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江 鋒
(中冶天工集團有限公司,天津 300000)
?
建筑施工二次經營管理的思考
趙 江 鋒
(中冶天工集團有限公司,天津 300000)
介紹了二次經營的含義,探討了對鋼筋、混凝土等材料二次經營的控制措施,并論述了對分包二次經營的管理策略,分析了人際關系在二次經營中的重要性,旨在實現建筑施工二次經營的管理目標。
二次經營,材料成本,施工合同,人際關系
二次經營是指中標后的所有經營管理工作,它貫穿于施工企業簽訂施工合同(與建設單位簽訂的合同)后的整個管理過程,它的目的是降低施工成本、提高利潤。因此良好的二次經營管理對建筑施工企業具有重大的意義,值得深入思考和研究。
要提高二次經營管理工作的成效,除常規的經營管理外,還需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考慮。
施工合同是整個管理工作的引導者,它將規范和指引整個二次經營的管理過程,是項目實施的一個準則,所有參與項目管理的人員都需要全面熟讀與深入理解施工合同的內容和精髓,明白施工合同中的盈利點和風險點。
在項目實施過程中不僅要穩妥的實現盈利點,更要創造性的開拓盈利點。比如更好地利用合同規則潛在的經營結算機會,將其最大化的發揮取得相應的拓展利潤。
對于風險點則要根據風險的特性提前策劃并制定出不同的預案。比如涉及預計虧損的分項工程要提前采取應對措施,將虧損壓縮到最小;再比如對于無法回避的虧損風險,就可考慮進行風險轉移或風險分擔,將虧損項轉移或分擔給分包單位,這樣自然就回避或減少了風險點,為提升施工企業的利潤率打下堅實基礎。
同時,全面透徹地理解合同,既可以為二次經營的索賠、調差等工作提供具有說服力的依據,也可以提高索賠質量和效果。比如,通過對合同條款的深度解讀,挖掘索賠機會,找準索賠原因,夯實索賠證據;通過對合同條款的透徹理解,即可以充分保證對調差索賠范圍、索賠內容的完整性,也可以避免索賠期間失效和索賠金額漏項。
構成工程實體的材料所花費的費用約占施工成本的60%,做好這60%的材料成本的管理與控制,是整個二次經營的主要工作內容。若想有效的降低材料費,需對材料進行逐一分析,尤其是材料中占材料費比例較大的重要的大宗材料,不僅要進行分析還要想出具體的控制措施。
比如:在框架剪力墻結構中,鋼筋和混凝土的材料費就是整個材料費的重要組成部分,控制好了這兩項的材料費,對材料成本的控制就完成了一半。
2.1 鋼筋
國家規定,鋼筋重量的允許偏差:直徑6 mm~12 mm為±7%,14 mm~20 mm為±5%,22 mm~50 mm為±4%。鋼筋生產企業由于各種原因生產的鋼筋基本上都是負公差,采購合同都是按負公差重量(t)計量支出,而竣工結算卻是按照無公差重量(t)來計量收入。在項目管理實施過程中,鋼筋下撥工作班組不要按重量下撥而是按鋼筋長度進行下撥,這樣就可以將因負公差產生的采購節約成本最大化。
比如:一個約16萬m2,含筋量為68.8 kg/m2的項目,因負公差產生的鋼筋節約量為:160 000×68.8×4%/1 000=440.32 t,1 t鋼筋按3 700元計算,440.32×3 700=162.29萬元。鋼筋僅此一項的控制就可以降低160多萬元的成本,再加上施工過程的控制,將會產生一個很可觀的數字。
2.2 混凝土
目前施工項目基本上采用的都是商品混凝土,這就要面臨采購商品混凝土存在的驗收計量不準確的問題,而這個問題只能從源頭(采購合同驗收計量條款)上加以控制。在混凝土采購合同的驗收計量條款中,要注明當混凝土的供應量與圖紙量出現偏差時,驗收量如何界定的具體處理方案。否則在后續結算時,只能被動按混凝土供應方提供的供應單和抽查的過磅量作為結算的依據,這樣就存在混凝土成本增大的隱患。
為了杜絕這項費用的發生,可以在采購合同中做如下約定:混凝土供應量和圖紙凈量(按圖紙量減去混凝土中鋼筋所占的體積量作為混凝土的結算量)發生偏差時,若供應量大于圖紙凈量按圖紙量(混凝土構件的外形體積)作為驗收量;若供應量小于圖紙凈量則按供應量作為驗收量,這樣就將混凝土成本控制在了可預見的范圍之內。
面對繁雜的勞務分包市場,選擇好分包單位后,除了在勞務合同中要明確各方的權利和義務,驗收執行的標準和規范,清單單價所包含的工作內容和計算規則等合同范本要求內容外,還要將施工合同中容易虧損的項目內容進行合理的轉移和分解。盡量將風險轉移給有實力的分包單位,減少施工企業承擔的虧損風險。
為了避免時有發生的農民工討薪事件對企業造成不良影響,在分包合同中要將農民工管理作為一項專門內容進行簽訂,其中主要包含以下內容:
1)建筑企業對農民工身份登記、技能水平和證書等提出具體要求,不符合要求的農民工嚴禁入場,以減少意外事故發生;
2)農民工要與分包單位簽訂勞動合同;
3)勞務分包單位制定的切實可行的薪酬發放制度和建筑企業的監督管理辦法,以保證農民工工資按時發放,避免建筑企業正常付款后因分包單位原因而要額外支付農民工工資的事件發生。
建筑項目的實施過程是個多方參與,相互配合,共同發展的過程。要處理好各方的關系,尤其是與建設單位、監理單位和設計單位的關系。在工作中要多請示、常匯報,答應了的事情務必完成,若因特殊原因未能完成,要積極主動地向對方說明原因,以便獲得對方的理解與諒解,取得對方的信任。但在交往中又不能因自己是施工單位就覺得低人一等,而失去自己的立場,不能對他們提出的不合理要求也附言迎合,不予反駁。而是要不卑不亢地據理力爭,以理服人,使對方心服口服。長此以往就會和各方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系,在充滿良好的人際關系的環境中,對施工中發生的索賠事件的辦理就會事半功倍,還可以根據項目的實際情況,在不影響使用功能的前提下,與各方協商進行設計變更來降低工程成本。比如:有個項目原本獨立設計的兩個相鄰地下車庫,它們的構造完全相同,只因是獨立設計就使得兩個車庫相鄰的擋土墻處有兩道擋土墻,兩排框架柱子,兩道框架梁。面對這種情況,建筑企業經過分析得出:將兩個地下車庫連通,僅需將一面的框架柱和框架梁的配筋相應加大后就可以省去兩道擋土墻,一排框架柱子,一道框架梁的成本。于是建筑企業向設計單位提出了將兩個地下車庫合二為一的建議,并積極主動地同建設單位和監理單位進行溝通,取得他們的理解,最終達到了降低成本的目的。
在二次經營過程中若能從以上四個方面多加考慮,就會降低項目的成本,提高項目的利潤率,達到二次經營的目的。
項目的二次經營是重要而艱巨,瑣碎又繁雜的管理工作,是工程降低成本的主要手段,是每位管理者不容置疑的責任,讓我們為企業能夠在競爭激烈的大環境中繼續前行而努力。
Consideration on secondary operation management of building construction
Zhao Jiangfeng
(ChinaMettalugryTiangongGroupCo.,Ltd,Tianjin300000,China)
The article introduces the definition of secondary operation, explores secondary operation control measures of steel and concrete and other materials, discusses sub-contracting secondary operation management strategies, and analyzes the importance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in secondary operation, with a view to realize the management targets of building construction secondary operation.
secondary operation, material cost, construction staf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1009-6825(2017)06-0248-02
2016-12-17
趙江鋒(1977- ),女,工程師
TU712.1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