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
【摘 要】語文是一門工具性和人文相統一的課程,初中語文教學是培養學生們鑒賞能力的重要途徑。作為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重要組成部分,初中語文中的閱讀教學能夠有效的提高學生們的閱讀能力,因此值得引起廣大語文教師的重視。
【關鍵詞】初中語文 閱讀教學 閱讀習慣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6.067
閱讀是搜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教科書編者、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初中語文教師應當注重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一步步的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讓學生感受到語文閱讀帶來的樂趣。語文教學是非常講究潛移默化的,因此為了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初中語文教師應當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們強調進行語文閱讀的重要性,更應當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語文閱讀能夠培養學生的語感,使學生逐漸具有鑒賞能力,對于學生的全面發展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所以,初中語文教師需要重視閱讀教學,為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作出努力。筆者認為,初中階段的語文 閱讀教學活動可以從如下幾個方面展開。
一、進行激趣教學
興趣往往會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造成較大的影響,單就初中語文這門學科來說,如果學生對語文課堂十分感興趣,那么在課堂上他們的精力會更加集中,經過長期的積累,學生的學習效率也會顯得比較高。反之,如果學生對語文課堂不感興趣,那么他們在課堂上就會很容易開小差,長此以往,學生的學習效果自然不好,語文教師的課堂教學效率也會變得比較低。要想改變這種情況,進行激趣教學是很有必要的。激趣教學實際上也可以看作是興趣教學,語文教師在閱讀課堂中綜合多種手段,讓學生們對閱讀萌生興趣,這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促進學生積極地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一旦激發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在閱讀課堂中學生的表現就會比較好,學生的表現好,那么他們的學習效率自然也會跟著提高,這對于培養學生的閱讀素養來說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因此語文教師需要加以注意。
第一,進行激趣教學,初中語文教師需要和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初中階段學生們的心智發育不成熟,盡管他們對學習有了一定的認識,但是在面對課堂時,許多學生容易被自己的情緒所左右。例如,學生對語文教師有成見,那么在語文課堂上,他可能就不會遵循教師的指導,更有甚者,直接放棄了語文這門課程,在語文課堂上呼呼大睡。長遠來看,這無疑是非常不理智的做法,但由于學生們處于身心發展不平衡的青春期,因此他們的自控能力是非常差的,如果和任課教師的關系不好,學生們很可能會斷送自己的前程。身為語文教師,看到這種情況往往會覺得無奈和痛心,所以,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語文教師需要加強和學生的聯系,努力和他們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眾所周知,在教學中教師是處于主導地位的,而學生的學習離不開教師的引導,想要更進一步的發揮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使學生的閱讀興趣得到激發,初中語文教師就需要和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語文是初中時期的主要課程之一,而閱讀課程又是初中語文的重要組成部分,良好的師生關系能夠增強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對于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來說有著促進作用,因此,語文教師在和學生的交流過程中,需要和他們建立合作、友愛、平等、民主的師生關系。舊式的師生關系往往以教師為中心,在這樣的氛圍下,學生變成了被動接受知識的個體,這不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不利于學生的長遠發展。而平等民主的師生關系是一種新型的師生關系,在這種關系的影響下,學生的語文閱讀興趣能夠得到有效的激發,同時,這種師生關系還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閱讀課堂中來。值得注意的是,初中階段學生的自制力有限,因此語文教師還需要時時引導他們,使學生感受到閱讀的魅力,讓學生逐漸的形成審美意識和審美觀念。
第二,進行激趣教學,語文教師應當注重讀書指導。讀書指導要求語文教師在遵循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的基礎上為學生選擇合適的閱讀材料。語文閱讀既包括課內閱讀,也包括課外閱讀,幾千年的文化積淀下,無數的經典等待著學生去閱讀。由于初中時期學生的眼界有限,因此在選擇閱讀材料時還需要教師去進行引導。初中語文教師可以在閱讀課堂上為學生們推薦一些營養豐富的課外書籍,讓學生們抽出一定的時間去進行閱讀。為了讓學生們能夠更加快速的選擇適合自己的書籍,使學生的閱讀興趣得到激發,語文教師可以為學生列一個書單,羅列不同門類的經典書籍,讓學生自由選擇。這種方式能夠節省學生的閱讀時間,讓學生的閱讀水平逐步提高。在為學生進行讀書指導的時候,初中語文教師還需要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初中階段是學生進行學習的關鍵期,如果學生擁有了一定的自學能力,那么他們的閱讀水平就會得到顯著地提高,因此語文教師在進行激趣教學的同時,還需要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讓學生充分的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積極地進行課堂閱讀和課外閱讀。大量的閱讀實際上能夠讓學生積累不少的寫作素材,還能夠讓學生的眼界得到開闊,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學創作知識,有利于擴大學生的知識面。語文教師在激趣教學中進行讀書指導,既能夠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又能夠開闊學生的視野,對于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來說有著促進作用。
二、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初中語文的閱讀教學既要注重激趣教學,也要培養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應當注重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為了達到這一目的,初中語文教師需要關注學生閱讀習慣的養成,糾正他們的不良習慣,使學生具有良好的閱讀習慣。良好的閱讀習慣有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深化學生對閱讀文章的理解,因此語文教師不應掉以輕心。比如,一些學生在進行閱讀時有著一目十行的習慣,對此,語文教師需要進行糾正。閱讀文章有著不同的方法,文章中不重要的部分,學生可以快速的閱讀,即使一目十行也沒有什么關系,但如果需要精讀的部分學生也這么快速的略讀,那么一些有價值的信息就可能被忽略掉,所以,語文教師需要讓學生掌握恰當的閱讀方法。再比如,一些流傳下來的古代詩文,具有非常經典的意義,那么語文教師應當讓學生們理解并背誦這些文章,這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語感,加強學生的情感體驗。
總而言之,初中語文的閱讀教學離不開教師的悉心指導,在進行課堂教學的同時,教師需要進行激趣教學,讓學生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學生們的語文素養得到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