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昌 春
(太原化學工業集團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1)
?
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轉換層施工技術
梁 昌 春
(太原化學工業集團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1)
闡述了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轉換層施工的技術要點,從混凝土強度、養護管理、溫度監控三方面,探討了該結構轉換層施工的裂縫控制措施,從而確保高層建筑轉換層質量。
高層建筑,轉換層,混凝土結構,支撐體系
高層建筑具有節約用地的優點,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但是高層建筑的形式創新和結構優化,使高層建筑的工序更為繁瑣,例如,高層建筑的大尺寸轉換層的施工難度較高。高層建筑中的轉換層能夠使建筑的負荷量增大,因此需要以大尺寸的轉換層來減輕上部建筑的負荷壓力。由此可見,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轉換層施工技術對于高層建筑的發展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本工程為某小區的高層住宅施工,對占地面積37 234 m2的32層住宅樓進行施工,本工程對樓層整體和部分樓層分別采用了不同的體系形式,對前者采用了混凝土剪力墻體系,對后者則采用了混凝土結構轉換層形式,其中住宅樓的地下剪力墻抗震和框架抗震等級分別為一級和二級。本工程在此住宅樓的9.95 m處設計了厚度為1.6 m的大體積混凝土轉換板,接下來,筆者將圍繞混凝土工程和支撐模板施工展開對混凝土結構轉換層施工技術的研究。
1.1 側壓力控制
關于側壓力控制的研究,除了要分析轉換層模板的側壓力控制之外,對于其大模體系對拉螺桿的受力影響分析同樣不可忽視。在一般情況下,高層建筑需要采用組合大模板,因為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轉換層采用的深梁會增大梁的高度。在工程的實施過程中,控制側壓力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在一般情況下,剛度和負荷力是模板結構的兩個較為重要的因素,此外,內部振搗器則大多被采用于轉換層澆筑混凝土。
1.2 支撐體系控制
九層板的轉換板底模和側模、混凝土轉換板厚度分別為18 mm和1.6 m。在此住宅樓的9.95 m處設置混凝土轉換板,間距為1.0 m×1.0 m的20b工字鋼被設置在9.95 m~4.95 m之間以支撐模板,除此之外,在4.95 m~5.00 m之間,則以普通鋼管分層卸載來支撐模板。其中剪力墻設置間隔、立桿間距、橫桿步距分別為4 m,1.0 m×1.0 m和1.0 m。在建筑工程中,橫桿及腳手架連接轉換板支撐具有安全性高、經濟效益高、可靠性強等優點。這種支撐體系完全符合高層建筑工程對轉換層支撐在安全、經濟、效果等方面的要求。除此之外,關于高層建筑的支撐系統,其方便與否同樣是很重要的。在對其組合采用前,要注意到各種會因工程實施情況改變而改變的因素,例如,支撐架的種類、大小、構件性質和計算等。在通道洞口的工程施工過程中,如果遇到此類特殊情況,如需要改變外形或者其他施工條件時,其支撐架的部分拉結點及桿件設置絕對不可隨之而作出改變。在工程施工的過程中,支撐架與設計圖紙的一致性顯得尤為重要。因此,在工程實施之前,必須加強對各方面的審核力度,要結合多方面因素進行綜合考慮,如施工人員的各種情況,以及設計材料等因素。
2.1 混凝土強度
在此次高層建筑工程中,為了使1.6 m高的混凝土轉換板可以充分地膨脹混凝土,需要對其好好維護。因此,需要采用相關有效措施來做好養護工作,如制定相關制度、培養專業的養護人員等。為了做好混凝土轉換層的保護工作,可在其終凝后對其采用14 d的保濕養護,在此收平后,需要用水使其濕潤,此外,借助薄膜、干麻袋、草袋等并對其噴灑水霧,使其濕度不低于80%,以免出現干縮和干裂的情況,在日常當中,高層建筑的轉換層一般使用強度適中的預拌混凝土,與普通的混凝土相比,預拌混凝土強度適中,施工難度不大、較好控制、質量好不易出現裂縫,除此之外,對工程施工人員的專業技巧要求也沒那么高,可以避免因為對混凝土的專業知識不熟悉而導致失誤。因此,為了保證轉換層的質量與工程施工的質量,高層建筑大多使用預拌混凝土。
2.2 后續養護控制
為了保證高層建筑轉換層的質量,對混凝土的養護措施是必不可少的。在一般情況下,典型的養護就是盡量避免混凝土與空氣接觸,把其內外溫差控制在一定范圍之內。除此之外,還可以通過以下幾點措施來保證轉換層混凝土的質量,如保溫法和蓄水法。所謂的保溫法,就是把薄膜、干麻袋、草袋等此類保溫材料覆蓋在混凝土的表面或者外圍上,使其溫差控制在一定范圍之內。所謂的蓄水法,就是保持混凝土的濕度以避免出現干裂,從而保證混凝土的質量。在一般情況下,保持濕度的蓄水法運作方便,且經濟實惠,多應用于建筑中的偏小、中等性梁式轉換層。
2.3 溫度監控工作
關于監控溫度的研究,除了監測混凝土的內外溫差、相對濕度、降溫速度之外,還需要對水泥水熱化進行相關測試。關于溫度監控工作,科學合理的監控方法尤為重要,至于其規模的問題,則可以以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性及其規模來確認。除了科學的監控方法之外,使用一些簡單的方法來監控溫度也是可以的,不過只有在專業技能強的施工人員操作下才能采用。為了保證轉換層的質量,需要通過進行以上的溫度監控工作來及時了解混凝土狀況以有效開展養護工作。
在開展溫度監控工作時,當監控人員發現轉換層混凝土的溫差接近預警值25 ℃,或者下降到其預警值,即10 ℃時,需要及時采取合理措施來減少其溫差,對此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把固定了測溫原件的鋼筋安置在轉換層的混凝土的表面上,此外,為了保證溫度測量的準確性,還需要讓專業的工作人員管理鋼筋上的測溫元件,避免元件受到磨損;為了使混凝土的溫差保持在一定范圍之內,可以在其表面覆蓋各種保溫材料,使其溫度不會大幅度下降或上升,在采取此措施后問題仍然得不到有效解決的情況下,可以利用碘鎢燈架對混凝土加溫。
關于檢測混凝土溫度工作需要特別注意的是,無論是測溫點還是測溫儀器,都要選擇些代表性強、可靠性高的,比如選擇測溫儀,先進溫度傳感器和手持式溫度測量儀對測量的準確性較為重要,對測溫點的選擇,如只集中分布在某處是沒可比性的,理應分散選擇測溫點,此外,還需要注意測溫點之間的距離,垂直方向必須合理控制在500 mm~800 mm之間,平面則在2.5 m~5 m之間。在此次高樓工程中,因為混凝土轉換板長度、寬度與其厚度相差較大,當其厚度超過兩倍的情況下,需要通過基底傳導、表面輻射和對流進行散熱降溫。由此可見,測溫點的分布形式相似度較高。通過以上的分析,為了有效監控混凝土的溫度變化以保證其質量,得出了以下的測溫點分布方案:對混凝土設置18個轉換層測溫點,1個大氣測溫點。其中在轉換板表面分布6個向上的測溫點,在每個平面測溫點上下和中間分別分布3個測溫點。
通過本文的分析可知,科學先進的轉換層施工技術優化了高層建筑上部負荷結構。但是隨著技術的提高,建筑設計也趨向新穎化,這使高層建筑轉換層的施工難度越來越大。因此,在施工之前需要進行嚴格審核,保證按照設計圖紙以及工作計劃方案進行施工,以確保高層建筑轉換層的質量,此外,還要求施工人員掌握專業的知識以及技能,在轉換層出現問題時也能及時采取有效措施使問題得以解決。
[1] 謝文東,王 晶.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抗震設計的要求及設計方法[J].黑龍江科學,2015(3):94-95.
[2] 鄭育新.高層建筑混凝土柱整體置換混凝土加固施工方法[J].施工技術,2011,40(21):91-93.
[3] 張進南.高層建筑混凝土施工技術探討[J].城市建筑,2014(26):86.
[4] 張小明.淺談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轉換層施工技術[J].建材發展導向(上),2015,13(9):42-43.
[5] 邢 通,陳會萍.淺析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轉換層施工技術研究[J].科教導刊(電子版),2015(10):174.
[6] 莫宏波.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轉換層施工產生裂縫原因及控制的探討[J].四川建材,2009,35(6):38-39.
On construction technique of transfer story of concrete structure in high-rise buildings
Liang Changchun
(Real-EstateDevelopmentCo.,Ltd,TaiyuanChemicalIndustrialGroup,Taiyuan030001,China)
The paper illustrates the construction points for the transfer story construction of the high-rise building concrete structures, and explores the crack controlling measures for the transfer story construction from the concrete strength, maintenance management, and temperature monitoring, so as to identify the quality of the transfer story of the high-rise buildings.
high-rise building, transfer story, concrete structure, support system
1009-6825(2017)13-0090-02
2017-02-25
梁昌春(1976- ),男,工程師
TU974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