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計劃生育作為一項基本國策,主要內容及目的是:提倡晚婚、晚育,少生、優生,從而有計劃地控制人口。用工單位在計劃生育政策背景下對“超生”員工給予“開除”的行為層出不窮,所謂“開除”即解除用工單位與勞動者之間的勞動關系,而勞動關系應受《勞動法》與《勞動合同法》的直接調整,即使在計劃生育的政策背景下,“用工單位開除超生員工”行為是否也應當符合專門調整勞動關系的上位法規定呢?因此對于該行為的合法性是值得討論的。
關鍵詞:用工單位;超生開除;合法性
中圖分類號:D922.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4379-(2017)08-0267-01
作者簡介:張晨曦(1995-),土家族,貴州貴陽人,貴州大學法學院,2014級法學專業學生。
本文對于“用工單位開除超生員工”的行為的合法性問題探討,將通過分析“用工單位超生即開除”行為在《勞動合同法》的合法性、各地計生條例規定的合法性、對我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法》立法目的理解逐步探討。
一、“用工單位開除超生員工”行為在《勞動合同法》的合法性判斷
雖然我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二條只規定了,女職工在孕期、產期、哺乳期的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條、第四十一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未規定對于三十九條的適用,對于此時出現的法律“空白”情形的解決,我們應當還要去判斷,其是否符合《勞動合同法》的立法本意,若對超生的女職工即開除,顯然是違背了《勞動合同法》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的立法宗旨,無論是第幾次生育,這是勞動者自己的權利,勞動者享有的基本人權,用人單位無權干預,以勞動者的生育權作為其與勞動者間勞動關系的消滅事實理由,是不符合《勞動合同法》的立法宗旨和民法中的公序良俗原則的要求。因此無論是情形一還是二,“用工單位開除超生員工”的行為都是不合法的。
二、各地計生條例規定的合法性
各地區的計劃生育條例的法律位階我們應當認定其是一種地方性法規,《勞動合同法》和《人口與計劃生育法》都是其上位法。根據《計劃生育法》第十八條我國對于計劃生育的態度應是倡導的,同時《人口與計劃生育法》第四十一條,第四十二條的規定“不符合本法第十八條規定生育子女的公民,應當依法繳納社會撫養費?!薄鞍凑毡痉ǖ谒氖粭l規定繳納社會撫養費的人員,是國家工作人員的,還應當依法給予行政處分;其他人員還應當由其所在單位或者組織給予紀律處分?!倍贾灰幎耸紫忍岢橇⒎ǖ拇蟊尘?,若公民違法了法律規定生育子女,只是應繳納社會撫養費和是公家工作人員的應給予相關的處分,但是并沒有規定用工單位可以因為“超生”即給予勞動者辭退的規定。違背了上位法應當認定為無效,綜上各地方生計條例的合法性應該給予否定的態度。
三、我國計劃生育政策的理解
我國計劃生育政策作為寫入憲法的一項基本國策,我國《憲法》第四十九條規定了“夫妻雙方有實行計劃生育的義務”同時根據我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法》,作為目前我國規范計劃生育政策最高層級的法律,該法第二條明確了計生工作的措施和手段“國家依靠宣傳教育、科學技術進步、綜合服務、建立健全獎勵和社會保障制度,開展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睆脑摋l可以看出,計劃生育政策是在特殊國情背景下的一種極為特殊的政策,國家采取了非常審慎的措施推進,是一種倡導性、鼓勵性的立法,主要通過倡導和鼓勵的方式為計劃生育政策的向導,并不是一種強制禁止和禁止性規定,國家公權力不采用嚴厲的懲罰方式。若各地方立法機關為實施計劃生育而盲目的解讀計劃生育政策的基本理念和要求,任意的限制公民的基本人權和勞動權,這是與《憲法》相違背的,顯然應到受到絕對的排除。公民在兼有維護社會穩定的義務時,其自身與生俱來的權利也應到受到保障。
四、結語
對于“用工單位開除超生員”工行為的合法性的討論,通過判斷行為實質內容調整的是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的勞動關系與公民的勞動權并不符合《勞動合同法》相關規定和立法宗旨而不具有合法性,其次通過探討“用工單位開除超生員工”行為背后的處罰依據即各地方計生條例的合法性,在各地方計生條例違反了法律的上下位階秩序和法律保留原則的基礎上,這樣的條例當然不能肯定該行為的合法性。最后通過對計劃生育政策的大致探討,對于其本身含義和政策宗旨的追尋,我們顯然可以看到各地方立法機關制定出例如“用工單位應當開除超生員工”的行為是不符合計劃生育政策的政策宗旨的,不僅侵犯了公民具有的基本本權利勞動權,還侵犯了公民應有的生育權,這是與人權保護相違背的。綜上“用工單位開除超生員工”的行為是違法的。
[參考文獻]
[1]許建宇.勞動權的位階與權利(力)[J].浙江大學學報,2005.1.
[2]周毅.論勞動權及其法制保障[D].吉林大學,2008(04).
[3]付翠英,李建紅.生育權本質論點梳理與分析[J].法學雜志,2008.
[4]孟亞生.超生該不該丟飯碗[N].檢察日報,2015-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