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麗 霞
(山西省建筑設計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13)
育英中學校星河灣校區建設項目
郭 麗 霞
(山西省建筑設計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13)
介紹了太原市育英中學校星河灣校區建設項目的概況,指出該項目以綠色建筑一星級為建設目標,總體規劃和建筑單體優化設計采用了低投高效的被動式技術,節約資源,減少排放,提高了居者的環境舒適性。
中學校,項目建設,方案設計
太原市育英中學校(原太原市26中學)隸屬太原市教育局,是一所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重點完全中學,是國內現存的以“育英”命名且有“紅色背景”的三所學校之一。學校現位于太原市杏花嶺區,地處省城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毗鄰省政府、省政協、省工會,交通方便。
本項目為育英中學校在星河灣校區的新建項目,目前的城坊街校區為新校區。該校區將建設為育英中學校的分校,星河灣校區建成后為事業單位,本項目建設地點位于太原市小店區,太原市星河灣南街以北,平陽南路以西,星河街以南、濱河東路以東。西側與星河灣公園相望,北側與香檀1號相望,緊臨平陽南路和星河南街。平陽南路為城市主干道,地理位置優越,具有便捷的交通條件。
建設項目選址位于太原市南部小店區,總用地為68.91畝,凈用地57.08畝。新建建筑物后退道路紅線、綠線等距離與周邊建筑物的間距按照《太原市城市規劃管理技術規定》(2002年版)及有關規范執行。容積率、綠地率、建筑密度及按照規劃設計條件要求進行方案設計。
依據太原市城市總體規劃和區域性控制規劃、教育專項規劃及太原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并發改科教函字(2015)第5號)文件:“同意太原市育英中學校星河灣校區新校建設項目”。
項目建成后,能滿足2 100名學生、42個教學班的需要,擴大太原市育英中學校的教學規模,創造出更好的學校環境,為學生生活和學習提供良好條件,為學校教學提供優質的后勤服務,對提高整個學校的教育質量將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本項目根據太原市規劃局出具的規劃設計條件通知書,該項目建設用地指標:總用地為45 939.41 m2(68.91畝),其中凈用地38 054.15 m2(57.08畝),道路用地7 885.26 m2(11.83畝)。
此次建設方案為新建總建筑面積34 798 m2,學校規模初中8軌、高中6軌,共42個教學班,學生人數2 100名,總建筑面積3.5萬 m2。
太原市位于省境中央,汾河河谷之中。市境東、西、北三環山,中、南部為河谷平原,整個地形北高南低呈簸箕形。
太原市屬北暖溫帶重半干旱氣候,冬季寒冷。10月下旬至4月上旬近半年的時間為冬季,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為-6.0 ℃,年極端最低氣溫達-24.6 ℃;夏季2個月(6月下旬至8月中旬),最熱月7月平均氣溫為23.3 ℃,年極端最高氣溫達38.4 ℃。氣溫年、日較差分別為29.3 ℃和13.1 ℃。
年平均降水量為456.8 mm,多集中于7月份,8月份。這兩個月的月雨量均在百毫米以上,冬季降水少,12月~2月月降水一般不足15 mm。年平均相對濕度為60%左右,4月份,5月份不足50%,7月~9月均大于70%。日照較豐富,全年日照時數為2 550.2 h。除11月~2月日照在180 h左右外,其余月份均達210 h以上。
太原市全年多靜風,年均頻率為28%。年主導風向為西北偏北風,年均頻率為12%。年平均風速2.2 m/s,3月~5月風速偏大,平均3 m/s左右。8月~9月風速偏小平均不足2 m/s。年大風日數32 d左右,多集中于冬、春季節。
教育是立國之本,太原市育英中學校星河灣校區建設項目關系到太原市教育的穩步健康發展,因此項目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可見一斑,項目建設的總體指導思想是:
1)把育英中學星河灣校區建設成為功能齊全、布局合理、設施完善、服務平臺、學習方便、環境舒適、風景優美的省級規范化學校。
2)“以人為本、環境宜人”營造良好的教書育人的文化氛圍?!笆陿淠?、百年樹人”的教育理念。尊師重教一直都是中國文化的傳統,校園內主要以教師、學生為主體,整體提高教育質量與師生活動的場所分不開,應體現環境育人的功能,舒適的生活學習環境有助于教學的研究和學生的學習。在人文環境和建設設計方面應體現校園環境的特點,崇尚自然和諧的人文理念,并緊跟時代的脈搏。
3)符合國家校舍規劃標準的要求,平衡掌握學校總體空間設計秩序,統籌考慮周邊的建筑層次與環境關系。建筑物應根據周邊的環境關系和建筑物的色彩、高度、風格等因素統籌考慮和進行建筑立面設計。
4)注重規劃設計的前瞻性,建設設計的新穎性、結合學校建筑特點,創造一流設計、施工水平,節約能耗,合理利用土地。
5)建成具有顯著地方特色和廣泛吸引力的學校,具有便利的交通和滿足可持續性發展的要求。滿足相關的設計、施工規范。妥善解決人流和車流的流通與疏散,有助于學校管理。
本項目建設的主要內容為有初中部教學樓、高中部教學樓、男女生公寓、行政辦公圖書樓、餐廳、體育館、報告廳、階梯教室、地下車庫和附屬用房和室外300 m田徑場地以及給排水、暖通、燃氣、電力、電訊、有線、網絡,室外操場、綠地、道路、圍墻大門等配套工程。
7.1總平面布置
1)綜合功能分區、出入口、停車位(庫)、道路、日照、通風、綠化、衛生、消防及環境景觀等問題,將教學區、生活區及運動區分區布置合理安排。
2)校園設置300 m跑道運動場,并設有主席臺、看臺,設置相應數量的籃球、排球和器械活動場地。
3)充分考慮節能的設計原則,合理規劃布置包括水池、水泵房、換熱站、高低壓變配電站的配套設施。
7.2單體建筑設計
新建校舍按照GB 50099—2011中小學校建筑設計規范、《山西省普通高中教育技術裝備建設標準(試行)》等國家及地方現行規范、標準,設置一些主要用房:初中部、高中部教學樓、男、女生公寓、行政辦公圖書樓、餐廳、體育館、報告廳、階梯教室。
新校區為一所高標準、現代化的一流中學,達到綠色建筑的標準,并充分體現數字化、信息化校園的特點。
地下1層,地上不超過4層,建筑高度此次方案設計均不超過24 m。層高:地下1層,3.6 m,地上1層~6層滿足規范要求。
宿舍居室設封閉式陽臺。
教學樓地下設置地下室,功能為自行車庫,使學生從校外較為方便的進入就近存放車輛。
建筑立面造型體現教育建筑的特點,并結合太原市育英中學校老校區的歷史沿革、文脈,體現傳承與創新。
人防工程按照省市管理建設條例及當地人防主管部門要求設計。根據要求10層及10層以上修建防空地下室,按照不低于地面首層建筑面積修建;10層及10層以下按照不少于地面建筑面積的5%修建;地下利用開發空間按照地下建筑面積15%修建。
建筑人防設計:本項目結合地下室設置人民防空工程,按照要求修建人防設置在地下車庫內,建筑面積2 550 m2,根據《山西省人民防空工程建設條例》的相關規定申請減免防空地下室異地建設費用。人防工程平戰結合,暫定戰時為核6常6甲類二等人員掩蔽所,平時為汽車庫和庫房。
本項目根據山西省工程建設地方標準DBJ 04—242—2012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和GB 50189—2015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設計,熱工性能應符合規范相關規定。
本項目以綠色建筑一星級為建設目標,通過總體規劃和建筑單體優化設計優先采用低投高效的被動式技術,與周邊生態系統取得動態平衡,節約資源和減少排放,提高居者的環境舒適性,同時將綠色環保的理念貫穿到項目設計、施工、運營的全壽命周期。
該項目符合國家教育發展政策,建成后將改善太原市小店區星河灣周邊教育資源條件,解決該地區教育資源不足的矛盾,提高太原市教育發展水平,實現城市土地資源的優化配置,項目建設具有顯著良好的社會效益,項目建設是必要可行的。
[1] GB 50352—2005,民用建筑設計通則[S].
[2] GB 50016—2014,建筑設計防火規范[S].
[3] GB 50099—2011,中小學校建筑設計規范[S].
[4] DBJ 04—242—2012,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S].
[5] GB 50189—2015,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S].
XinghewanbranchschoolcampusconstructionprojectofYuyingmiddleschool
GuoLixia
(ShanxiAcademyofBuildingDesign,Taiyuan030013,China)
The paper introduces Xinghewan branch school campus construction project conditions of Taiyuan Yuying middle school, and points out its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taking green building first-level as the construction target, applying low-investment and high-efficiency passive technology in total planning and single building optimization project. As a result, it saves resources, reduces emission, and improves living environment comfort.
middle school, project construction, scheme design
1009-6825(2017)28-0007-02
2017-07-16
郭麗霞(1980- ),女,工程師
TU244.2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