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寶泉
隨著2015年山東省高考英語實施全國新課標卷,對高考英語復習提出了新的目標和要求。單選題徹底退出了歷史舞臺,命題更加注重知識的應用,突出“活學活用”,體現“突出語篇,強調語用,重在交流”的命題導向。試題更加突出由“知識立意”向“能力立意”的轉變。
突出語篇強調語用重在交流知識立意能力立意在全國課程改革的形勢下,我省的課程改革也在有序的進行著,我們的高三復習不再是對課本基礎知識簡單重復的過程,而主要是讓學生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近兩年在我校翻轉課堂的推動下,我們在英語教學方面進行了大膽改革創新。
一、研究《課標》和《考綱》,確定翻轉課堂下的英語復習策略
以課標和考綱為導向,認真研究近三年新課標英語高考試題,了解命題原則,探索命題特點,確定了“打破輪次,三輪并進,有所側重;以詞匯為基礎,以語篇為中心,以單元復習為主線,強化新題型訓練;語法復習貫穿于一輪,聽力貫穿始終”的復習策略,做到科學備考;落實翻轉課堂兩段四步十環節要求,充分融合現代信息技術,利用微課,讓各層次的學生按自己的進度學習。
二、注重集體備課和個人教學設計。
集體備課。充分發揮備課組的團隊協作精神和集體的智慧,牢固樹立協作意識。在學案集體編寫的基礎上,先在四個集備小組內進行討論,各自提出修改、使用的建議,然后通過集體備課再共同討論學案的再修改和使用以及微課的錄制。
個人教學設計。不再是知識點的羅列和重復而是注重備學生,備疑點,備活動,備學生可能出現的問題及改進措施。設計每一個自學質疑和訓練展示環節,提高課堂效率,注重設計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質疑和教師的疑難突破、點撥和歸納。側重學生學習任務和活動的設計,驅動學生回憶、思考、訓練,使零散的知識系統化、網絡化,突出重點,注重落實,強化能力訓練。
三、學案的編制
學案的編制是以課程為依據,我們每周的課程為6+6模式,即6節自學質疑+6節訓練展示。我們的復習模式為:
1.每周兩個單元(一個單位),一節知識梳理課,學生對基礎知識進行梳理、識記、掌握;一節知識訓練展示課,結合高考題型對重要考點及難點進行習題訓練,設語法填空、改錯、一句多譯、能力提升四個題型,使基礎知識語境化語言運用語篇化。
2.每周1個語法項目,設自學質疑案+訓練展示案,注重語法在語篇中的應用。
3.每周設語篇訓練2節,新題型1節,訓練展示案3個,集中進行強化限時訓練,注重方法指導,旨在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能力。
四、課堂
高效課堂是成績的保證,我們的課堂依照學案分為自學質疑課和訓練展示課。在自學質疑課上,學生對基礎知識進行梳理,通過微課解決疑點,難點,學生可以多次反復觀看,避免了老師講一次學生仍然跟不上的現象。在訓練展示課上,學生通過訓練展示,提高綜合分析能力和運用語言知識的能力。總之,英語的高效課堂必須抓好五關。
1.詞匯關。依據《考試大綱》要求學生能夠熟練掌握3300個單詞和400~500個習慣用語或固定搭配,并能運用這些詞語進行理解和表達。
(1)以單元為單位,以教材文本的閱讀為依托,在閱讀中記憶掌握,兼顧詞匯記憶指導。
(2)對單詞的構詞法以及熟詞生義、一詞多義進行整理,并印刷裝訂成冊,讓學生熟記并在閱讀中運用。
(3)關于高頻詞:讓學生能夠準確運用高頻詞匯進行表達,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
(4)關于詞匯的檢測:通過iPad的詞匯檢測功能讓學生對詞匯反復記憶,自我檢測,把游戲的闖關功能運用到詞匯闖關中,讓學生在闖關中體驗成就感。
2.聽力關。針對今年高考聽力題材廣泛,材料難度上升,詞匯量較大,干擾信息多,而語速又有所加快的現象,加大對聽力的研究。
(1)保證聽力的輸入量。每周保證5次,晚3次,早2次,老師提前組織學生,確保聽力效果。
(2)設置聽力預測課。聽前對學生進行聽力指導,讓學生掌握聽力一半靠聽,一半靠讀的原則,根據話題詞匯教會學生聽前進行聽力預測,要避免以往只聽而不指導的弊病,每次聽完,老師要調研反饋,對疑難問題要反復聽,有針對性的重點指導,重點突破。
(3)按話題進行分類整理并歸納相關詞匯,讓學生分話題掌握詞匯,熟悉語境。
(4)通過ipad把不同階梯的聽力上傳平臺,讓學生在課余時間到平臺上自己反復聽,反復練,并設置闖關等級ABC,利用評分系統進行自我檢測,逐步升級。
3.語法關。語法復習不可突擊,宜放長線,點滴推進,融語法復習于單元復習中。
(1)在學生熟悉語法規則的基礎上,注重語法在語篇中的應用。將語法訓練融于語法填空、改錯以及語篇理解中。
(2)針對語法中的知識重點、難點、易混點、學生的盲點都錄制相關微課,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掌握情況選擇他們的疑惑點,有針對性的觀看學習。
4.閱讀關。高考完形和閱讀的特點是體現時代特色,內容多樣,源于生活,充滿正能量,體現人文關懷和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題材豐富,涉及學校生活、人際關系、語言學習、社會文化、科普知識等各個方面。因此完形填空的訓練著力點重在語篇分析,上下文分析,生活常識與背景等方面,我們通過盲填的形式,對完型進行方法指導;閱讀理解加強命題方式探究,培養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運用猜詞、推理、略讀、細讀、分析主從句等閱讀技巧,獲取所需信息,得到合乎邏輯的結論。
(1)在每周的單元復習中,穿插語篇訓練和新題型訓練。語篇訓練包括兩篇閱讀,一篇完形。新題型包括一篇七選五,兩篇語法填空和兩篇改錯。當堂進行限時強化訓練,老師分工錄制相關微課,學生完成后可根據自己的錯題情況有針對性的觀看學習。
(2)每周安排2節閱讀課,讀一期報紙和老師精心挑選的新聞性、實效性、趣味性強的閱讀材料,采用精讀與泛讀相結合的方式,讓學生走進生活,了解社會新動向,在享受閱讀過程中培養持久的閱讀毅力,開闊學生視野,提高英文素養。
5.寫作關。著重訓練學生遣詞造句的能力,借助對基礎知識的復習提高詞匯運用能力,借助專項話題訓練提高綜合表達能力,背誦名篇時文,以讀促寫。
(1)微寫作。貫穿于單元復習的訓練展示中,讓學生能夠準確運用高頻詞匯進行小短文的表達,注重訓練學生同義不同形式的表達方式。
(2)話題寫作。在文本閱讀中提煉本單元的主題,學會運用高級句式,進行話題寫作,依據情景活用所學,提升學生語言生成與表達能力。
(3)注重作文的批、改。①小組內合作互批,小組展示點評,將作文寫作訓練與改錯題型相結合。②將白板展示與展示臺展示相結合,注重書寫的規范指導。
③利用創宏平臺、藍牙技術隨機抽檢目標生、邊緣生的習作上傳進行原生態展示即時點評、修改,提升句式。
五、精選習題,有效訓練
結合高考考點,針對學生的學習現狀,精選學生熟悉并能有效推動新課程實施的高質量的試題,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避免在復習課本知識和培養能力之間顧此失彼。在此基礎上,通過科學系統的訓練,提高英語應用能力,從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總之,一輪復習對學生至關重要,安排得當它可以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有利于學生在扎實掌握基礎知識的同時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實現良性循環,達到提高復習課質量的目的,只要功夫到家,就一定會取得令人滿意的結果。
參考文獻:
[1]李霞平.重視英語試卷講評課的課堂效率.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07,(06).
[2]魏恒健.高中英語講評課的探索與實踐.英語老師,2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