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治中
2016年以來,湖北省襄陽市襄城區財政部門借助“大數據”監督系統,對2014年以來的城市低保、農村低保、農村五保、醫療救助、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農村危房改造、農業支持保護補貼(含糧食直補、農資綜合補貼)、退耕還林補助等8項惠民政策落實情況進行全面清查,嚴肅查處發生在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截至2016年7月上旬,共發現問題線索10804條,查實問題線索2580條,整改問題69個,退款27萬余元,移交紀委立案調查1人。
做好動員部署。印發《關于在全區運用大數據開展惠民政策落實情況監督檢查實施方案》,明確監督檢查目標、對象、范圍、內容及要求。明確責任分工,區財政部門在區紀委領導下,按照實施方案,認真開展好各項監督檢查工作。
營造濃厚氛圍。組織各鄉(鎮、辦事處)相關部門,通過有效方式對8個方面的最新惠民政策進行廣泛宣傳,對相關政策進行解讀,把政策交給群眾。加大村務公開力度,按照“誰撥付、誰公開”的原則,將8個方面惠民資金的發放情況、整改處理情況,由各鄉鎮辦統一組織相關站所和村委會在人流密集的地方公示公開,接受群眾監督。
推行“四個統一”。財政、林業、民政等相關部門針對存在的突出問題,通過實行“四統一”,運用大數據監督檢查惠民政策落實情況。“四統一”是指統一謀劃部署、統一協調指導、統一核查要求、統一匯總分析。各鄉鎮辦和相關職能部門圍繞“四統一”要求,嚴格按照《監督檢查工作方案》確定的任務、對象、環節、原則、要求,分工負責,分級實施,按時、按要求完成各項工作任務。
強化巡查督導。區財政部門會同紀委、農業、林業、民政等部門,組成9個巡查督導組,對9個鄉鎮辦監督檢查工作實行點對點、面對面的巡查督導。通過層層督導,傳導工作壓力,發現整改問題,增強工作實效。
全面采集數據。監督檢查數據的收集包括源數據和比對數據,共計24份數據收集模板,涉及公安、財政、民政、房管、城建、林業、農業、稅務等部門,對象眾多、信息龐雜。區財政局會同區紀委,組織專班全面收集相關部門的數據信息,對源數據信息不全不實的,按照統一要求該補齊的補齊,該改正的改正,該重新填報的要重新填報。同時,加強對數據采集工作的協調督辦監督,把數據情況搞準確、搞扎實,為今后開展大數據的監管工作夯實基礎。
把握處置政策。對核查或抽查出來的問題線索,嚴格按照紀律法律規定,根據問題性質和情節輕重集中研究、分類處置。該整改糾正的,由鄉鎮辦和主管部門組織整改糾正;該執紀問責的,移交區紀檢監察機關依紀依規調查處理。堅持從實際出發,把握政策界限,區分情況,理清責任,保護基層干部干事創業的積極性,最大程度凝心聚力。
認真核查線索。區財政局配合紀委通過數據信息比對列出問題線索清單后,督促各鄉鎮辦抽調專門力量,成立若干核查組,對問題線索涉及到的人員身份、發放條件、實際發放等情況進行全覆蓋式的普查。區財政局配合區紀委,組織力量對各鄉鎮辦查出的問題進行全面復查,及時發現檢查中存在的問題并督促整改糾正。突出核查重點,重點核查黨員領導干部、財政供養人員、村干部及其親屬等重點對象,以及補貼面積大、金額多的大戶存在的問題。加強問題線索管理,建立線索臺賬,將每一條線索核查任務責任到人,實行銷號式管理。強化核查責任,按照誰核查、誰簽字、誰負責的要求,核查人、核查組負責人、鄉鎮辦黨(工)委書記分別在核查結果上簽字背書。
堅持標本兼治。充分利用這次大數據比對的機遇,對發現的涉及全局性的政策、機制等問題認真研究分析,有針對性地制定整改措施,完善政策措施,堵塞監管漏洞。著眼長遠,將處理突出問題與健全長效機制結合起來,建立健全惠民資金管理、審批、發放、使用、公示等相關操作流程和制度規定,從源頭上防治惠民政策落實中侵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
(作者單位:湖北省襄陽市襄城區財政局)
責任編輯: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