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迎春
電子技術課程是自動化、機電等專業(yè)重要的專業(yè)基礎課程,電子技術課程網絡資源為學生學習本課程搭建了一個學習、交流平臺,不僅從手段上豐富了傳統(tǒng)教學,而且從觀念、方法及師生角色多種層面上給予了教學新的內涵,對學生加深理解課程內容,掌握所學知識及提高實踐技能起到了重要作用。
電子技術課程資源開發(fā)應用電子技術課程是自動化等專業(yè)重要的專業(yè)基礎課程,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電子技術的基礎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為學生學習專業(yè)知識和職業(yè)技能,全面提高素質,增強適應職業(yè)變化的能力和繼續(xù)學習打下一定的基礎。
一、電子技術課程特點
1.應用性、實踐性較強
電子技術課程既有自身的理論體系,又有很強的實踐性,現在電子技術已經滲透到各行各業(yè),電子產品的生產、設備維護、自動控制等都需要有電子技術專業(yè)理論知識和應用能力。
2.內容多,信息量大
電子技術課程內容涵蓋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及相關的實驗、實習、課程設計內容,而且隨著電子工業(yè)的飛速發(fā)展和計算機技術的普及,現代電子技術的新技術、新成果將不斷擴充到教學中,教學內容會不斷擴充和更新。
二、電子技術課程資源的開發(fā)
為使學生加深對課程內容的理解,盡快掌握所學知識及實踐技能,電子技術課程教師結合本課程的實際情況,進行了詳細的教學設計、開發(fā)了電子技術課程網絡教學資源,為學生提供簡明可行的學習方法和路徑學生,學生通過課程網,可以盡快了解課程信息,為學生學習本課程搭建了一個學習、交流平臺。
1.網絡資源要求
課程資源的開發(fā)結合實際教學需要,以服務課程教與學為重點,以課程資源的系統(tǒng)、完整為基本要求,以資源豐富、充分開放共享為基本目標,注重課程資源的適用性和易用性,為師生提供優(yōu)質教育資源服務,促進現代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
2.網絡資源結構
新的教學和學習理念、新技術的發(fā)展使網絡課程資源不論從資源內容和形式上都有別于傳統(tǒng)的一些資源,為使學生能清晰地理解課程資源的內容構成,使學生自然、流暢進行資源查找和學習,電子技術基礎課程資源設計了課程介紹(基本情況)、課程學習(學習指導)、資源素材(主要資源)、學習活動(學習中心)4大部分。
3.網絡資源具體開發(fā)內容
(1)課程介紹
課程介紹包括課程標準、師資隊伍、考核辦法、教材及相應的參考書等一些基本情況,其中課程標準有理論、實驗、實習、課程設計的標準,詳細介紹了知識、能力要求及具體內容;授課計劃則可使學生了解具體的時間安排、相應的內容;通過這些欄目,學生能對本課程的內容、要求、安排有一個全面、快速的了解,便于安排自己的學習。
(2)課程學習
課程學習包括理論、實驗、實習、設計等學習指導內容。理論按單元進行開發(fā),每一單元下有知識內容、技能要求、重點難點等,而每個知識內容下有基本要求、教學課件、教學錄像、測試題等;實驗按任務進行開發(fā),每一任務都是結合實踐技能及實際應用進行,有任務要求、知識學習、相應任務、操作指導等。通過網絡知識的學習,學生可以獲得電子技術課程所有的教學內容生動的講解和分析,學生可以循序漸進的進行學習,也可以根據個性需要任意選擇,重復學習某一部分內容,并對自己所學的知識進行測試,極大的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了學習效果。
(3)資源素材
資源素材有多媒體課件、授課錄像、動態(tài)仿真及知識查詢等一些主要資源。學生通過下載相關課件、觀看一些授課錄像,能及時、有效地消化所學知識、技能,通過動態(tài)仿真、知識查詢等學習,可以使學生學以致用,同時深化并拓展知識的學習。
(4)學習活動
學習活動部分主要有師生互動、學習中心、在線測試等。教師可以在線隨時解答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隨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解答學生學習中的疑問;學生也可以提出自己的見解或發(fā)表自己學習的體會;在線測試部分中將眾多的練習題按教學單元件進行整理排序,內容上難易結合、循序漸進,學生可以按單元進行練習或自我測試,檢查學習情況。
三、應用情況分析
電子技術網絡課程的開發(fā)與應用,作為現代信息技術與教學實踐結合的一種手段,不僅從手段上豐富了傳統(tǒng)教學,而且從觀念、方法及師生角色多種層面上給予了教學新的內涵。通過近幾年的應用實踐,電子技術教學資源受到了絕大多數老師和學生的歡迎,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1.教學觀念
教師改變了以往的傳統(tǒng)教學觀念,樹立了以學生為中心的現代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自主性,并將現代化信息技術與課程教學結合起來,使課堂教學不再沉悶和缺乏生氣,學生不再是被動知識接受知識,促進了學生自主學習,使學生能勇于探索,并創(chuàng)造性地進行學習。
2.教學模式
改變了傳統(tǒng)的一塊黑板、一支粉筆的教學模式,網絡資源為學生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在教師指導下、以學生為中心,強調學生的認知主體作用,學生可以自主、自助的學習,滿足個性化學習要求,同時不忽視教師的指導作用;教師可以積極地創(chuàng)設情境,促使學生利用各種工具和信息資源達到學習目標,使課堂教學變?yōu)閷W生共同參與的多維動態(tài)模式,使學生在探究問題的活動中不斷學習,學以致用,從而獲得較好的學習效果。
3.教學效果
通過對160名學生反饋結果分析,有133名學生(83.12%)的學生希望把電子技術課程的相關資源放在網上,認為這種嘗試很好,可以給學生自由的學習空間,增強學習興趣,由于資源內容豐富,也便于學生課下復習,同時通過自我測試并及時與教師交流,對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有幫助,對學習這門課也很有幫助;有18名學生(11.25%)認為自己這門課學不好,課下自己上網學習也學不會;還有9名學生(5.63%)學生認為怎么學都行。同時,將使用多種課程資源進行學習的學生與常規(guī)的班級學生進行對比,使用多種課程資源進行學習的學生獲取知識能力普遍增強,學生課堂學習熱情高,學生動手能力、交流合作、表達能力等都比其他班級學生普遍要好,成績也均不同程度有所提高。
總之,隨著信息技術快速發(fā)展,課程資源作為的一種新的教學輔助形式,與課堂教學形成互補,并在教學中起的到了推動課程學習的積極作用。對教師而言,將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對于學生而言,網絡課程資源能更好的滿足學生對不同知識點的個性化學習、按需選擇,既可查缺補漏又能強化鞏固知識,是傳統(tǒng)課堂學習的一種重要補充。
參考文獻:
\[1\]謝明風.基于網絡學習平臺和知識本體應用的遠程課程資源設計\[J\].中國電化教育,2013,(05):78-86
\[2\]王重潤,李恩,趙冬暖.精品課程資源共享應用現狀、問題及對策\[J\].高教論壇,2010,(02):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