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林嶺 揭瑩 溫棋婷
研究提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旨在從當下現存的問題中找尋優化高職思政教育的途徑。本文通過分析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常見問題闡釋了提高高職思政教育實效性的重要性,并就具體的優化舉措提出了若干建設性策略。
作為重點培養技能型實用人才的高等教育院校,高職院校面臨著升學與就業的雙重壓力。加之學生群體本質上存在著種種特點,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往往在實效性方面存在著諸多難以盡如人意之處,故而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實效性已成為開展職業教育改革以來面臨著的嚴峻問題之一。
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常見問題
無論教師還是學生,不少高職院校對思政教育的重要性認識不足是比較典型的問題。由于人才培養目標定位的特殊性,高職院校普遍將專業知識和技能教育放在優先考慮的地位,而對思政教育則相對有所忽略。一些教師或學校管理者認為加強專業科目教學提高了就業率與升學率就萬事大吉,而將思政教育僅僅作為例行公事甚至表面形式。而學生則因更為關注自身未來的就業情況而將絕大部分注意力都放在專業課程的學習中,對思政教學抱著可有可無、得過且過的敷衍態度應付了事。正因為教與學雙方都存在以上失當甚至錯誤的認知,高職思政教育的實效性往往因此打了折扣。
提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重要性
意識決定行動。思政教育決定著受教育者面對求學、就業等未來人生規劃的基本方向,是決定學生進入社會后生存與發展的廣度與深度的指示與引導。尤其對于職業院校來說,在校期間的思政教育影響著學生職業選擇、職業拓展的定位與定型,而其中涉及的核心價值觀等環節則可能決定著學生未來社會生活是否符合主流社會的現實需求還是游離于邊緣。提升高職思政教育實效性最重要的意義在于鞏固和強化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正確觀念,使其在校期間和求學和進入社會后的求職都能滿足主流社會元素的需求。
對校方來說,提升思政教育實效性是讓教學符合新時期素質教育改革的基本要求,讓思政教育沿著正確、科學的道路實現可持續發展。而對學生來說,提高思政教育實效性則是樹立起科學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通過堅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正確道路實現自己的職業價值與人生意義。
提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策略
轉變觀念,自上而下提高對思政教育的重視程度。要使學生對思政教育給予足夠的重視,學校管理層和教師端都必須首先轉變觀念,給予思政教育與專業課程教學以同等關注。教師需要根據素質教育改革的要求對相對陳舊的思政教學形式與內容作出充分調整,比如根據本院校教學目標和特色編寫更具針對性的思政教學教輔材,并視具體教學情況與其他專業課程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間建立起更加緊密的聯系。要使思政教育與各專業課程教學之間互為補益、相輔相成,以思政理論和實踐指導各專業課程教學,再以專業知識與技能反饋思政教學,使思政課程更加符合時代發展和職業變化的新趨勢、新要求。
以提升就業能力為導向創新思政教育模式。以就業能力的提升為思政教育模式改革的導向能夠激發起教與學雙方的興趣與熱情,尤其是學生一方會從與就業關聯更緊密的思政理論指導中發現促進就業、拓展未來職業生涯的創新理念和思維方式,繼而對提高思政教學實效性給予更高程度的理解與配合。例如在專業知識或技能學習中遇到困難時,思政教育基于哲學高度的辯證理論與實踐能夠幫助學生提高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可以始終以一分為二的唯物、科學、客觀的角度發現問題隱藏于表相之下的實質,從而避免陷入混沌、迷惘狀態影響了學習和求職的動力與熱情。
理論聯系實際,在實踐中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思政教育實效性。要提升思政教育的實效,在與現實職場密切關聯的實訓基地內更能實現思政理論知識的落地。各實訓基地不僅能夠作為專業知識應用于實際職業崗位的平臺,同樣可以作為在實習、實訓過程中踐行思政知識與技能的基地。比如,在實訓基地負責學生崗位技能培訓的企業內工程師、技師等能夠以零距離的言傳身教讓學生了解和認知合格職業人應有的職業道德、職業思想,以及來自于企業的價值觀念、理想信念。同樣,學生也能將課堂、書本上學習到的理論具體落實到實訓、實習的操作過程中,通過親自動手、親身經歷驗證思政課堂教學成果,并將實踐結果反饋到課堂教學,讓教學更加貼合現實職場的實際。不斷提高思政教育的實效性。
此外,選取社會相關熱點、焦點議題,以辯論或研究報告等形式深入職場、市場,讓學生通過自主搜尋、探究取得第一手資料,再通過對這些素材的匯集、整理、分析、判斷得出結論。由此,學生可以將來自于外部環境、他人的間接經驗融入自身的理論學習過程,不僅可以進一步認識到思政學習的重要價值與深刻意義,也能夠推動和提升思政教學的實效性。
正確定位,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傳統教育模式中,學生過于被動地接收知識也是造成職業院校思政教育成效不佳的重要原因之一。就讀于高職院校的學生一般具有操作能力強于理論識記的特點,如果是實踐過程中融入的理論知識較易為學生所認同和掌握。反之,一味的口頭宣貫或“填鴨”式的教學往往導致學生產生枯燥乏味的倦怠感,繼而對這類機械、呆板的教育形式有所抗拒。因此,要提升高職思政教育實效性,將學生回歸到學習主體地位是又一重要策略。教師需要更加尊重和關注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與能力培養。將課堂教學轉向引導和輔助而非僵硬地灌輸,以此激發學生自主探究的興趣,同時有助于提升教學的實效性。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等教育類院校普遍存在的教育重點與難點科目,尤其是在職業類院校中,由于就業率、升學率等諸多現實壓力的持續存在,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常常難以被教與學雙方所清醒地認識和重視,于是思想政治教育在實踐中往往存在著實效性較低、教育效果不佳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