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 坦 嚴少君* 柴詩瑤
(1.浙江農林大學園林學院,浙江 臨安 311300; 2.浙江工業大學之江學院,浙江 紹興 312030)
?
麗水碧湖田園特色小鎮策略研究
史 坦1嚴少君1*柴詩瑤2
(1.浙江農林大學園林學院,浙江 臨安 311300; 2.浙江工業大學之江學院,浙江 紹興 312030)
介紹了旅游特色小鎮的概念,分析了旅游小鎮開發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結合麗水市蓮都區碧湖特色小鎮實例,從確定小鎮總體定位、注入產業支撐、構建旅游產品體系三方面,闡述了打造旅游小鎮的策略,從而促進城鄉經濟的一體化發展。
旅游小鎮,特色文化,旅游資源,產業體系
旅游特色小鎮是指依托豐富的本地旅游資源,以旅游接待、觀光和休閑等旅游服務為主要職能,以旅游為主導產業的小城鎮[1]。
隨著旅游特色小鎮建設的普及,一個個旅游小鎮涌現出來,其中也可以看出建設過程中存在的不少問題:
1)小鎮旅游缺乏創意,同質化競爭激烈。
2)本地產業聯動不足,難以實現持續發展。
3)旅游產品開發與文化創意不能結合,資源沒有得到充分利用。
3.1 尋其魂魄——依托旅游資源,確定旅游小鎮的主體定位
想要發展一個旅游小鎮,首先得明確最主要的旅游資源特點是什么,要依靠優勢資源去定位旅游小鎮未來發展的主題和類型,根據旅游市場開發配套的旅游產品,形成較為完善的旅游產業鏈。現在市場上的旅游小鎮類型繁多,應當適宜的求同存異,拿出最具特色的資源作為主題,盡量避免與周邊旅游項目開發的同質化競爭。
確定小鎮旅游主題,明確總體定位,需要全面剖析項目所在地域的資源脈絡,進行歸納,去粗取精,去偽存真,從而找到小鎮獨特的資源核心并確定發展主題。找到了魂魄,項目的精氣神才能清晰。
3.2 充分立足本地的特色產業,為小鎮注入強大產業支撐
每個旅游小鎮,都擁有當地旅游特色資源,如果對這些資源進行深度挖掘,將鄉村旅游業與農業、林業、漁業相結合,依托產業經濟發展鄉村旅游,同時通過旅游小鎮為其提供平臺功能,進行產業鏈的深化,形成產、供、銷、研發一體化良性發展。
3.3 構建適宜市場的小鎮旅游產品體系
按照旅游小鎮的客源市場定位,規劃對應的層次化確定旅游產品的結構,針對不同的游客群體和旅游目的,推出差異化的旅游產品和旅游項目;針對不同的產品體系、不同的游覽主題和不同的游客群體、不同的游覽時間設置不同的游線等。
4.1 碧湖鎮背景分析
碧湖鎮位于浙江省麗水市蓮都區,作為麗水市區副城中心,被稱為“西鄉”,由原新合鄉、石牛鄉、平原鄉、聯合鄉和原碧湖鎮撤并而成,成為蓮都區第一大鎮。經過分析,碧湖鎮的主要特點有以下幾點:區位交通便利,距麗水市區20 km,離金麗溫高速公路入口處15 km,離龍麗高速只有1 km,總體交通較為便捷;田園風光突出,與麗水市主要的丘陵地貌不同,碧湖鎮區地勢平緩,是麗水三大平原之一,規劃范圍內基本是平原,田園風光突出;文化傳承厚重,碧湖平原擁有深厚的農耕文明和通濟堰古老的水利文化。
4.2 總體定位
根據中共麗水市委關于推進“秀山麗水、養生福地”的政策指引,結合碧湖平原的田園風光,確定碧湖旅游特色小鎮以田園旅游業為方向,充分發揮碧湖優美的田園風光、甌江水域良好的生態條件和田園鄉村文化藝術資源,整理完善內部水系,運用傳統古法“理水營田”結合現代農業,大力培育田園休閑養生產業。
以水系交錯的田園風光和源遠流長的水利文化為主要特色,景觀特色:使用古法“理水營田”重現灌溉網絡縱橫交錯的水系布局,種植大量水生經濟作物,打造豐富的碧湖田園水網景觀。文化特色:依托碧湖平原深厚的農耕文明和通濟堰古老的水利文化,打造碧湖特色田園文化景觀。
以碧湖特色田園景觀為水,以碧湖特色田園文化為墨,水墨交融,體現出空靈灑落的田園意境美和高古的碧湖人文水墨畫卷。
4.3 構建支撐體系
依托小鎮特色資源,放大其優勢,結合相關產業,構建旅游支撐體系。
4.3.1 重現碧湖豐富水系
突出通濟堰這一碧湖重要水利設施,整理完善現有水系,修繕重建通濟堰水利設施,運用古法“理水營田”重現灌溉網絡縱橫交錯的水系布局,通過生態修復、景觀打造、產品設置,形成景觀、旅游和生態的互動,打造“古堰情懷”的碧湖田園水網景觀。
4.3.2 挖掘碧湖特色文化
深入挖掘碧湖特有的農耕文化和通濟堰水利文化,建設相關的博物館、文化館、展覽館,向外來游客展示碧湖悠久的文化,書寫帶有碧湖田園特色的文化畫卷。
4.3.3 構建相關產業體系
在待測物體上布置白色背景且頂端設置形心距離為H的2塊黑色圓塊的反射板,如圖1所示,將攝像機和激光發射裝置固定于同側,并確保初始時激光照射在反射板中心,反射板中心也在攝像機中心。
結合碧湖的特色景觀和文化,創新思路開發,實現產業融合,構建以田園養生為主旨、帶有碧湖地方特色的新業態。
4.4 項目策劃
根據碧湖鎮旅游特色小鎮的定位,針對不同的產品體系、不同的游覽主題和不同的客群,提供以“水養”“食養”“藥養”“體養”“文養”“氣養”這六養為主要組成部分的旅游產品。
4.4.1 “水養”:水脈養性
打造碧湖水墨田園特色小鎮甌江風情街區項目:利用甌江良好的生態環境,打造甌江特色街區、精品酒店等設施;大力建設甌江漂流基地,加強安全性和娛樂性,配套江景休閑茶座,呈現動靜結合的甌江風情。
4.4.2 “食養”:美食養胃
4.4.3 “藥養”:藥理養命
打造碧湖水墨田園特色小鎮神農中草藥種植基地:充分利用碧湖特色中草藥資源的優勢,建設大型傳統中藥材種植基地,積極開發具有較高保健效果和推廣價值的中高端系列產品。主要建設內容為大型藥材種植基地、藥材研究中心等。
4.4.4 “體養”:運動養身
打造碧湖水墨田園特色小鎮田園騎行綠道:依據原有田園道路進行完善拓寬,將綠道呈網格狀向周邊村點延伸,沿途設置自行車維修點、休憩點,基本構建起聯結各村各點、布局合理、配套完善、景觀豐富、服務周全的騎行綠道網絡系統,進一步體現綠道的趣味性、多樣性、特色性,拓展其體育、文化、旅游等多重功能。
4.4.5 “文養”:文化養神
打造碧湖水墨田園特色小鎮通濟堰文化長廊:深入挖掘通濟堰水利文化的歷史和內涵,通過對通濟堰水利文化的場景化、主題化和情節化呈現,為游客提供可觀、可參與、可體驗的全方位體驗空間,大力發展相關博物館、文化館、展示館等。
4.4.6 “氣養”:精氣養心
打造碧湖水墨田園特色小鎮現代香草種植基地:利用碧湖廣闊平原天地,大量種植薰衣草、迷迭香、鼠尾草、香味天竺葵、歐洲薄荷、洋甘菊等花色各異的香草,形成成片的彩色的田園景觀。配套香草加工廠采摘香草提取香精、制作花茶、制作盆栽等。
新型城鎮化建設被視為挖掘內部潛力以及實現現代化的必經之路,而在新型城鎮化的發展歷程中,特色小鎮的建設和開發扮演著關鍵作用。小城鎮是中國行政建制最底層的城市,全國有2萬多個鎮,這些城鎮是連接城市與鄉村的重要紐帶,對于促進城鄉經濟一體化發展有重要的作用。
特色小鎮之所以稱為特色小鎮,“特色”二字是關鍵,以碧湖鎮為代表的都是開發農業資源環境為基礎,以良好生態環境為核心吸引力,以都市人群為主要客源地,發展休閑、觀光、度假類旅游產品。而這類旅游特色小鎮的最大的特點,正是需要真正體現本地特色,走區域差異化道路,形成自然資源為基礎,以文化內涵為核心,旅游服務為配套的特色小鎮。
[1] 路 培,馬世梁,劉賀明,等.特色文化旅游小城鎮建設探索——以武強周窩音樂小鎮概念性規劃為例[J].生態經濟,2013(12):149-153.
[2] 劉沛林.新型城鎮化建設中“留住鄉愁”的理論與實踐探索[J].地理研究,2015(7):1205-1212.
[3] 金穎平.徽州建筑文化特征的應用研究[D].杭州:浙江大學,2013.
On strategies of pastorate town of Bihu Town of Lishui City
Shi Tan1Yan Shaojun1*Chai Shiyao2
(1.GardenCollege,ZhejiangA&FUniversity,Lin’an311300,China;2.ZhijiangCollege,ZhejiangUniversityofTechnology,Shaoxing312030,China)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cept of the tourism towns, analyzes the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owns, and illustrates the strategies to construct the tourism towns from the overall location of the town, input of industrial support, and establishment of the tourism products by combining with the featured town in Bihu Town of Liandu District of Lishui City, so as to enhance the integral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economies.
tourism town, featured culture, tourism resource, industrial system
1009-6825(2017)13-0018-02
2017-02-27
史 坦(1990- ),男,在讀碩士; 柴詩瑤(1991- ),女,助教
嚴少君(1977- ),男,碩士生導師,副教授
K928.5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