理和上報工作,嚴格執行"一報告、二了解、三指導、四盯控、五分析"處置流程,負責收集《金華車務段運輸安全信息概況表》,編制《每日安全信息跟蹤分析表》,轉發給相關職能部門及領導。各職能部門負責利用交班會進行深度分析,必要時由車站負責人帶隊到車務段分析;對關鍵性、傾向性問題,職能部門在專業管理角度深度分析基礎上,編制《每周安全通報》以供全段學習借鑒。
(2)建立安全信息考核制度,對重要信息、一般信息處置發生差錯時,分別給予A、B類考核追究管理責任,確保安全信息及時性、準確性。
(1)車務段安全科指定專人負責全段每天的事故、設備故障、安全監督檢查、檢測監控等各類安全信息收集工作,及時查明原因,跟蹤處置過程,重要信息及時報告。對發生的事故、安全突出問題,要通過微信群第一時間通報相關管理及作業人員,督促引起警覺,防范發生同類問題。
(2)對典型案例由安全科編發《每周安全情況分析通報》,重點通報一周安全情況、存在的突出問題、典型事故案例,進行安全風險預警提示,督促隱患問題整改。對于典型、突出安全問題,要責令相關責任車站組織分析,并在每周安全對話會上進行擴大分析。
(3)為確保安全信息能夠傳達到現場、到崗位,車務段每日交班會,組織對當天的安全信息進行分析核實,查找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對問題原因不清、規章制度和作業標準缺失、設備失養失修、應急處置不當,以及觸碰安全“紅線”、構成“事苗”及A類及以上問題列為重點安全信息,責任落實到人,開展跟蹤調查分析。對涉及高鐵、動車、客車的安全信息,要重點盯控,件件進行分析,查明問題原因,嚴格定性定責及落實防范措施。
結合現場作業實際,強化應急預案培訓演練。要求各站根據車站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建立非正常演練實訓室,職教科聯系同濟大學進行非正常接發列車作業模擬軟件開發,確保35個車站軟硬件設施設備配備到位。根據月度應急預案演練計劃,分層次、分階段地組織開展全員應急演練,切實提高應急知識應知應會水平和實戰能力。
通過各種有效手段,選拔一些參加路局、段接發列車比賽中獲獎的優秀職工,充實到應急值守隊伍中,以調度應急中心為平臺,明確值班人員工作職責,做好關鍵時段、關鍵崗位、關鍵作業的盯控和檢查,確保把關人員到位、控制措施到位,消除和規避各種非正常情況下的安全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