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春雷++韋玉璽
近幾年,我國信息技術得到了快速發展,當前已經普遍應用于社會各個領域當中。語文教學也不例外,在語文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可以推動語文教學改革的順利進行。主要論述了信息技術手段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信息技術語文教學應用在語文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可以實現語文教學的現代化,同時推動語文教學的現代化發展,有利于教師教學與學生掌握語文知識?,F代信息技術不但可以廣泛應用于教師教學當中,而且也可以幫助學生學好語文,將會使學生受益終生。
一、應用信息技術,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
在過去較長時期內,讀課文時通常都是教師先讀,然后學生再自讀,如果能夠使用一臺錄音機則會使很多學生感到新奇。隨著網絡的出現,在網絡中可以選擇多種朗讀方法,同時也可以找到伴隨有視頻畫面的朗讀,如果在教學中需要隨時可以下載。這種方法得到了學生的普遍認可,同時提高了學生的朗讀興趣,可以輕松的聽讀與自讀中掌握讀的方法。另外,在教師的指導下很多學生可以利用電腦中的錄音機錄下自己的朗讀,再播放給自己聽,可以找到自己讀得不標準的地方,再修改再讀再錄音再聽,可以達到自己的滿意,學生自己對自己的讀進行評價,可以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自然可以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如在學習《安塞腰鼓》這課時,朗讀的重點是突出安塞腰鼓表達的生命力量,要表現安塞腰鼓氣壯山河的氣勢。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當中的音頻與視頻相結合的做法,為學生創設了教學情景,增加了學生的情感體驗,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有了多媒體技術的幫助,給語文教師的朗讀教學帶來了豐富的方法,在課堂上每一個學生都可以成為朗讀高手。
二、應用信息技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人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生對某一事物產生了好奇心才能積極投入到研究當中,信息技術充分融入了聲音、圖像、視頻、動畫、文字等各種手段,可以幫助教師創設教學情境,將學生置于情境當中,會使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在學習《走進麗江》時,筆者首先將麗江美麗的風景呈現在屏幕上,學生很快被眼前的景色所吸引,對后面的學習會充滿著好奇心,再結合畫外音課文的朗讀,則會使學生感覺麗江就在眼前,增加了自己的情感體驗,很多學生還會跟著朗讀,適時穿插教師的講解,更有利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這種學習方法與傳統教學模式不同,將學生作為學習活動的主體,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從而喜歡上語文課的學習。
三、應用信息技術,使教學活動變得豐富多彩
在語文教學中應用多媒體技術可以拓展教學內容,可以將課文內容形象、直觀的搬到屏幕上,增加學生的直接感知,有利于幫助學生迅速理解學習內容。如在學習《富饒的西沙群島》時,很多學生對美麗的海島并不熟悉,筆者首先利用多媒體播放《美麗的西沙》紀錄片,讓學生感受西沙群島的位置與美麗風景。然后播放背景音樂,結合課文的朗讀錄音,學生會結合看到的美麗風景感受作者描寫的西沙群島景色,產生一種如臨其境的感覺,從而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再讓學生反復朗讀課題,感受“富饒”二字的含義,進一步理解全文想要表現哪些內容,利用這種方法引導學生思考,不但可以幫助學生順利理解課文內容,而且也可以感受到學習語文的樂趣。
當前,語文課文中也存在一些不易于理解的內容,如果結合多媒體的應用,則可以突破難點解決重點,將不易于理解的文字或內容轉變為形象具體的事物呈現在學生面前,可以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同時參與學習活動,如在學習《開國大典》時,由于課文內容較多,學生也不能體會到當時的社會情景,不能理解當時人們當家作主的歡樂。因此,筆者在講解此文時詳細講解一些重點段,利用多媒體播放開國大典當時的情景,反復讓學生傾聽毛主席那濃重的鄉音,多次播放當時熱烈的場景,這些情景會感染到很多學生,學生會真正感覺到新中國的來之不易,在輕松的學習中就可以突破教學難點。
四、應用信息技術,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在語文學習中,很多學生都感到寫作文非常困難,有的學生不具備認真觀察的習慣,因此在寫作文時感到無從下手,有的學生雖然寫了很多但抓不住重點。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教師首先要鼓勵學生深入生活,幫助學生養成認真觀察與積極練筆的習慣??梢岳弥谱鞫嗝襟w課件幫助學生在課堂上觀察,如可以制作動物的動畫,也可以截取一段電影,在播放過程中有聲音、有具體事物、有動作、有生活特點、有當時情景,教給學生觀察的方法,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的感受,再進行寫作時就會知無不言。這時可以安排學生寫作課件中的一種小動物,再次播放課件,學生就會依據教師的引導認真觀察,在寫作時組合自己和當時同學們的發言,就會感覺有很多內容可寫,同時也可以做到生動形象,應用這種學習模式可以幫助學生相互學習共同提高。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想象力在語文學習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只有具備較高的想象力才能推動世界的進步與發展,才能提高自己的語文知識水平?!睂W生還沒有進入社會,本身思想并不復雜,他們有著豐富的想象力,但還離不開教師的適當引導,才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教師要善于利用各種手段讓學生真正感受到美的存在,鼓勵學生展開自己的想象去體驗美與欣賞美,才能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教師還需為學生及時創設各種教學情境,其中多媒體就是一種最好的選擇。
五、應用信息技術,使語文學習充滿吸引力
在語文教學中引入信息技術手段,可以提高學習效率,充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創造一個輕松、民主、平等、和諧的課堂環境。此年齡段的學生還沒有接觸社會,在思考問題時還主要以形象思維為主,喜歡觀察生動直觀的事物,只有進一步發展學生的形象思維才能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如在學習《鳥的天堂》時,雖然作者在描寫榕樹時應用了大量篇幅與文字,如樹葉多么綠、好像中間有一個生命一樣等,但學生本身沒有這種感受,不能真正理解作者的用意。筆者利用制作課件,再現當時的情景,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將學生置于情景當中,親身感受美麗的情景,可以幫助學生領悟課文內容。在音樂的配合下朗讀課文,學生可以真正理解《鳥的天堂》的總體思路,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再次播放課件,鼓勵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利用課余時間上網查找有關資料,開展小組交流討論,有利于學生開展自主研究。在學生自己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過程中,不同學生會有不同的表現,達到了學生個性化發展的目的,給每一個學生創造了表現自己的舞臺,可以進一步發展他們的特長,提高了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在語文課堂改革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利于提高學習效率。
總之,在當前語文教學中引入信息技術手段,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但還需廣大一線教師共同努力、積極探索,信息技術才能發揮更大的作用。只有借助信息技術的幫助,教育教學改革才能順利進行,我國教育事業才能得到飛速發展。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應該重視應用信息技術,幫助學生實現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馬靜.巧預設,妙生成的課堂最精彩[J].西部素質教育,2016,(22).
[2]鄧河.淺談多媒體信息技術對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4,(17).
[3]康麗彬.多媒體教學在語文課堂的有效應用[J].文學教育,2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