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春鎖 唐 昊
(1.云南藝術學院設計學院,云南 昆明 650500; 2.昆明理工大學,云南 昆明 650500)
?
城市設計下的昆明BRT系統
楊春鎖1唐 昊2
(1.云南藝術學院設計學院,云南 昆明 650500; 2.昆明理工大學,云南 昆明 650500)
介紹了昆明BRT系統的起源,從歷史環境、政府政策、城市規劃、機動車輛、地鐵線路等方面,闡述了昆明BRT系統的演變特點,并分析了昆明BRT系統的發展前景,提出了幾點BRT系統的建設建議。
BRT系統,公共交通,城市規劃,歷史環境
1999年,昆明為舉辦“99世界園藝博覽會”,建設一條連接市區和世博園的快速、便捷、環保的公交走廊是確保世博會順利舉辦的一項重大措施。1999年4月20日,昆明開通了當時全國首條“路中式”公交專用道,成為全國第一個將“公交優先”這一規劃研究理念轉變成為城市公共交通空間的科學、成功的實踐案例。
2013年初,在其他城市還在學習“昆明模式”之時,為迎接南亞博覽會,政府決定對昆明市區內22條主要道路進行景觀提升,包括要為昆明市民服務第14個年頭的多條BRT線路,建設景觀大道。這一舉措意味著昆明的公交系統將面臨著又一次轉變,將昆明市內13條已建成的“路中式”BRT站臺轉移至路側,同時取消了公交專用道。這意味著“國內第一BRT”走向了滅亡。
2014年4月30日伴隨著昆明地鐵1,2號線的試運營,昆明最重要的一條BRT線路——北京路,正式滅亡。至2015年2月,昆明市二環以內已經無法找到一條完整的BRT線路。
2.1 歷史環境的變更
昆明“路中式”BRT模式的產生歸根究底是為了解決當時在半年時間內有1 000萬人次參加世博會,為緩解客流輸送壓力和提升城市整體形象這一巨大難題所做出的重大決策。不能否認,在當時認識水平和交通發展嚴峻的形勢下,昆明市委、市政府能夠頂著巨大的壓力從長遠發展的眼光看問題,所做出重大的決策是非常正確的,這必須抱著巨大的政治勇氣。但在2013年初,同樣是為了迎接世界級的重大博覽會,政府出臺的相關政策將“路中式”BRT系統移動至路測,公交專用道幾乎全部取消。
由于所處的時間環境、歷史環境的不同,使得昆明的BRT模式走向了兩個完全不同的結果。
2.2 政府政策的變更
城市公共交通空間的發展根源在于所在城市的經濟發展,而目前對于我國來說只要社會運行在安全閥值內,經濟發展的“效率”將占主導地位。政府政策的制定根本上就是保證城市經濟出發,相對于全國各級別省會城市而言,昆明的發展還相對落后,經濟發展的需要必然將占到整個城市發展的重要地位。自昆明“路中式”公交專用道占據了城市各級道路的主要位置,導致城市道路對于其他車輛需求過于不足,嚴重影響了城市的各類資源的流通,政府不得不取消這一模式。
昆明BRT模式的變更離不開相關部門人員的決策,而由于相關人員的最終目標、價值觀、社會觀的不同,致使對于昆明BRT模式的利弊看法不同。這也許也是導致昆明BRT模式最終滅亡的一個原因。
2.3 城市規劃的不合理
公交車專用道、站臺等一系列BRT配套硬件設施并沒有在城市規劃工作中得到完整的體現。昆明BRT系統至滅亡之時,仍舊保持當初建設時的標準,無法滿足日益擴大的昆明城的需求。
2.4 機動車輛的迅速增長
昆明機動車以每年10%的增長量繼續增長。城市各類基礎設施完全跟不上機動車的增長速度,致使城市交通擁堵現象嚴重。而昆明公交系統在地鐵開通前能夠起到的出行分擔率僅為25%左右,無法解決城市出行需要。而公交專用道成為了解決道路需求的最直接手段,撤銷公交專用道也就勢在必行。
2.5 昆明地鐵線路的開通
對于已經正式運營的昆明地鐵1號線,2號線和正在加緊建設的3號線,4號線,昆明城市公共交通已經走向了一個全新的局面,地鐵的運營使得昆明城市從南到北,從東至西的交通聯系更為快捷、有效。而地鐵的高運量、舒適、方便等優勢使得對于BRT系統的需求明顯降低,BRT不再是昆明最便宜、最快捷的公共交通方式。
2.6 BRT制式的不統一
昆明現有公交車制式過于混雜,長短、寬度、形式各不相同,對于需要快速通行的市民造成了很大的不便,同時也提高了管理部門的管理成本。
2.7 市民物質生活的提高及觀念的轉變
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逐年提高,市民的物質生活也隨之提高。私家車成為了絕大多數市民彰顯生活水平提高的一種手段。特別是年輕人認為私家車更為方便也更能滿足自己的生活需求。
BRT模式目前在昆明雖然存在一定問題,但是不能否認BRT模式仍然有許多可取之處。特別是對于昆明這個已經擴大的城市,BRT模式是加強城市內部聯系的有效手段。
目前昆明BRT系統雖然已經不復存在,但是傳統的公交系統卻繼承了BRT系統內一些可取之處。如北京路上的公交報站系統,能夠使得乘客知道車輛的實時信息。當然,這是遠遠不夠的。
隨著呈貢新區的逐漸開發、《昆明城市總體規劃(2011-2020)》的逐步實施將昆明日益過剩的勞動力向城市周邊轉移,而一個方便便捷的公共交通模式將是這一轉移實施的根本條件。伴隨著昆明的發展,過去城市中心“路中式”的BRT系統很難再回來了,但是我們可以將BRT系統作為一種連接昆明中心城區與附近各個次級別中心的有效手段。
BRT系統對于城市有著自身獨特的優勢。常見模式有兩種:1)擁有完全獨立的道路(高架),不與普通道路發生交匯,不需要等紅綠燈。設立像地鐵一樣的大型車站進行登車。整體模式更接近地鐵。2)在專用道旁設立設有閘機的小型封閉型車站,通過先買票后上車縮短登車時間,加大站間距離,減少專用道內的擁堵,以及減少不必要的變道靠站損耗的時間來提高運行速度。
兩種模式完全可以同時使用,如連接昆明中心城與呈貢新區的彩云路,道路寬敞,無變道,并且需要設置站臺的區域明確。彩云路寬整的路面便于增加簡易隔離裝置,可迅速形成公交專用道,不與普通道路發生交匯。在車輛較為密集的彩云北路路段利用已有站臺和站臺旁空地進行一定改造可以迅速形成BRT站臺;而對于車輛相對較少的彩云南路完全可以設立像地鐵一樣的大型車站進行登車。《昆明城市總體規劃(2011-2020)》中所確定的6個二級城市:安寧、??凇⒗リ?、晉城、嵩明、宜良,可憑借過去已有的國道進行改造成為BRT專用道。中心城與各個二級城市依靠BRT系統能夠迅速連接,加強各類資源的流通。
昆明的BRT模式無法延續過去的老路了,只能開創一條屬于自己的新路。根據城市發展需要和城市總體規劃將BRT系統“修出去”,使BRT系統成為連接昆明及周邊二級城市或重要區域的橋梁。
昆明作為我國及南亞地區一個重要城市,發展是勢在必行的。而BRT系統又是能加快發展的一個基石,BRT系統的昆明回歸也就志在必得。但是也不能盲目的將BRT系統進行安置,否則昆明的BRT將再一次滅亡。對昆明未來的BRT系統提出以下建議:
1)應當在保證原有線路運營車輛的利益前提下,公平公正的解決利益分配的問題后再進行BRT系統建設。2)對于涉及BRT系統的城市個級別法定規劃中,應當專門對BRT系統進行規劃,特別是對BRT系統的后續規劃。與此同時,應對BRT系統進行專項規劃。3)控制機動車數量,特別是BRT系統道路上的機動車數量。4)統一BRT各類硬件設施制式,并加強管理。
[1] 羅伯特·瑟夫洛.公交都市[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9.
[2] 唐 翀.從公交優先到BRT——昆明常規公交體系的發展與蛻變[J].城市交通,2008(2):46-47.
[3] 朱 權,唐 翀,曹喬松,等.昆明公交專用道實踐歷程及系統提升對策[A].2013年中國城市交通規劃年會暨第27次學術研討會[C].2013.
[4] 朱 權,唐 翀,林 衛.昆明公交發展模式選擇與系統提升對策研究[A].中國城市交通規劃2012年年會暨第26次學術研討會[C].2012.
[5] 林 衛.公交優先理念與昆明BRT實踐[J].城市交通,2012(3):34-35.
[6] 周小建.快速公交(BRT)在我國城市的應用研究:以昆明市為例[D].昆明:昆明理工大學碩士論文,2009.
Kunming BRT system under city design
Yang Chunsuo1Tang Hao2
(1.CollegeofDesign,YunnanArtsUniversity,Kunming650500,China; 2.KunmingUniversityofTechnology,Kunming650500,China)
With an introduction of the origin of Kunming BRT system, starting from aspects of historical environment, governmental policies, city planning, motor vehicles and subway line, the paper describes evolution features of Kunming BRT system, analyzes development prospects of Kunming BRT system, and finally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f building BRT system.
BRT system, public traffic, city planning, historical environment
1009-6825(2017)06-0024-02
2016-12-16
楊春鎖(1973- ),男,碩士,講師; 唐 昊(1987- ),男,在讀碩士
TU984.191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