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緒華
為了避免最糟糕情形出現,可以通過修改公司章程的辦法,增設分級董事制度,如限制配偶股東改選董事會的程度、或每次更換董事比例,以最大限度地保持董事會的穩定性
上市公司作為公眾公司,其經營業績難免牽動著社會公眾的心;而上市公司控股股東的婚變,不僅滿足了社會公眾的窺私欲和知情權,而且直接影響著上市公司股票市值的波動,甚至從根本上影響著上市公司的股權結構以及董事會的控制權,從而全面影響著上市公司的穩定。
倘若控股股東涉及婚變,究竟會產生怎樣的影響,該當如何補救呢?
情形不同,股權分割迥異
上市公司控股股東離婚時,其所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一般會面臨分割,而如何分割,則視相關財產的取得時間與結婚時間的前后而定。
對于控股股東與特定配偶結婚以前,由控股股東自己單方所取得的上市公司股份,按照婚姻法的規定,該股份屬于控股股東的個人婚前財產。除非控股股東與其配偶另行書面約定,該等婚前財產不屬于夫妻共同財產,不參與離婚時的財產分割。
對于控股股東婚前取得的私人公司的股權,因該私人公司改制上市而取得的股份,即便控股股東于公司改制上市期間結婚,控股股東所取得的上市公司股份同樣屬于婚前財產的轉化形式,不屬于婚后取得,不構成共同財產,不參與離婚分割。
對于控股股東與其配偶結婚后新取得的上市公司股份,包括如下情形:婚后因共同或單方創業而取得的上市公司股份;婚后因一方或雙方繼承而取得的上市公司股份。基于這樣的情形,控股股東與其配偶結婚后,以控股股東個人名義所新取得或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包括因婚后共同創業、單方創業、繼承等原因所取得的上市公司股份,依法屬于夫妻共同財產,應當參與離婚分割。
對于控股股東以其婚前個人財產,于婚后通過購買股票或參與定增而取得的上市公司股份,實質上屬于控股股東個人婚前財產的轉換形式,因此而取得的上市公司股份,不過是原婚前個人財產的形態轉變,仍屬于個人婚前財產,不參與離婚分割。
對于控股股東的婚前股票于婚后產生的價值增值以及派發的新股,控股股東的婚前股份當屬其個人財產,不參與分割。但是,根據《婚姻法司法解釋三》第五條:夫妻一方個人財產在婚后產生的收益,除孳息和自然增值外,應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由于控股股東相應股份于婚后所產生的增值,屬于控股股東或其管理團隊經營公司的所得,不屬于自然增值,應當屬于婚后夫妻共同財產;此外,因相應股份而派發的新股,屬于上市公司對股東的贈與財產,該等贈與財產發生于婚后,屬于夫妻共同財產,應當參與離婚分割。
股權結構激變,控制權動蕩
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離婚時,對于婚后所取得的屬于共同財產的股票,離婚時一般會平均分割。
不同于私人有限公司股權的封閉性,上市公司股份采取證券形式,具有較大的流通性,某種程度上具有貨幣財產直接分割的特性。此種情形下,上市公司控股股東所持股票的分割,必將導致上市公司的股權結構發生變化,從而影響到上市公司控股股東的變化和持股5%以上股東的名單變化,影響到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等方方面面的事項。
除此而外,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因離婚分割共同財產而直接影響到控股股東所持有的股份數,進而影響到表決權和控制權。
基于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取得上市公司股份來源的多變性,以及婚姻案件特有的案情曲折和關系復雜,上市公司控股股東的離婚案件一般會經歷較長的審理期限,而在此審理期間,無論是上市公司的股權結構還是表決權控制權結構,雖然表面上仍處于控股股東名下,但極有可能因配偶他方的財產保全措施而處于不穩定狀態。
由于《公司法》《證券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并未對處于查封狀態的股份所對應的表決權是否受限作出明確規定,因此可以初步預測,在離婚案件的審理期間,雖然股權轉讓受限,但其所對應的投票權將仍由控股股東所持有。
雙管齊下采取補救措施
由于控股股東的離婚將引起上市公司股權結構和控制權結構的重大動蕩甚至改變,為了保護上市公司的穩定,建議從如下途徑做好防控:首先,控股股東最好能與配偶協商以其他財產折抵股票對應部分,以期保全股票和控制權;其次,提前做好章程修訂,增設分級董事制度。
若控股股東不能與配偶就以其他財產折抵股票事宜協商一致,則會導致股票分置兩處,此時,一般配偶他方并不關注股票的決策權,因而存在配偶他方愿意與控股股東一致投票的可能,從而為控股股東保有決策權保留了基礎。
然而,若雙方因離婚而勢同水火,則一致投票幾乎不可能,此時,控股股東將不得不面臨持股份額和投票權均縮水的情況,從而導致董事會的動蕩。為了避免最糟糕情形出現,可以通過修改公司章程的辦法,增設分級董事制度,如限制配偶股東改選董事會的程度、或每次更換董事比例,以最大限度地保持董事會的穩定性。
雖然通過事先修訂公司章程可以一定程度上起到補救和防范作用,但畢竟不能從根本上完全消滅配偶他方的股票表決權。這種辦法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作者系北京市盈科(深圳)律師事務所合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