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偉 祝 巍 柴成源
(1.江西現代職業技術學院建筑工程學院,江西 南昌 330095; 2.南昌市國土資源局,江西 南昌 330038; 3.中鐵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北京 100040)
?
基于ANSYS車輪—鋼軌接頭夾板接觸三維有限元分析
王 偉1祝 巍2柴成源3
(1.江西現代職業技術學院建筑工程學院,江西 南昌 330095; 2.南昌市國土資源局,江西 南昌 330038; 3.中鐵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北京 100040)
利用ANSYS軟件,建立了三維模型,研究了車輪經過軌縫時準靜載作用下接頭夾板的應力分布情況,并探討了軌縫寬度對夾板應力分布的影響,為輪軌接頭破壞機理及日后改進方案提供了依據。
鋼軌接頭,ANSYS,接觸力學,應力
鋼軌接頭、小半徑曲線和道岔是鐵路線路的三大薄弱環節,其中鋼軌接頭處是由夾板和螺栓連接的,這種結構連接在一定程度上破壞了鋼軌的連續性,雖然目前已經有很多線路采用焊接技術對接頭進行無縫處理,保證其連續性,但我國目前大多數的還都是接頭類型。文獻表明,當車輪滾到接頭時,在這種沖擊作用下會產生附加動荷載,這些附加動荷載可達到正常輪載的2倍~3倍,嚴重時可達4倍~5倍,因此接頭處的破環比其他部分更加可能發生和嚴重[1],所以對鋼軌接頭進行研究是必要的。
盡管對輪軌的研究已經有很多,接頭部分的也不少,但受當時條件的限制,計算模型簡化較多,離真實情況還有一定差距。隨著計算機及數值計算方法的發展,特別是商業軟件ANSYS功能的相對壯大,在其他領域已經得到應用,模擬結果與實驗值比較,誤差在許可范圍內,效果很不錯,所以本文利用ANSYS來模擬車輪—鋼軌接頭的接觸行為,建立接近真實的三維有限元模型進行準靜載作用下的應力分布研究,以及探討其影響因素,為車輪、鋼軌和接頭連接件的制造、性能的改進、耐久性的提高提供有效的依據。
軌道上鋼軌與鋼軌之間用夾板與螺栓連接,形成鋼軌接頭,是軌道結構薄弱環節之一。其中夾板的作用是夾緊鋼軌,在豎直荷載作用下,具有較大的抵抗彎矩和橫向位移的能力。夾板上下兩面的斜坡,能鍥入軌腰空間,但不貼住軌腰,當夾板稍有磨耗,以致連接松弛時,仍可以重新旋緊螺栓,保持接頭連接的牢固。夾板一般常用形式是雙頭對稱式,本文也將選用此為研究對象。每個夾板上有6個螺栓孔,圓形與長圓形孔相間布置,圓形螺栓孔的直徑略大于螺栓直徑[2]。
由于實際鋼軌比較長(25 m),考慮了計算機計算速度、夾板長度及研究方向,根據圣維南原理,取距離軌縫兩側450 mm長的鋼軌作為研究對象。鋼軌接頭計算模型取60 kg/m的鋼軌,在ANSYS中,由低級到高級,從點、線、面到體,建立鋼軌接頭的三維模型,并采用拉伸技術形成實體模型。用實體Solid92-10節點實體單元劃分網格[3]。設置兩個接觸對,車輪與鋼軌、鋼軌與夾板,夾板與螺栓進行耦合處理,摩擦系數均為0.3。為了簡化計算,本模型在鋼軌底面進行約束,車輪兩側沿x,z方向的約束。在鋼軌中心線對應的輪心軸下節點處施加y負方向的80 000 N準靜載。
文中取60 kg/m的鋼軌,軌縫初值8 mm,輪對采用KKD客車車輪,LM型踏面,輪徑D=915 mm,材料密度為7 800 kg/m3,泊松比為0.3,彈性模量為2.10×1011,強化模量為2.10×1010,屈服應力為880 MPa,單元數為133 858,節點數為158 653,模型與網格劃分如圖1,圖2所示。






2.1 準靜載作用下接頭夾板的應力分布
經計算可以得到輪子與鋼軌接觸處,鋼軌與夾板上面,鋼軌與夾板下面,夾板與螺栓連接處均會先出現應力,如圖3,圖4所示。其中夾板下面與鋼軌接觸處,應力值較大,其接觸區域應力值約為689 MPa~804 MPa,部分位置達到屈服極限值出現局部塑性變形。由圖5可以看出夾板中部,特別是夾板螺栓孔附近的應力水平也比較高,而且在相同外力作用下,各螺栓孔周圍的應力分布也有差別,其應力最值約為459 MPa~574 MPa,并與夾板上表面應力的最大值相接近。圖6是在螺栓位置處鉛垂截面的應力圖,夾板下面與鋼軌接觸區,平均應力值比圖4的小。綜上所述,夾板上下面接觸處,夾板中部,螺栓孔附近應力值較大,是最易失效的地方。
2.2 軌逢寬度對夾板應力分布影響
為了研究軌逢寬度對夾板應力分布影響,分別選取軌縫6 mm,8 mm,10 mm作為變量進行分析,得到其應力云圖,如圖7~圖12所示。通過對比圖7~圖9可以看出,隨著軌縫寬度的增加,應力影響區域會擴大,鋼軌與夾板下面應力會增大。由圖10~圖12可以看出,不同的軌逢寬度對夾板中部及螺栓孔附近的應力影響不顯著。
本文利用ANSYS來模擬車輪—鋼軌接頭的接觸行為。用一個比較接近真實的有限元模型進行準靜載作用下的應力分布研究,以及探討影響因素,研究表明:夾板下面與鋼軌接觸處,應力值比較大;夾板中部,特別是夾板螺栓孔附近的應力水平也比較高,而且在相同外力作用下,各螺栓孔周圍的應力分布也有差別;夾板上下面接觸處,夾板中部,螺栓孔附近是夾板的薄弱位置;隨著軌縫寬度的增加,鋼軌與夾板下面應力也會增大;軌縫寬度的變化對夾板中部及螺栓孔附近的應力影響不大。
[1] 溫澤峰,金學松.鋼軌軌縫接觸—沖擊的有限元分析[J].摩擦學學報,2003,23(3):1-7.
[2] 陳秀方,王午生.軌道工程[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5:5-51.
[3] 石建奎.鋼軌焊接接頭應力的有限元分析[D].杭州:浙江工業大學,2010.
[4] Mehmet Ali Arslan,Ogvuz Kayabasi.3-D Rail-Wheel contact analysis using FEA[J].Advances in Engineering Software,2012(45):325-331.
[5] 凌桂龍,李戰芬.ANSYS 14.0從入門到精通[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3.
[6] 練松良,李向國.軌道工程[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15-58.
[7] 曾 攀,雷麗萍.結構的建模與分析[M].北京:機械工程出版社,2010.
[8] 楊榮山.鋼軌接頭應力的有限元分析[J].西南交通大學學報,2003,38(3):1-5.
[9] 蔡 武.鋼軌接頭處輪軌接觸有限元分析[D].成都:西南交通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6.
[10] 蔡 武,溫澤峰,金學松.鋼軌接頭軌縫對輪軌接觸應力的影響[J].工程力學,2006,23(9):1-7.
Three-dimensional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wheel-rail joint contact based on ANSYS
Wang Wei1Zhu Wei2Chai Chengyuan3
(1.SchoolofCivilEngineeringandArchitecture,JiangxiModernPolytechnicCollege,Nanchang330095,China; 2.NanchangMunicipalBureauofLandandResources,Nanchang330038,China; 3.ChinaRailwayConstructionGroupCo.,Ltd,Beijing100040,China)
ANSYS is used to establish three-dimensional model. The model is adopted to study the stress distribution between joint and joint bars as well as the influence of rail gap to stress distribution of joint bars. Thereby it can be provide references to probe the failure mechanism of rail joint as well as the improvement of rail in the future.
rail joint, ANSYS, contact mechanics, stress
1009-6825(2017)06-0165-03
2016-12-20
王 偉(1990- ),男,助教
U270.11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