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剛
馬建新的兒子馬冬在外面讀大學,臨近畢業時回了趟家。馬冬在學校談戀愛了,他想把這事告訴父親,征求一下父親的意見。
馬建新聽后眉頭一皺,接著就是沉默不語。馬冬心情一下低落許多,這也是在他的預料之中,按照家鄉的風俗,結婚要準備三樣東西:票子、房子、車子,而他們家住的仍舊是磚瓦房,這些年為了供馬冬讀書,家里早已沒什么存款,至于車子那還是很遙遠的事。
困難真實地擺在眼前,馬冬已經考慮好了,若是父親不答應,他就和女朋友陳巖分手。正要開口時,馬建新忽然眼睛一亮說:“你外婆在鎮上有一處老宅,我花錢找人翻修了一下,你只管把女朋友帶回家,以后你們倆就住在里面。”
在馬冬很小的時候,母親為救落水的外婆母女不幸雙雙身亡,之后外婆家就沒親人了,他對外婆家早就沒了印象。沒想到外婆還有一套老宅,這樣他就可以和陳巖繼續戀愛了。
沒過多久,馬冬就把陳巖帶回家來,馬建新把老宅的鑰匙給了馬冬,自己也跟著搬過去住,買菜燒飯可少不了他。
陳巖生活在北方,對江南水鄉一直很向往。自從跨進老宅,左看看右瞧瞧,感覺處處新奇得很。馬冬給她量身定做了一套藍印花布衫,穿在身上儼然就像個水鄉姑娘。陳巖就這樣在老宅住下了。
第二天,陳巖還在睡夢中,忽然聽到有笛聲傳來,披上衣服匆匆來到天井,一看是馬冬爸正在吹笛。馬冬爸吹笛子很投入,絲毫沒有察覺身旁的陳巖,倒是隨后趕來的馬冬不快地說:“爸,你一大清早吹什么笛呀,我們都被你吵醒了。”
馬冬還想繼續說下去,被陳巖一把拉住,陳巖把手表伸到他面前:“你看,都七點多了,是該起床了。叔叔,你繼續吹吧,反正我們醒了,我也喜歡聽這笛聲。”兩人返回里屋后,馬冬跟陳巖講了一些關于老爸的往事。馬冬爸原是一名笛師,年輕那會兒在草臺班子吹笛子,后來聽戲的人漸漸少了,他就改行做了其他工作,但閑下來時仍不忘吹上幾曲。
這天,陳巖聽到笛聲就醒了,她躺在床上細細聆聽,笛聲高亢悠揚,同時凄涼低回,像是在訴說一段心情故事。令人費解的是,馬冬爸每天只吹同樣的曲子,陳巖問馬冬,馬冬說他也不知道,但陳巖喜歡聽。
一晃,幾天的假期結束了,馬冬和陳巖回學校,馬建新也從老宅搬回了鄉下。
一天,馬建新接到馬冬的電話,馬冬興奮地告訴他,陳巖打算跟他回鄉下找工作。馬建新聽后勸他們還是在城里找工作好,說回鄉下找工作那是大材小用。馬冬只好如實相告,是陳巖喜歡上了老宅,她想過一種樸實簡單的生活。馬建新馬上沉默了,馬冬以為是電話斷了,連喊了幾聲爸。過了好久,馬建新這才應聲,聽到馬建新用嚴肅的口氣說,回來可以,但有個條件,造喜。馬冬沒聽明白,追問了一句,什么是造喜。馬建新說,回家后再告訴他。
馬冬帶著陳巖直接回到老宅,陳巖進屋放下東西,馬建新就把馬冬拉到自己的房里。馬冬跟在馬建新后面直嘀咕,有什么事非要在屋里說。進到屋后,馬建新把門窗關上,馬冬見了忍不住問道:“爸,究竟什么事,搞得神秘兮兮的。”“你不是想知道什么叫造喜嗎?”于是馬建新給馬冬講了他和馬冬媽戀愛的事。
當年,馬建新和馬冬媽談對象,媒人捎話給馬建新,女方家要求馬建新蓋好樓板房,還要準備好冰箱、洗衣機、電視機等時下流行的電器,否則就不同意這門婚事。要知道馬建新家并不富裕,東拼西湊也沒有這么多錢,況且他的第一個對象就是因為家里窮才黃掉的,這次說什么也不能再重蹈覆轍了。馬建新想到了一個辦法,他連哄帶騙跟馬冬媽把好事做了。不久,馬冬媽就懷了孕,女方家沒辦法,只好同意兩人盡快把婚事辦了。“我還以為是什么造喜,這叫生米煮成熟飯,都什么年代了,還興這個?”馬冬覺得非常好笑,繼而變得認真起來,“陳巖是個傳統女孩,這事她是不會同意的。況且我們剛畢業,工作還沒落實,哪有結婚生小孩的心思。”
馬建新幽幽地說:“我是怕陳巖以后會變心,不同意跟你結婚。”馬冬聽了有些不高興:“我和陳巖相處得挺好,她喜歡這老宅,喜歡這里的生活,等我們找到工作后,賺了錢就能買車,到時還會有很多的存款。”
馬建新見勸說不動馬冬,只好把真相告訴他。原來,這所老宅并不是馬冬外婆的,而是他向別人臨時借的,借他的人是一位昆曲花旦演員,名叫朱琳,以前和馬建新一起搭臺演過戲,后來成了名后經常跑外地演出。本想借老宅暫時蒙混過關,誰料陳巖竟然喜歡上了這所老宅,馬建新擔心事情穿幫后,陳巖會離開馬冬,這才想到故伎重演,讓馬冬和陳巖造喜,他認為女方一旦有喜,事情就好辦了。馬冬聽了心里直犯難,父親說得也有道理,如果陳巖知道老宅不是馬家的,說不定真會離他而去。但如果做了違背陳巖意愿的事,事后她知道了真相,憑她的性格,十有八九會憤然離去。
第二天,馬建新熬好粥后如往常一樣開始吹笛子,不大一會兒,陳巖走了過來。馬建新愣了一下,問道:“小巖,干嘛不多睡會兒?”陳巖疑惑地說:“叔叔,今天的笛聲聽著不對勁,有些雜亂無章,我在床上實在聽不下去,就起來想問問你,是不是有什么心事?”說話間,馬冬也來到天井。馬建新神色復雜,他說:“小巖,別瞎想了,叔叔沒什么心事。”
“他在騙人。”只聽有人哈哈大笑,隨后大門打開了,走進來一位五十歲左右的女人,女人一進門就沖馬建新說:“馬建新,你在孩子面前還想騙多久?”馬建新一驚,慌忙從椅子上站起來,囁嚅著說:“不是說好這次要出去一年,怎么沒幾天就回來了?”這時,陳巖迎了上去,問那女人:“你就是朱琳阿姨吧?”女人笑著點了點頭。陳巖追問她:“你是來趕我們走的吧?”朱琳笑著搖了搖頭。其實,就在昨天晚上,馬冬心想陳巖遲早會知道老宅的事,晚知道不如早知道,干脆就告訴了陳巖。真相被揭穿,馬建新惶恐不安,把臉轉向一邊不吭聲,他埋怨朱琳回來得太突然,讓他一點準備都沒有,在孩子面前都抬不起頭了。
本來這次朱琳計劃在國外為期一年的教學,可主辦國發生了騷亂,出于安全考慮,被迫取消了教學計劃。在回來的飛機上,朱琳決定還是先回老宅,她想了卻一樁心事。
當年,年輕時的朱琳和馬建新是一對戀人,可朱琳父母不同意她嫁給馬建新,原因無外乎嫌馬建新家窮,連件像樣的聘禮都拿不出來。父母把朱琳關在家里,名義上是限制她跟馬建新往來,其實也是在試探馬建新,為了真愛會不會奮不顧身地來找她。可令人失望的是馬建新最終沒來,隨后就傳出馬建新結婚生子的消息。這次,馬建新為了兒子的婚姻大事,拉下老臉來向她借房子,朱琳同意了,但作為條件馬建新必須每天吹一曲《思凡》,以解當年的恨氣。
“你不必再每天吹笛子了。”朱琳對馬建新說,“我已經想通了,不能讓下一代因為房子的事散了。如果孩子們愿意就先住在這里,我也好有個伴。或者我借錢給他們,讓他們去買新房住,什么時候有錢就什么時候還我。”
馬建新聽了馬上轉憂為喜,他把目光轉向孩子們。陳巖心領神會,她拉著馬冬的手說:“謝謝你,朱琳阿姨,我和馬冬已經商量好了,我們決定搬鄉下住。”陳巖頓了一下接著說,“可是我還是喜歡這所老宅,喜歡這里的粉墻黛瓦,幽蘭曲韻,要是朱琳阿姨在家,我和馬冬就過來陪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