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丹楓 上海市六角城律師事務所
自黨的“十九大”順利召開以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經濟發展新理念對企業知識產權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球性的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發達國家已紛紛將知識產權作為搶占全球經濟、科技制高點的有力武器,在國際貿易中實行高標準的知識產權保護規則,知識產權越來越成為企業開展國際競爭力的核心要素。面對新的國內和國際形勢,鐵路運輸企業也需要針對企業知識產權進行體系化管理,以充分響應國家對于企業知識產權管理的規范化要求,以進一步提升國際知識產權競爭力。
現代企業需要發展,離不開科技創新與知識產權。在法制社會,需要以企業內外部合法合規來衡量企業整體的經營狀態與風險控制能力,鐵路運輸企業因其科技創新在企業經營產品的權重,技術在企業日常活動中所涉比例較大,采用技術為主的企業經營方向需要特別地開展針對技術所涉及的法律及制度的內部管理與把控。要將國家法律融入管理制度就需要充分理解和貫徹國家對于企業知識產權管理體系化的要求。企業知識產權管理體系化能夠幫助企業解決與技術相關經營活動的合法性與合理性問題,切實降低企業與技術相關經營活動的法律風險,有助于建設先進的科技型現代運輸企業。
就目前國內企業的知識產權管理水平而言,知識產權管理仍是企業科技創新過程中亟待解決的問題。現階段的企業知識產權管理仍普遍停留在任務性與追求知識產權存有數量的基礎上。企業缺乏知識產權戰略規劃,使得知識產權申請盲目性大,知識產權不能有效保護企業資產與技術開發,導致知識產權容易被泄露或者技術容易被輕易繞開,無法有效應對知識產權危機。知識產權管理可以全面保護鐵路運輸企業的智力成果,并助力保護國家、投資人、股東等利益,也可以有效鎖定企業的無形資產,實現企業增值,還可以通過運營知識產權,擴大企業規模與盈利。鐵路運輸企業在掌握鐵路運輸核心競爭技術的現狀下,要將智力成果轉化為可盈利的企業資產,這需要借助企業知識產權管理的優勢力。
知識產權應用風險
企業知識產權運營能力在未來的企業競爭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企業知識產權運營能力不僅包括與技術研發有關的產品內容,還包括企業品牌價值與商業秘密。企業知識產權工作的基礎內容是企業開展科技項目的前提。完善企業知識產權管理不僅能夠優化企業知識產權運營能力,也能夠降低企業知識產權應用風險,使企業領導、各部門職工能夠具備知識產權意識,充分調動職工發明創造的積極性,并在企業各部門與各環節降低企業法律風險,推動其他管理體系的良性發展。
企業知識產權管理是統籌企業所有日常活動的過程與系統的結合。企業知識產權管理的全局性要求對企業對人員及事件的管理都需要以相互關聯與相關聯系的角度來考察,不可僅局部性管理或片面性管理,知識產權管理要落實到企業管理的方方面面。
企業知識產權管理要以制定與確立的企業知識產權戰略為導向,充分考察管理工作所形成的文件、工作情況與戰略內容的符合性。要設定監控環節,了解管理工作過程所遵循的管理流程是否充分被監控,以確保符合企業所制定的知識產權戰略,此外也需要確保職工特別是銷售人員、市場人員等是否能及時發現工作中的有關知識產權管理導向性的問題,比如侵權、保存證據的流程等。
企業知識產權管理還要求企業全員參與制。事實上僅有法務部門或者知識產權部門的職工對企業知識產權管理進行建設是收效甚微的,進行企業知識產權管理,需要對企業各個部門如研發、市場、銷售、管理、財務、人力資源等部門人員進行充分培訓,定期進行知識產權管理考核,從而增強企業知識產權人員管理與知識產權人員意識,確保企業有關知識產權管理體系化的實效。
《企業知識產權管理規范》(GB/T 29490-2013),是由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于2013年2月7日發布、2013年3月1日實施的。該規范以企業知識產權管理體系為標準化對象,旨在指導企業建立科學、系統的知識產權管理體系,幫助企業全面落實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的有關要求,有效提高企業運用知識產權制度的能力和水平,推動企業的創新和經營發展。
GB/T29490-2013標準能夠幫助企業迅速建立知識產權管理體系,運行并持續改進,并能夠利用國家標準來評價企業知識產權管理水平,使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所有知識產權活動都得到有效控制,全面提升企業知識產權獲取、維護、運營和保護能力。
基于貫標規范,建立知識產權管理體系的流程步驟基本分為貫標籌備、調查診斷、構建體系、編制體系文件、文件發放和培訓、實施運行及內審管評審幾個步。
3.2.1貫標籌備
根據領導層決定,企業可以自主貫標,并確定管理層代表。自主貫標可以充分學習及落實企業知識產權管理思想。在根據領導層的決定,還要成立領導小組及工作推進小組,以統籌工作。領導小組及工作推進小組可以根據具體情況合二為一,并明確成員職責,確認具體負責推進工作的人員任務,根據任務,可以劃分為參與診斷、構建體系、文件修訂、實施與運行等方面的人員任務。
明確貫標推進計劃也是貫標籌備工作的重要任務,可以形成企業貫標工作的時間表,并明確到具體實行日期,從而穩步實行計劃。但是要注意與企業原有工作安排相沖突,做好統籌安排。
除了上述籌備工作外,還需要企業召開貫標啟動大會。由企業最高領導者將知識產權管理與貫標的態度傳遞給所有職工,以求得體系全員參與性。貫標啟動大會的內容還應當包括:貫標小組成員任命、部門職責、資源配合、貫標計劃表、啟動儀式、貫標核心介紹及行業知識產權狀況的介紹等,務必將貫標決心有效傳達到所有參與人員。
在貫標籌備間也需要對貫標人員及相關人員開展培訓,以務必全員貫徹知識產權法律意識與管理能力。
3.2.2調查診斷
調查診斷圍繞企業目標、管理現狀及知識產權現狀等經營狀態開展。一般針對企業所有部門的相關人員設計調查問卷進行。也可以對企業管理層、中層職工等采取訪談的形式,以了解企業的建設規劃、知識產權目標、行業定位與管理優劣勢等,以深切了解企業目前的管理流程、配備資源等,便于知識產權貫標工作的開展。
基于上述調查與訪談,可以確定企業目前資源、管理與貫標規范的差異,從而編制報告,以提供初步貫標方案。報告的內容可以包括調查或訪談對象、企業現狀、存在問題、改進建議與相對應的規范依據。上述報告可以作為貫標工作的開展依據。
3.2.3構建體系
企業知識產權管理體系是由知識產權方針、目標、知識產權管理機構和人員、生產經營活動各個環節的知識產權管理事項所構成的。其中制定企業知識產權方針包括企業長期目標和中期目標,設立知識產權管理部門,需要明確各個機構職責和權限,即包括知識產權日常管理、知識產權糾紛處理、知識產權運用、知識產權戰略布局等,還要設置專職管理崗位,明確專職和兼職管理者。
各個部門間需要根據貫標要求分解貫標任務,優化知識產權管理資源,并提供人力、財務、信息、基礎等方面的資源支持,并將知識產權目標分解為年度目標和部門目標。知識產權的方針是體系文件的一部分,是知識產權工作的宗旨和方向,由企業最高管理者確認與制定。在構建體系的過程中,企業設置知識產權管理職能機構,形成職能分配是最重要的,此外還應當注意其他企業部門的參與度,企業部門的參與是構建體系中體系運作的主角。
3.2.4編制體系文件
編制體系文件階段中所形成的體系文件主要包括:知識產權手冊、程序文件以及記錄表單。編制體系文件需要體現時間性,一般編制體系文件的主要人員為企業職工。在編制體系文件時,其編寫要求主要包括:與貫標規范吻合;滿足企業知識產權管理目標的發展要求;與企業先行制度配合,能夠使用原來的企業制度以及企業記錄文件,體系文件與現在企業運行的一致性。
體系文件與企業相關的制度文件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內容:
企業所涉及知識產權類型(專利、商標、著作權、商業秘密)的管理文件;
與知識產權相關的合同或者協議的管理文件,比如有關合同審查、管理與條款擬定的管理制度;
與知識產權人員相關的文件,比如有關職工職能設置、職責確定、保密責任、入職調查、人事合同、離職提醒、競業限制等;
與知識產權職務發明、激勵、獎懲相關的文件;
與知識產權獲取、管理、保護、運營等相關的文件。
3.2.5文件發放和培訓
文件發放和培訓包括企業知識產權管理文件的頒布和針對不同人員的培訓。例如,上述階段中的手冊、程序、表單等需要在企業內部進行頒布,根據企業實際情況,還需要對業務領域及崗位中相關位置上的職工確認培訓重點,并開展分級培訓,指導體系內的各個部門、人員正確、充分理解體系內容并實際執行。
3.2.6實施運行
在企業管理體系進行建立之后,還需要根據體系文件在企業內部進行運行,并在企業活動過程中形成運行文件以記錄。在實施過程中,企業活動需按照執行文件的規定進行,在體系文件沒有修改的情況下,職工需要按文件的要求去做,并根據運行文件的記錄定期監控。
3.2.7內審管評
內審與管評是對知識產權管理體系實施運行的考核,是對企業管理體系持續改進的過程,也是對企業知識產權管理體系的評價與優化。針對企業的知識產管理體系,需要定期進行內部審核和管理評審進行企業自我完善。持續改進是保持企業知識產權管理體系先進性、適宜性和有效性的重要步驟。
企業的內部審核包括對自身知識產權管理系統進行審核,并對審核中不合格項采取糾正和改進措施。審核方法包括查閱文件記錄、實施現場考察和面談等,審核人員可以是企業知識產權主管、知識產權管理部門及相關部門的領導等。內部審核形成的記錄文件包括:內審通知、內審計劃、內審檢查表、內審不符合報告、內審報告及會議簽到表。
企業最高管理者就企業知識產權管理體系的現狀,包括運行方針和目標貫徹落實的情況進行評審的過程為上述管理評審。管理評審形成的記錄文件包括:管評通知、管評計劃、管評報告及會議簽到表。
企業知識產權貫標過程是目前國內所建立的企業知識產權管理體系化的成文規范,遵循PDCA質量管理過程。每個企業所處行業范圍與規模是不相一致的,每個企業的貫標方案也是不同的,在貫標認證過程中,企業應用貫標的適宜性重于復雜性。要將標準與企業目前存在的有效做法、方法、工具、模式相融合,建立一個共同的知識產權管理平臺是貫標的目的。企業在進行知識產權管理體系化的過程中,可以立足于貫標但不能止步于貫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