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永 紅
(四川蜀渝石油建筑安裝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四川 成都 610081)
·招標·投標·
關于我國工程招投標中幾類典型問題的對策研究
孫 永 紅
(四川蜀渝石油建筑安裝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四川 成都 610081)
介紹了我國招投標制度的發展現狀,分析了目前招投標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從完善招投標過程管理、重視資格預審、加強工程造價網站建設等方面,闡述了一些針對性的解決措施,有利于促進招投標制度的不斷完善。
招投標,合同,成本,串標
我國實行招標投標制度的幾十年來,招標投標作為工程項目承發包的主要方式,日益得到工程從業人員的認可和運用,目前已經成為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我們必須清醒的認識到,我國招標投標制度不論是在理論上還是在實踐中都存在很多問題。比如陰陽合同、圍標串標、低價中標的現象時有發生。因此,我們必須尋求一些有效措施去解決問題,使得我國的招標投標制度向著更加合理的方向發展。
1.1 陰陽合同
陰陽合同又稱為黑白合同,是指合同當事人就同一項目訂立的兩份及以上內容不同的合同,一份遞交政府部門審查和備案,另一份合同是當事人雙方真實意愿的表達,可以是書面也可以是口頭。陰陽合同不僅使得相關主管部門難以對工程項目進行有效的監督和管理,同時當合同雙方產生糾紛時,司法部門是以陽合同為準還是以陰合同為準,這始終是擺在審判機構面前的兩難選擇。陰陽合同的矛盾基礎在于私人投資利益的最大化和政府之間的監督管理,這種現象在私人投資較多的房地產市場尤為常見。所以本文認為,不適當的擴大工程項目招標范圍,特別是把大多數都是私人投資的房地產市場列入必須招標的范圍,是導致現在招標活動失靈的一大原因。
1.2 串標、圍標
《關于禁止串通招標投標行為的暫行規定》中對串標的定義為:投標人與投標人之間或投標人與招標人采用不正當手段,對招標投標事項相互串通,以排擠其他投標競爭對手或損害國家集體利益的行為。圍標是指投標人與投標人之間相互約定,一致抬高工程投標報價或壓低工程投標報價,以排擠其他投標者,使得某一個利益相關者中標,從而獲得利益的不正當行為[1]。串標分為兩類,第一種是投標者相互之間的串標,他們之間相互約定相互通氣,避免競爭,以損害招標者或其他投標者的利益,表現在招標人相互約定,一致抬高報價或降低報價,投標者之間輪流中標。另一種是招標者與投標者之間的串標,表現在招標者在制定招標文件時為投標單位設置優勢條款;招標單位泄漏其他投標人信息給意向單位;招標人給投標人泄漏標底;招標人給意向投標單位透露評標委員會成員名單,以方便投標人私下賄賂;在資格審查或評標時差別對待,使意向單位處于優勢地位。圍標也分為部分圍標和完全圍標兩種,部分圍標指招標投標中還是真正存在兩個或以上的投標單位參與競爭,完全圍標是所有的投標文件都由一個單位操縱,這種中標率100%。串標、圍標都是國家法律法規明令禁止的,都是違法行為,損害了國家集體的利益,也使得工程質量往往得不到保證,浪費了社會資源,嚴重擾亂了我國建筑市場經濟環境。
1.3 低成本報價
我國的招標評標過程中經常采用綜合評標法和合理最低價評標法。最低價中標就是投標單位響應招標文件的實質性的要求,且報價最低的投標單位中標,它能夠最大限度的節約建設資金,使招標人達到最佳投資效益。《招標投標法》中明確規定“投標人不得以低于成本的報價競標”,這實質上給投標報價設定了一個底線,但是如何確定項目的成本價格是否高于投標報價以及相關部門的管理監督的缺失使得最低價中標法產生了諸多問題[2]。第一,非理性低價中標導致了很多工程問題,很多施工單位在競標的時候往往采用“低價中標,高價索賠”的方法,惡意低價競標。這樣低于成本價格中標,施工企業為避免虧本會偷工減料,影響工程質量;工期也會受到嚴重影響,導致很多爛尾工程出現;低價中標后,施工企業已經無利潤可圖,就不得不壓縮管理費用,減少技術裝備的投資。第二,競爭的公平性遭到破壞,使得建筑市場雪上加霜。第三,非理性的惡性競爭會引發一些社會問題,施工企業低價中標之后,往往采用高價索賠的方法避免虧本,一方面使得建設單位投資失控,另一方面在索賠的過程中也容易產生腐敗現象;施工企業在資金不足的情況下,會以非技術工代替技術工以減少工人工資,這些雇傭的非技術工大多是外來農民工,這樣施工隊伍的素質很難得到提高,且容易產生拖欠、克扣農民工工資現象,不利于社會的和諧。當然,出現中標價格低于成本價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2.1 對陰陽合同的解決對策
國外有關立法的招標活動只是針對公共投資項目,對于私人投資項目本著尊重當事人自愿的原則,充分發揮市場的調節機制而不強加約束。公共項目的資金來源于稅收,所以應該保證采購合理、有效,必須對公眾負責,應該公開、透明。但是對于私人投資項目,經濟效益不是政府應該關心的事情,私人自己會對自己的每一分投資負責,所以政府這時應該將重點放在項目質量和項目交易過程的把關上,不應當過多的干預。所以,從根本上解決陰陽合同的方法就是將私人投資項目從強制招標范圍中解放出來,這樣不但可以降低項目的交易成本,同時也可以降低由陰陽合同帶來的風險因素。與此同時,本文認為還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防止或減少陰陽合同的產生:
1)加強發包人與施工企業自我約束。
陰陽合同產生的源頭來自于發包人,如果從源頭上“查漏補缺”是最經濟、最有效的方法。政府有關部門也需要加大監管力度,同時通過宣傳教育加強發包人的自律,從主觀上減小陰陽合同的產生。合同是兩個行為主體的承諾,施工企業自我松散以及缺乏行業的自律監督在某種程度上助長了陰陽合同的產生。所以必須加強施工企業自我約束,同時發揮行業協會的監督管理作用,使施工企業自覺維護建筑市場秩序。
2)完善招標投標過程管理。
招標投標過程管理的質量會直接影響項目合同的簽定。現在當務之急是要尋找一種科學合理的方法去評定工程項目的成本,同時評標委員會要合理認定投標書中的施工組織設計部分的偏差,不要輕易判為廢標,以避免給招標人和投標人帶來損失。
2.2 圍標、串標行為的解決方法
關于解決圍標串標的行為,可以從完善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1)強化信息的披露。
招標投標活動嚴格按照法定程序可以減少暗箱操作,提高競爭的公開性和公平性,這樣能夠保證招標人利益的最大化,而且招標人和招標代理機構都應該強化信息披露。第一,規范招標信息發布,加大招標信息的發布力度,因為只有在投標人的數量足夠多時,才能使得投標報價接近工程項目成本,實現招標人的投資效益最大化。第二,及時發布中標信息,通過相關行業的專家,政府部門和新聞輿論機構的監督,在強大的信息曝光下,增加了企業的違法成本,可以有效減少類似事情的發生。
2)重視資格預審環節。
必須防止建設單位利用資格預審來限制和排斥潛在的投標單位。對一般不需要資格預審的工程項目要允許更多單位投標,對于需要資格預審的復雜項目,必須制定科學合理的預審條件,不能隨意抬高標準限制企業進入。例如,在廣州的一個一般政府項目招標中,過分抬高預審條件,導致最后只有三家房產公司符合要求,這顯然與規定不符。在建筑市場中,技術壟斷和規模壟斷更容易導致競爭不充分,也使得圍標、串標更容易產生。對于技術壟斷,人們可以理所當然的接受,畢竟先進的技術產生也需要投入資金和人力進行研究的,但是對于規模的不斷壟斷,地方保護主義的升級,這還需要監管部門的大力治理。
3)實行招標責任人終身負責制。
我國建設工程項目中大多是國有或集體資金投資,這里的業主也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所有者,很多都是建設單位的領導,工程項目投入的資金和工程質量的好壞都和他們沒有太多的關系,這給施工單位搞圍標、串標提供了機會。為防止這類事件的發生,本文建議應該對招標負責人實行工程造價和質量終身負責制,如果工程出現問題,輕者懲罰重者追究法律責任。這樣可以防止一些行政干預招標投標的因素,避免圍標、串標現象的發生。
2.3 對中標價低于成本價現象的解決方法
本文認為對中標價低于成本現象的管理重點從實行工程造價管理體制改革這個方面著手。
企業層面,本文認為應該積極學習國外先進的計價方法,與國際慣例接軌,政府幫助施工企業建立反映自己管理技術水平的企業定額。繼續推廣和采用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促進量價分離,明確劃分工程量清單費用、非競爭性費用和競爭性費用。政府層面,各地區各部門的造價管理機構在實施《計價規范》的同時,應按照有關計價的統一規定,結合本地區本行業實際情況,制定反映社會真實水平的消耗標準[3]。同時,進一步加強工程造價網站建設,做好對市場和設備材料的價格、社會平均成本等的采集和處理,分析價格發展趨勢,實時發布工程造價指數和各生產要素價格信息,引導和規范建筑市場各參與主體的計價行為,增加價格信息服務的社會效果。
與國際上其他國家相比,我國的招投標工作存在著立法時間較晚、相關標準不完善、人員水平參差不齊等問題。雖然經過二十多年的不斷發展,仍有許多不足。針對存在的問題,一方面要加強政府的相關法律法規建設,確保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增加整個招投標過程的信息透明度。另一方面,也需企業不斷提高自身管理水平與業務技能。相信隨著制度的完善以及市場的不斷成熟,我國的招投標事業必將迎來發展的春天。
[1] 范建亭.國內工程招投標研究現狀述評[J].經濟問題探索,2012(9):141-146.
[2] 賴少武.我國工程招標中標價低于成本現象管理[D].哈爾濱:哈爾濱工程大學,2007.
[3] 楊 瑩.我國建筑工程招投標管理問題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08.
Countermeasure research on Chinese several typical problems of project bidding
Sun Yonghong
(SichuanShuyuOilArchitecturalEngineeringCo.,Ltd,Chengdu610081,China)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bidding system in China, analyzes the problems in the bidding, and illustrates some solutions accordingly from the improvement of the management in the bidding process, the stress on qualification preliminary review, and promotion of the website construction for the engineering cost, so as to enhance the bidding regulation.
bidding, contract, cost, colluding bid
1009-6825(2017)21-0229-02
2017-05-16
孫永紅(1967- ),男,經濟師
TU723.2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