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勇
自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經濟建設不斷發展,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也在不斷推進與加深,與此同時,經濟全球化也已經是不可抵擋的趨勢,各國間的學術研討會也越來越多。也就是說,在跨國交流中,人們都不可避免地要面對語言溝通的問題。目前,世界上最為廣泛運用的官方語言是英語和法語,可是并不是所有領域范圍和層次的人對相關文件的翻譯要求都一模一樣。所謂翻譯無定論,每個人基于自己的不同要求,對翻譯所要達到的要求也就不同,特別是在一些高新技術產業,對相關科技英語的翻譯,就更是一千個人眼里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了。所以,基于目的論的視角,對科技英語翻譯策略展開研究,并進行闡述。
科技英語翻譯策略目的論一、目的論的特征
目的論的雛形最早出現在1971年德國出版的《翻譯批評的可能性與限制》一書中。目的論是指決定翻譯過程的最主要的因素,是整體翻譯行為的目的。也就是說在進行翻譯時,決定翻譯質量好壞的標準不僅僅取決于譯文是否忠于原文,而且還要根據翻譯的要求、讀者的目的等來進行翻譯,只有清楚地認識到了這一點,在進行翻譯時,才能根據相應的目的與要求來挑選最合適的翻譯方法與翻譯策略對原文進行翻譯,即如何進行翻譯是由翻譯的目的來決定的。
二、科技英語的相關要點
科技英語一般指在自然科學和工程技術方面的科學著作、論文、教科書、科技報告、和學術講演中所使用的英語。正是因為科技英語所運用的領域學術性很強,且對相關內容的表述要求比較理性和客觀,所以它本身有一些鮮明的特點。
1.科技英語詞匯的詞形一般較長,多源于希臘語和拉丁語。這主要是因為這兩種語言不會由于社會的發展而引起詞義的變化,也不會因為詞的多個意思而引起歧義。
2.科技英語具有專業化的性質。同一個英語單詞在不同專業領域中,它所代表的含義會千差萬別。
3.科技英語中經常使用縮略語。隨著現代科學的高速發展,縮略語將日益增多,往往一個縮略語可代表幾十個詞義。
三、科技英語翻譯時的特點
1.在科技英語中,要盡量減少主觀色彩,多采取客觀和陳述的角度去表述,所以其在表述時,很少會出現比喻、擬人、夸張等修辭手法,在進行翻譯時要特別注意保持句子所描述內容的客觀性。
2.科技英語多用來表達各種科技發明的原理、理論和規律,還會用來闡述各個事物間的聯系與相互影響的機制,此類種種都有很強的邏輯關系在里面,簡單的短句很難將其意思表現出來,所以科技英語的句法結構一般比較復雜,且長句居多,翻譯過程中要注意其各個句子之間的嵌套關系,搞清其層次和重點,非常有必要。
3.科技英語詞匯的意義比較專一、穩定,尤其是那些專業名詞,其詞意是非常固定、專一的,也是因為這樣,很多科技文章都采用直譯法,并且不會出現歧義,能被讀者廣泛和輕松地接受,所以在對有大量專業名詞的科技文章進行翻譯時,要注意其特有的固定用法。
4.在進行科技文章的翻譯時,還要注意其中的音譯法和半音半意法。音譯法通常是用發音相似的漢字來翻譯人物名稱、地點名稱、公司名稱及商標名稱等專有名詞。此時,譯出來的文字不再具有我們普遍接受的意思,只是保留了它的語音和書寫形式,所以進行此類翻譯時,要細心推敲,盡量做到既能保留語音,又能使讀者能更好地接受和理解;半音半意法則是當直譯與意譯都很難將科技文章的內涵表達出來時而采用的,多用于復合外來詞的翻譯。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們受教育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語言的要求也是在不斷發展的,這是生產力不斷發展所導致的必然結果。在進行科技文章的翻譯時,要非常細心和耐心,仔細吃透原文內涵,然后再根據相應的目的,選擇合適的翻譯策略對其進行翻譯。
四、目的論視角下科技英語翻譯的有效策略
科技英語是一種非常理性客觀的沒有摻雜過多主觀感情色彩的英語,所以在對其進行翻譯時,在語言形式和文章體裁的選擇上要能夠與之契合,使其表述實際事實與客觀現象的這一功能能夠得到更好地體現,切不可過于抒情。在對科技英語文章進行翻譯時,譯者要充分重視原文所傳遞的信息的完整性,要注重文章結構層次分布的邏輯性和相關理論概念的清晰準確性,也不能忽視了不同目標群體的不同要求,要合理地選擇翻譯方法和策略,有側重點的進行翻譯。
(一)采用“直譯”和“意譯”策略
在所有的英文翻譯中都有直譯和意譯這兩種方法,這是翻譯中最基本也是最常見的方法,只不過在普通的英文翻譯中,講究的是“信、達、雅”,而科技英語因為其本身的特性,所以在進行翻譯時,更注重的是其信息傳遞的完整性與準確性,運用起來又會有不同的特點。
直譯是指盡可能地按照原文的意思和文本表現手法對文本進行翻譯,并保留原語的風格;意譯指為了使讀者易于接受和理解,在遵循譯入語語言特色的前提下,盡可能地采用慣常的語法結構和語言表達形式翻譯科技英語。但是,不管是直譯還是意譯,譯者都要根據自己的目的,結合原文的內容,選擇最適合的翻譯方法與策略。也就是說,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對不同類型的文章、不同的目標要求,在直譯與意譯的轉換與選擇中,要斟酌使用。
要做到對直譯與意譯的恰當選擇,這就對翻譯人員的相關專業知識的掌握有一定的要求了,要能在翻譯中做到融會貫通,就必須對相關科技領域的知識有一定的了解,當然只是熟悉相關科技領域的知識也是不夠的,還要了解其相關的英文表達方式。總而言之,既要能準確的了解相關科技領域的知識,又有深厚的英文翻譯功底,只有這樣,在進行英文科技文章的翻譯時,既能夠加強翻譯者對文章內容的理解程度,與此同時還能更貼近該行業或領域的實際用語習慣,在詞匯使用上能夠進行更靈活的處理。
(二)將多種翻譯方法有效結合
在進行科技英語文章翻譯時,有時僅僅使用直譯和意譯這兩種方法是遠遠不夠的,由于文化、語言環境、民族背景等的差異,不同的語言在表達上很難有完全的一一對應,這時候,翻譯人員就應該根據不同的目的,對文章進行歸化或異化、全譯或節譯、甚至是改譯等多種常用的翻譯方法結合使用,以此來提高翻譯質量,同時能讓讀者更好的理解。
對此,同樣要求翻譯人員在充分理解掌握原文內容和明確翻譯目的的前提下,按照翻譯的文化特點和目的語言的思維來合理確定內容的刪減、增加、簡化、保留等處理。做到既準確翻譯了原文,又符合讀者的語言習慣,同時突出了翻譯的目的。
五、總結
翻譯無定論,在進行英語科技文章的翻譯時,第一步是要明確翻譯的具體目的、翻譯文章的類型,第二步是對要翻譯的文章閱讀和相關資料的查找,第三步才是研究并選擇相應的翻譯方法和策略。同時要謹記,無論采用何種方法來進行翻譯,都要以最終目的為指導核心,只有這樣才能為讀者提供更好的翻譯服務。科技文章的翻譯則更具有其特殊性,它的主要功能是為人們傳遞科技信息,所以在翻譯時既要注重它的科學性與專業性,同時也不能忽視其翻譯的最終目標。在人類科技的不斷發展進步的同時,人們的思維能力也在不斷提升,在對科技英語翻譯這方面的探索與研究,也會有更大的突破。
參考文獻:
\[1\]張俊.目的論視角下的科技英語翻譯研究\[D\].西南石油大學,2014.
\[2\]陳靜,李仕俊.目的論指導下的科技英語翻譯之策略選擇\[J\].科教文匯,2011,(05):129+180.
\[3\]張俊.基于目的論視角的科技英語翻譯探討\[J\].海外英語,2014,(08):171=172+176
\[4\]韓其順,王學名.英漢科技英語翻譯教程\[M\].上海:上海外語教學出版社,1988.
\[5\]王泉水.科技英語翻譯技巧\[M\].天津: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1989.
\[6\]蔣憲芳.目的論視角下的科技英語翻譯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