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北華大學為例
地方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應該圍繞創新創業基地建設,進一步推進教學內容、課程體系和教學方法改革,完善人才培養方案及相關創新創業制度。提高廣大學生和教師參與創新創業訓練的積極性與主動性。開展校企合作,與行業企業共同完善人才培養標準、方案和質量評價體系,共同開展教材和課程體系建設,健全協同育人機制,促進創新創業教育的發展。
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協同育人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是地方高等學校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國辦發〔2015〕36號)文件精神的一項重要舉措。我國要在21世紀的國際社會占有一定的地位和具有較強的競爭實力,必須培養大批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人才,高等學校是培養高素質創新創業人才的基地,是構筑我國創新創業知識經濟體系的重要基礎。本文以北華大學為例,主要介紹地方綜合性大學創新創業教育的實際做法。
一、學校簡介
北華大學是吉林省省屬規模最大的重點綜合性大學,由吉林師范學院、吉林醫學院、吉林林學院和吉林電氣化高等專科學校于1999年合并而成,涵蓋11個學科門類,80個本科專業,具有地方綜合性大學特點,研究創新創業教育具有代表性,可以給其他省屬院校提供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借鑒。
二、搭建創新創業平臺
學校構建國家、省、校級三級創新創業基地,有1個國家級實踐育人創新創業基地,2個省級大學生科技創新基地, 23個創新實踐教育基地以及大學生省級科技園、大學生創業園以及相關企業和科研院所合作組成北華大學創新創業大平臺。通過校內基地培育項目,科技園進行孵化,與企業形成聯動,成熟后推向社會,形成培養創新創業人才的新機制。每年進入學校基地的學生占學生總數50%,達到1萬余人,實行輪訓制。長期在基地工作學習的學生助理負責對新入基地的學生進行輔導,建立指導教師領導下的學生創新創業團隊。學校每年有固定的創新創業經費預算,年度預算400萬元以上用于學生創新創業活動。
三、完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
依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國辦發〔2015〕36號文件,學校成立創新創業教育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由學校校長任組長,由主管教學副校長和主管學生的副書記任副組長,小組成員由教務處、學生處、團委、就業處、科研處、人事處、計財處和設備處等相關部門人員組成,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設在教務處,負責制定學校管理文件,統籌學校創新創業教學活動,籌集創新創業活動經費。教學單位負責具體實施。將創新創業教育納入培養方案,打通工學類、醫學類、管理類、林學類和教師教育類專業公共基礎課、學科基礎課,部分專業群實行跨專業培養,突出學生創新創業訓練。完善各類規章制度,促進創新創業教育科學發展,鼓勵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自主進行課題研究和探索,培養大學生的科學態度、創新創業意識和團隊合作精神,實行創新創業學分累積與置換制度。通過進一步完善管理制度,提高廣大教師和學生參與創新創業積極性和持續性。
四、拓展學生創新創業活動載體
學校積極探索創新創業實踐育人模式。通過長期辦學積淀,形成了“一主多樣性,創新實踐型”的人才培養特色模式。構建了多種形式創新基地和多樣性運行載體,形成創新帶動創業,創業促進就業的良好氛圍,使得創新創業教育在學校開展的有聲有色。實踐教學項目化,分為競賽、大創項目、基本技能訓練、專業技能訓練等,通過項目化,在創新創業教育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績,受到省教育廳領導和兄弟院校的肯定。“十二五”期間,獲得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240項,并由理工科學生向全校學生鋪開,參與學生由最初的每年400人發展到現在2300余人。通過項目實施,有的學生發表高水平論文,有的學生申請了專利;在教育部組織的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年會,截止到目前第八屆年會,學校共有8個項目參加現場答辯和展示,最多的一屆有三個項目參會。學科競賽成績突出。
五、提升創新創業教育精神動力
思想教育為學生創新創業提供不竭動力,本著“尊重學生、服務學生、導航學生”的宗旨,注重在學生成長過程中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啟迪學生創新創業意識,為學生科技創新和自主創業提供優質服務和政策幫扶。充分發揮輔導員在大學生日常教育中的作用,注重學生文明禮儀、團結協作、職業能力、心理素質、創新意識等方面內容的培養和鍛煉。充分發揮班導師在指導學生中的作用,注重學生學風建設、專業思維、個性發展、科學實驗、科技創新、社會實踐等方面內容的培養和指導。班導師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指導和服務,通過個別談心談話、主題班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