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琴
【內容摘要】在新課改的背景下,豐富課堂教學形式、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越來越被人所重視。由于高中物理的知識點具有一定的難度且許多學生對其產生了畏難情緒,因此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成為重中之重。為了能讓學生聽得懂、易理解、會做題,因此在課堂上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全面優化課堂教學。
【關鍵詞】高中物理 多元化 課堂教學
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通常是教師直接告知學生學習的內容,進行知識點的講解,而學生只是被動的接受,“瘋傳的記筆記”、“沒有完全理解”就成了司空見慣的事情,這樣不僅會讓課堂教學效率值低,也會加重學生物理難學的思維。在課堂上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方式,可以很好的起到改善課堂教學的效果。下面以“平拋運動”教學為例,談談我的一些做法。
一、設置情景,實驗導入教學
實驗是物理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實驗不僅可以讓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更加充分,也可以讓學生對抽象的物理知識有一個直觀的認識。通過設置情景,運用實驗導入教學的方法,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從而讓其在實驗中發現問題,此時導入教學,讓學生有一段很好的緩沖時間。
一開始,我先用多媒體,打開一個“飛機投彈”的小游戲,我問,誰能告訴我,當飛機飛到何處的時候,我按下投彈按鈕從而使炮彈能準確的落在那個紅圈位置?同學們很聰明,都回答在未到達紅圈上方之前投彈。此時我將事先準備好的實驗器材拿到講臺上,在做實驗之前,我會提出疑問,有同學還記得剛剛動畫中彈的運動軌跡是什么嗎?有同學回答,像拋物線的軌跡。我為了讓學生能更加清楚的看到其軌跡,實驗時我將一個小球從斜槽(其末端為水平)中滾下來,我通過描點然后將一個平滑的曲線連接起來,學生們就可以很輕松的看出其運動軌跡。我問學生該軌跡是不是一個拋物線?其實該軌跡有自己特有的名字,平拋運動軌跡,此時我就將學生引入到“平拋運動”的章節學習中去。我會問學生,在剛剛的實驗中,有沒有學生注意到實驗中有哪些細節?自己心中有沒有疑問的地方?同學們可以和小組成員之間討論。由于同學都觀察的比較仔細,發現斜槽的底部是水平的,因此提出,為什么斜槽底部是水平的?小球在空中的過程中,沒有外力只有重力作用,因此提出,是不是該運運動是自由落體運動啊?……這時我趁熱打鐵,引導學生更加深入的學習。
這樣,通過設置情景、做實驗,讓學生去思考問題,發現問題,從而可以很順利的導入新的章節學習中去,過渡平滑,學生容易接受,為以后更加深入的學習和研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同時,學生通過實驗,對平拋的運動軌跡能有了一個感性的認識,這樣將會對平拋運動規律的理解有很大的作用。
二、教師引導,小組探析問題
在掌握基礎知識后,學生的求知欲望被激發,主觀上產生了進一步探究的想法。這時,我們就要把握時機,采取適合有效的方式,像小組討論、教師啟發等,一方面能滿足學生深入研究,透徹剖析的愿望;另一方面能活躍課堂氛圍,避免枯燥,為學生高效解題提供環境和條件。
在完成對平拋運動的基本規律和性質的講解后,學生對其都有了初步的掌握,此時我提出疑問,當遇到的問題不是一個完整的平拋軌跡,而只是其中間的一小部分,請問我們之前學的性質和規律還能運用嗎?我們該怎樣處理它呢?我建議大家可以通過小組討論的方式,去探析該問題。為了能讓學生順利的解決該問題,我做出了適當的引導,根據分析平拋運動的方式去分析它,看能否探析出結果?學生們都是比較聰明的,已經很好的領悟到了化曲為直的思想,將曲線運動轉化成水平方向和豎直方向的運動。但是思考到這里會有學生不知道下面該怎么辦了。我會引導學生回想,當處理平拋運動時,將運動轉化后是怎么繼續研究下去的。這時學生就領會了要摸著“平拋運動”這條繩子去解決這個問題。經過學生小組成員之間的探析,得到處理該問題和處理平拋運動是很相似的。此時我做出總結,此類問題叫做類平拋,其是平拋運動的推廣應用,大家在以后的學習中會經常見到。
三、通過例題,提升解題能力
學生通過對基礎知識、拓展知識的學習,已對該章節有一個比較充分的了解,但是學生對該類知識點的題目還不熟悉。因此,我們可以通過例題,讓學生熟悉解決此類題目的方法和步驟,從而提高學生解題能力。
下面我將以這道題目為例,通過分析、講解,讓學生初步了解如何去解題:有A、B兩球,從h=15m處同時拋出,其中A豎直向下,B水平拋出,v0=10m/s,g=10m/s2。求當A落地時,A、B之間的距離為多少?當例題給出時,我會給學生三分鐘左右的思考時間,然后我再進行講解,通過審題可知,本題要求的是當A落地時兩球之間的距離,因此就要先求出A在空中多長時間。由題意可知,A為自由落體運動,因此得h=v0t+ gt2,解得:t=1s。再分析在t=1s時,B的位置。由題意得,B做的是平拋運動,根據其運動規律得,x=v0t和y= gt2,解得,x=10m,y= 5m,距離為l= = 14.1m。
由例題可知,在解決平拋問題時,要從水平和豎直方向入手,然后根據其知識點,即可輕松解題。但需要注意的是,給出的題例要具有代表性,最好是理論聯系實踐的好題,這樣既能鞏固知識點,也能讓學生領會到解題的精髓。
綜上所述,通過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可以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探索問題的能力,從而極大的優化物理課堂教學。
(作者單位:江蘇省海門市四甲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