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甲辰,李 慧,湯 磊
(1.泰安市水土保持生態環境監測站,山東 泰安 271000;2.山東農業大學林學院,山東 泰安 271000;3.泰安市水利和漁業局,山東 泰安 271026)
泰安市農業節水灌溉現狀綜述
楊甲辰1,2,李 慧3,湯 磊3
(1.泰安市水土保持生態環境監測站,山東 泰安 271000;2.山東農業大學林學院,山東 泰安 271000;3.泰安市水利和漁業局,山東 泰安 271026)
介紹了泰安市農業節水灌溉發展現狀,總結該市發展農業節水采取的措施和做法,提出了泰安市加快向節水高效型現代農業轉變的意見建議。
泰安市;農業節水;節水灌溉;現狀研究
泰安是農業大市,也是水資源嚴重短缺的地區,農業是用水大戶,發展節水農業是緩解泰安市水資源緊缺的有效途徑。低壓管灌是泰安市節水灌溉主要形式,截至2015年底,全市節水灌溉面積已達到19.7萬hm2(占全市灌溉面積的75%),其中,低壓管灌面積15.9萬hm2,噴灌面積6 793.33 hm2,微灌面積 8 353.33 hm2,渠道防滲灌溉面積2.24萬hm2。
1.1 實施灌區節水改造,推進渠道防滲灌溉
近年來,泰安市積極開展前期工作,堽城壩、田山2處大型灌區和東引汶、光明水庫等6處中型灌區列入國家投資計劃,實施了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累計完成投資2.28億元。依托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對堽城壩、勝利水庫等7處大中型灌區實施了末級渠系配套改造,新建防滲渠道651.97 km,配套渠系建筑物3 379座。
1.2 依托小農水重點縣建設,推廣高效節水灌溉
自2009年國家啟動小農水重點縣建設項目以來,截至2015年底,泰安市除泰山區外符合申報條件的5個縣(市、區)全部納入重點縣建設范圍,完成投資9.69億元,發展高標準管灌3.52萬hm2,噴灌 920 hm2,微灌 8 633.33 hm2。 同時,結合項目實施了推廣射頻卡控制灌溉、風光電提水自壓灌溉、自動化控制技術、無線測水量水、土壤墑情監測等新技術,節水灌溉工程科技含量不斷提升。
1.3 加大資金和項目整合力度,推進農業節水合力
農業綜合開發、基本農田整治、千億斤糧食產能、高標準農田建設等涉農涉水項目也都把農業節水作為主要建設內容,形成了推進農業節水的合力,有力地推動了全市節水農業的發展。
2.1 政府引導是節水農業持續的推動力
市委、市政府始終把發展節水農業作為建設節水型社會的關鍵環節,每年都將發展節水農業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納入考核指標體系。在用足用好上級財政資金的同時,全市各級財政均加大對節水農業的投入,初步建立起政府引導、社會支持、群眾參與的投入機制,為工程建設提供了可靠的資金保障,有力支撐了農業尤其是糧食生產穩定增長。
2.2 效益優先是節水農業永恒的生命力
實踐證明,節水農業必須充分發掘政府、群眾利益的結合點,搭建利益共享的平臺。堅持以農業結構調整促節水,以結構調整促進鞏固節水技術推廣,靠節水技術推廣支撐農民增產增效。結合現行農村生產經營體制發展農業節水,使群眾投得放心、管得上心、用得省心。
2.3 模式帶動是節水農業有效的支撐力
泰安市積極探索與生產關系和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農業節水途徑,走區域化、系統化節水的路子,形成了適合當地實際情況的農業節水發展模式。平原糧食主產區大力發展低壓管道輸水灌溉和噴灌,瓜菜生產區大力發展滴灌、微噴灌等大棚節水技術,水庫引河灌區搞好以灌區續建配套和節水改造為重點的渠道防滲和田間配套。全市先后培育出以井灌區射頻卡自動控制灌溉應用、岱岳區大棚蔬菜滴灌應用等不同類型的典型工程,有力推動了全市節水工作的開展。
3.1 大力推進工程節水
在大中型灌區,通過渠道防滲襯砌、建設配套建筑物和測量水設施,建成高標準的渠道防滲工程;有條件的地方推廣明渠改暗管,大力發展管道灌溉。在井灌區,推行以管道輸水、田間窄短小畦灌溉為主,配套田間閘管及噴水帶,射頻卡自動控制管道輸水的灌溉模式。在設施農業和經濟作物種植區,大力推廣噴微灌等高效節水技術。
3.2 大力推進管理節水
以用水總量和用水定額雙控為基礎,加大農業用水計量設施建設力度,實施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完善水價形成機制,積極推行終端水價、用水計量、按方收費制度,以管理促節水。
3.3 加大科技服務力度
積極搞好技術培訓、咨詢和指導,完善基層水利服務體系,提高服務能力,加快形成優勢互補、信息共享、服務優良、保障有力的社會化技術服務網絡。
(責任編輯 崔春梅)
S274
B
1009-6159(2017)-06-0045-01
2016-08-04
楊甲辰(1984—),男,助理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