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 蘭
(中國水利水電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081)
淺談企業為什么要做戰略規劃
陶 蘭
(中國水利水電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081)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的社會化、現代化進程以及宏觀經濟的急劇變化,從客觀上要求企業要具有長遠的戰略觀點,充分考慮復雜多變的宏觀經濟因素,制定相應的企業戰略規劃。針對企業制定戰略規劃的重要意義、戰略目標的制定與實施進行了研究,論述了什么是企業的戰略和戰略規劃;企業為什么要做戰略規劃;如何做企業的戰略規劃;以及如何將規劃變成現實。
企業戰略;戰略規劃;目標制定;規劃實施
企業是國家的經濟命脈,對于我國的經濟增長具有重要作用。企業戰略規劃的制定與實施是企業運營過程中的首要任務。筆者探討了企業戰略目標制定的標準以及規劃實施的條件。企業長遠發展是企業的主要戰略目標,在日益復雜的國內外市場環境下,需要制定符合未來市場發展環境的企業戰略規劃,從而提高企業的競爭力,使其在激烈的市場環境中生存與發展。
(1)企業的戰略。
戰略是企業對外部環境充分把握、清楚認識自身資源、在此基礎上做出的關于企業的未來定位、走向和結構的規劃。所謂的戰略是要解決“是什么”的問題;即未來我要成為什么?這是戰略要解決的問題。
戰略說起來很大,離地面很遠。但戰略其實就是企業實現目標的途徑,企業有目標,自然就應有戰略。
做戰略的時候,一般要解決戰略之上的頂層設計,其分為三部分:愿景、使命、價值觀;對于這三部分來說,戰略就成為“途徑”,是實現愿景的手段。
戰略的制定過程是對環境變遷的順應,是企業把握機遇、趨利避害、尋求成長的過程。
企業的戰略總體包括五個部分:企業現狀、企業目標、企業領導、行業環境、競爭情況。企業戰略的本質就是解決企業的發展問題,幫助企業實現快速、健康、持續的發展。
戰略的核心要件是對三大結構的規劃:
一是規劃設計好企業的產業產品結構。重點解決企業將來做什么,怎么做好的問題。主要內容有:產業結構的調整與升級、產品線的延伸、未來產品群的構成、核心技術的定位、核心力的培養。而其中最難把握的是對產業升級的技術風險與市場風險的評判。
二是對企業資本股本結構的規劃。這里要解決的問題是:投融資戰略,資本擴張,優質資產與不良資產的評價標準,資產的并購、分拆與剝離,資本獲利能力的培植,股本構成與員工持股。
三是對企業組織結構的設計與規劃。企業組織結構是企業推進戰略目標實現的關鍵。要解決好企業的組織架構、組織系統與決策程序,其核心是權責利的關系問題。
(2)企業的戰略規劃。
企業的戰略規劃是指依據企業外部環境和自身條件的狀況及其變化制定和實施戰略,并根據對戰略實施過程與結果的評價和反饋進行調整、制定新戰略的過程。 一個完整的戰略規劃必須是可執行的,其包括兩項基本內容:企業發展方向和企業資源配置策略。
企業戰略規劃與年度規劃不同,戰略規劃需要考慮更多的未知因素,其具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長期性。一般為3~5 a;二是戰略性。對企業采取的政策策略作詳細的說明;三是經濟性。一般運用現金流量和投資收益率等長期指標進行經濟分析;四是應變性。企業戰略規劃是在長期性預測的基礎上編制的,除了有一套供執行的長期計劃外,還應有一套應付意外事變的規劃。
戰略規劃基本上分為三種類型:
一是全面規劃。全面規劃即在戰略期內有關企業各方面的全面計劃。制定全面計劃的條件是:企業目標明確,達到目標的信心大;完成每一步驟所需要的時間盡可能有把握,對可能發生的變化有所估計;保證能夠得到所需要的資源,如:人力、資金、原材料;對未來不確定因素應有了解,且可“控制”。
二是漸進式計劃。這一計劃與全面計劃正好形成兩個極端。由于企業會遇到許多不確定因素,因此而要求企業的目標應根據情況而隨時改變,走一步看一步。
三是選擇性計劃。這是一種介于全面計劃和漸進式計劃之間的折衷計劃,一般只把主要的計劃規定出來,而對今后三至五年內做什么并不十分清楚。選擇性計劃常用于以下三個方面:戰略計劃所確定的主要行動步驟;關鍵的短期行動,例如:提前期較長的項目,一系列行動中必要的第一步等;保持未來的資源分配,將今后所需要的資源儲備起來。
企業戰略規劃亦稱企業戰略計劃。隨著社會經濟發展的社會化、現代化進程,以及宏觀經濟的急劇變化,從客觀上要求企業具有長遠的戰略觀點,充分考慮復雜多變的宏觀經濟因素,制定相應的企業戰略規劃。
一個企業的資源是有限的,企業運營需要投入分配資源,沒有企業的戰略規劃,就好像一個人往那個方向走都不知道,企業投資和運營也不知道如何操作,時間一長就會導致企業丟失發展方向而關閉。
企業制定戰略規劃的重要意義:一是為企業明確發展方向;二是為企業明確發展目標;三是指出企業實現目標的方法;四是使企業各部門更加協調一致;五是幫助管理層更好地進行業務選擇。
(1)企業戰略規劃制定的一般步驟:
第一步:提出企業的初步目標、決策和任務。考慮在今后一段時期內應該完成什么樣的任務,達到怎樣的目標。
第二步:分析企業資源。應對資源的有利方面和不利方面作出一個實事求是的估價,分析時既要重視生產和財務方面的資源,也要重視人力資源,尤其是人的能力和其具有的技術。
第三步:估價企業的潛力。主要是兩個方面:一是分析企業的技術能力;二是分析企業的競爭者情況。把本企業的產品與競爭者的產品作比較,分析其本身具有的長處和短處。
第四步:調研國內外市場。包括對顧客的調研和市場的調研。
第五步:評價和選擇進入市場的報告。進入市場要重視研究企業的顧客、供應者、批發者、零售者在銷售渠道中的分布情況以及如何得到他們的幫助和合作。
第六步:制定企業戰略規劃。其內容包括形勢分析、要達到的具體目標、活動日程安排、財政預算等。
(2)企業戰略規劃編制的基本方面:一是企業的目標及目的;二是企業要使用的戰略和策略;三是恰當的行動計劃,它表明不同的步驟將在什么時候完成;四是企業的力量和弱點,將如何處理其中的每一方面;五是財務總結。
(3)企業戰略目標制定的主要標準:
①SWOT分析。SWOT是一種分析方法,用來確定企業本身的競爭優勢、劣勢、機會和威脅,從而將公司的戰略與內部資源、外部環境有機地進行結合。因此,清楚地確定公司的資源優勢和缺陷,了解公司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對制定公司未來的發展戰略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
②綜合性原則。企業對于戰略目標的制定,需要結合企業自身的發展要求,滿足國家整體戰略的需求,綜合性地進行戰略目標的制定。企業需要根據國家“十三五”規劃去制定戰略目標,建立符合“十三五”規劃綱要的企業制度,堅持國有企業的特殊使命、特殊地位,擔負起相應的責任,堅持問題導向,聚焦發展短板,從而使企業的戰略目標與國家的經濟目標相符合,幫助企業有效地規避經營風險。
③經濟指標原則。企業戰略目標的制定,需要依據企業的經濟指標。企業不僅需要重視經濟的增長,還需要保持企業的戰略目標符合國家的相關政策與整體布局。經濟指標是衡量企業實力的標準,為保持企業經濟效益的穩定增長,需要企業的其它因素進行支持,例如:技術、人才、能力、資產、管理水平等,都是企業戰略目標制定的考慮因素。而技術、人才等,也是經濟指標的主要創造者,唯有其共同發展,才能促進經濟指標的增長。對于戰略目標的制定,需要考慮經濟指標的影響因素、作用機制是否合理,要素的配合需要達到最優化,從而才能確保企業的經濟效益,促進企業的未來發展。
④技術與產業結構原則。企業戰略目標的制定,其具有的技術與產業結構是企業的核心,二者需要保持相對穩定的狀態,并且戰略目標需要符合我國的戰略布局。企業的技術發展需要緊跟國際技術,需要不斷的進行創新,吸收新的技術,加強對基礎技術與共性技術的研究,從而提高企業的技術水平。企業的技術與產業結構需要形成知識、技術、準則等相互促進的形勢,從而去形成具有主導作用的新型產業結構,與國際接軌,提高企業的綜合實力。
⑤資產是企業的實力體現。國家對于企業的投資、發展方向、技術等能夠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而企業戰略目標的制定需要考慮國家投資企業的目的。國家的投資規模主要取決于企業的經濟效益,其能夠提高企業的經營管理能力,提高企業的實力。諸多企業經營規模越來越大,但經濟收益卻逐漸降低,并且在所有制經濟實施之后,弱化了企業的成分。因此,企業需要對投資決策進行科學的考量,提高自身的風險防范能力,制定科學的戰略目標,從而去避免不正當的競爭,維護企業的權益。
企業戰略目標實施的必要條件:
(1)內部機制改革促進戰略目標的實施。企業戰略目標的實施需要具有市場前瞻性,同時滿足我國的戰略要求。對于戰略目標的實施,企業需要對現有的內部管理機制進行改革,使其符合戰略目標的運行機制。企業需要根據戰略目標的實施建立對應的制度。例如:獎勵制度、人才培養制度、產品制度等。企業的產品結構需要進行調整,根據戰略目標進行產品生產,生產技術需要滿足戰略目標的要求,產品的質量需要符合戰略目標的標準,從而去促進戰略目標的實現。
(2)高質量的人才隊伍建設能夠促進戰略目標的實施。高質量的人才結構是企業實施戰略目標的關鍵因素。企業需要重視人才的培養,以及專業性技術人才的招聘,從而建設強大的人才隊伍。人力資源管理與人才隊伍的構建是企業戰略目標實施的關鍵,人才是創造財富的根本,其能夠促進企業的發展,增加企業的經濟效益。企業所有制制度的實施,會使得其人員組成具有多元化的特點。因此,需要建立高質量的人才隊伍作為企業穩定的中間力量,其能夠保證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環境中穩定發展。建立人才激勵制度,能夠促進人才的積極性,提高企業的綜合實力,促進企業戰略目標的實現。
(3)管理體系能夠協助企業戰略目標的實施。企業戰略目標的實施,其管理體系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管理體系是企業運行的關鍵,企業的管理體系能夠充分體現出黨的基本思想對職工思想觀念的引導,而企業戰略目標的實施則需要滿足黨的基本思想。企業管理是企業發展的主導因素,其對戰略目標的實施具有重要影響。科學的管理體系能夠提高員工的工作效率,使企業的日常運營有規律地進行,各個職能部門能夠在企業中充分地發揮效用,有利于企業戰略目標的實施。
企業戰略目標的實施,需要與管理體系相結合。有效的管理是促進戰略目標實現的基礎保障。管理體系的建立需要結合深化改革的市場環境,根據企業的自身情況,采用先進的管理理念,形成完善的管理模式,同時建立科學的管理制度,從而去優化企業的內部結構,提高企業的整體水平。
綜上所述,為加快企業的市場化,促進企業快速地進行改革,對企業的戰略目標進行調整,科學合理地制定企業的戰略規劃并且有效地進行實施具有重要的意義,它能夠使企業快速地融入市場環境,有助于企業的發展、提高其市場份額,對企業的發展具有促進作用。
TV7;TV51
B
1001-2184(2017)06-0056-03
2017-10-18
陶 蘭(1970-),女,湖南安化人,政工師,從事行政(兼黨務)管理工作.
李燕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