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據相關資料顯示,我國目前有植物人10萬人左右,植物人的大量存在不僅僅會涉及自身的利益,更會涉及家庭的利益。植物人喪失對自身及周圍環境的認知能力,這樣的情況可能是短暫的,也可能是永久性的。鑒于植物人的這種特殊性,在現實生活中可能會面臨很多問題:比如能不能對植物人終止治療,植物人請求離婚或者被訴離婚問題如何解決,植物人是否可以生育以及對待生育權女性植物人是否有決定權等等。本文將以女性植物人為切入點,運用理論聯系實際的研究方法,對女性植物人生育權問題進行探討。
關鍵詞:植物人;生育權;女性權益;胎兒利益
中圖分類號:R-0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4379-(2017)08-0199-02
作者簡介:陳倩倩,上海師范大學法政學院,2016級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法律(非法學)。
一、問題的提出
近幾年以來,由于醫療事故、交通事故等導致的植物人數量逐漸增多,植物人所帶來的一系列問題引起了社會上越來越多人的關注。也許我們都知道,植物人主要是因為腦部受到傷害從而喪失了意識活動,但是仍然有呼吸和心跳的患者[1],在醫學上是一種特殊的生命存在形式。如果婚姻中女方成為了植物人,而其又懷有身孕,腹中的胎兒應該怎么處理?應該由誰決定應該怎么做?考慮到植物人自身的特殊性,目前理論上對于植物人胎兒以不出生為原則,但是在實踐中的做法卻各有不同。如何解決植物人生育權的問題,更好的保護植物人切身利益,尤其是保護作為弱勢群體的女性植物人,成為本文的研究目的。對于植物人生育問題,我認為應當賦予女性植物人生育優先決定權,給予女性更多的尊重。
二、生育權的內涵及原則
(一)生育權的含義
對于生育權,我國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法》以及《婚姻法》中有所表述。本文采用了遼寧紫泰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鄭衛東的觀點:生育權是指自然人與生俱來的一項基本權利,依法決定是否生育子女,以及如何生育子女的一種資格或自由。[2]生育權概念的表述可能各有不同,但是就目前來看基本上對生育權的內涵達成一致看法,即所有自然人都平等的享有的生育子女的權利和自由。
(二)生育權的性質[3]
以往談到生育問題,想到的就是生育是為了傳宗接代。到了今天而言,生育行為不僅僅是為了傳宗接代,而是具有了個人利益性。
生育權是基本人權,是人得以為人的基本人權,是一種自主決定權,是人類生命的延續。生育權是一種自由權,每個人都享有生育子女的自由以及不生育子女的自由。我們每個人都有權決定生育子女的時間及個數或者是決定在某個年齡階段生育子女的自由。生育權是人格權,正如德國學者拉倫次所說“人格權是一種受尊重權,通過人格權所保護的東西就是人本身的生存。”[4]生育權是我們與生俱來的權利,就生育的自然特征來說,生育和婚姻沒有什么必然的聯系。任何人都享有生育權,不論性別亦不論婚否。把生育權界定為基本人格權,能夠更好的保障生育權權益的實現。
(三)女性生育權優先原則
女性生育權優先原則是指在女性懷孕后,就生育或是墮胎的最終決定權應該優先由女性享有。[5]女性在整個生育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既是生育行為的主要承擔者,又是身體痛苦的主要承受者,其對生育的付出遠遠超過男性,由此我認為女性應該優先享有生育的決定權。另外女性的繁衍生育是社會繁榮進步的延續,所以更應該通過給予女性優先的生育權從而達到保障女性權利的目的。懷孕的植物人女性承擔著比正常女性更大的痛苦,腹中的胎兒是她最大的期盼,理應給予植物人女性優先的生育決定權,這是對植物人特殊的人情關懷,也能夠體現出對弱勢群體的照顧。
三、植物人的生育權利
(一)植物人生育的倫理爭議
對于植物人生育問題,我是持肯定態度。如果植物人的身體狀況能夠保證腹中的胎兒存活及出生不受太大的影響,個人還是支持植物人生育。國內外都有這樣的病例,在植物人母親完全失去知覺和意識的情況下,生出來的寶寶依然正常健康。例如美國的蘇珊案件[6]。這樣的行為引發了人們的熱議,一種觀點認為:女性不是生育機器,讓植物人母親生育子女,這是一種不負責任又很殘忍的做法,可以說丈夫是自私的,雖然孩子出生了,但是并不能保證在沒有母愛的環境下孩子能健康成長。因此,很多人持反對意見。另外一種觀點認為:孩子是母親生命的延續,作為母親不管自己變成了什么樣子,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順利出生。[7]我個人比較支持后一種觀點,孩子是母親的希望,母親期待自己孩子的出生成長,對于有意識的植物人母親來說,孩子的出生是對她最大的安慰。從另外一個方面來看,現在的獨生子女家庭很多,一方成為植物人,受到傷害的是兩方的家庭。如果懷孕女性成為植物人,可能會面臨生育甚至離婚的問題,而此時最痛苦的可能是女方父母,如果選擇生育孩子,是對植物人父母最好的安慰。另外,從胎兒利益保護角度來看。涉及胎兒利益的,應當將胎兒視為法律上的民事主體,賦予其民事權利能力。植物人母親是由于外力作用下受到了傷害,此時胎兒在母體中也會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傷,此時胎兒出生后可以作為獨立的民事主體提出侵害賠償。從這個角度看,也應當支持植物人女子出生。胎兒具有生命權,我們也應當尊重,不能輕易選擇墮胎等方式結束胎兒的生命。
(二)植物人生育的立法缺失
我國現行的法律沒有對植物人的生育權做出明確的規定,這是我們對于植物人生育問題在立法上的缺失。現實情況下,植物人的生育糾紛主要有兩種情形,一是婚后懷孕,二是未婚先孕,一方成為植物人后關于胎兒出生問題的爭議,這個問題相對來說更為復雜。植物人生育權與胎兒生命權是一個復雜的問題,應該參照《婚姻法》的有關規定將植物人生育問題納入立法層面。
(三)植物人生育的原則
對于生育問題通常會涉及三方利益,胎兒的利益,胎兒父親的利益以及胎兒母親的利益。一句傳宗接代涉及的不僅僅是出生的問題,還關系到撫養、繼承等關系問題。如果有充分的醫學保證同時胎兒父母雙方同意胎兒出生,這是最好的結局。考慮到植物人的自身及家庭,對于生育問題一般不會那么容易解決。前面已經談到生育權是一種人格權,當夫妻雙方對于生育權問題不能達成共識時,法律也不能要求甚至強迫任何一方生育或不生育。我認為,如果雙方不能達成合意,我們應從保護弱勢方女性的權益出發,遵從女性生育權優先原則,將生育決定權賦予女方,以妻子意愿優先為原則。因此,賦予植物人女性生育權優先決定權,既是對生育主體婦女的人文關懷和特殊保護,也會在一定程度上體現著法律公平公正。
四、總結
西蒙·波伏娃說:“婦女只有在工作中才能最大程度地縮小與男性的差距,也只有工作才能讓她們真正地自由。”[8]中國對女性的要求是要與男性共同支撐整個社會的進步與發展,女性的生育繁衍后代是社會繁榮進步的重要延續。一個文明進步的社會,應該對女性的生育權賦予更多的尊重與體貼,當然這對于植物人女性同樣適用。基于植物人特殊的生命狀態,法律應立足于保護當事人最大利益,維護植物人自主決定權。對于女性植物人生育問題上,我們應該給予女性更好的保護,賦予其生育決定權。
[參考文獻]
[1]邢坤,申雨.論植物人的法律人格及補正[J].法制與社會,2015.6(下).
[2]鄭衛東.生育權沖突,妻子意愿優先[J].當代工人,2014.
[3]王麗娟.生育權的權利屬性及其侵權認定[J].2016.1(下).
[4][德]卡爾·拉倫次.德國民法通論[M].王曉曄譯.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282.
[5]趙娜.關于生育權的法律思考[J].法制園地,2016.09(上).
[6]蘇珊案件.
[7]楊立新,張莉.論植物人的權利行使和保護[J].法學論壇,2006.
[8]徐瑩.女性生育權應被賦予更多尊重[J].20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