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風
摘要:英語有效教學策略是指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英語教師遵循英語教學規律,盡可能花費更少的時間、精力和物力投入,更好地把英語知識帶給學生,完成自己作為一名英語教師的使命,實現教師的人生價值和社會價值。
關鍵詞:新理念;初中英語;教學策略
初中英語對學生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時期,英語的教學不僅僅是傳授英語知識,它還包括教學的思想、形象、態度、情感以及教學技能,那么怎樣實現有效的英語教學就成為了英語老師努力探索的課題。
一、合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輔助展開英語教學活動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日漸更新與快速發展,其在教育領域的應用范圍越來越廣,這就使初中英語課堂運用現代信息技術逐漸由以往的時髦活動變得更加切合師生的教學實際。新課標更是在教師教學實施建議板塊中明確指出:“教師應當積極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開發英語課程資源。”這些都為初中英語教學活動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提供了一定的理論及實際依據。通過對教育實踐的研究,筆者認為合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對于誘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優化課堂學習模式、提高學習效率來講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首先,現代信息技術作為一種新興事物,具有較強的直觀性、形象性,往往能帶給學生最強烈的視覺、聽覺等多重感官刺激。除此之外,相對于以往教師一支粉筆、一張嘴講遍天下的落后教育模式不同,現代信息技術輔助下的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模式更顯現代化與先進性,且能為學生營造真實感較強的學習氛圍,這些教學模式的改變都同初中階段學生追求新奇事物的階段心理特征遙相呼應,有利于他們通過現代信息技術極大地增強自身對英語科目的學習興趣及積極性,并以此為基礎逐漸提高課堂學習效率及質量。
二、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營造活躍的氛圍
有效課堂教學要求提高學生的課堂積極性和積極主動思考的能力,活躍教學課堂,從而使英語教師有更大的熱情傳輸學生更多的英語知識。有效教學的重要特征之一是教學在融洽的師生關系基礎上進行,師生之間應該多交流、多溝通。通過這種方式,學生更好地學習教學的重難點,更好地掌握知識,提高英語成績。英語教師應真心對待學生,真誠地和學生交朋友,鼓勵成績暫時落后的學生,信任每一個學生都是好學生,提高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教師應該做出更多的努力,保持良好的師生關系,促進教師的有效教學,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三、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良好的學習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好伙伴。不僅有助于學生主動學習和理解知識,而且可以推動學生實踐能力,喜歡上英語就會不斷嘗試英語表達,一定意義上利于學生聽說讀寫中的“讀”和“寫”的全面發展。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主要手段可以是做一些小游戲或者模擬現實情景。如在“Im going to study computer science”中,句型:Im going to do something.教師在課堂上可以模擬小游戲,同學之間互相詢問:“你周末放假去干什么呀”,“暑假去哪里玩”等問題。學生對于貼近自己生活又恰好是比較輕松的話題總是能夠打開話匣子。各種答案便會出現,學生練習了“聽”“說”之后,安排課后一個關于周末去哪里玩的小總結性質的論文,將英語的學和玩結合在一起,豐富了英語交流討論的話題,課后作文的形式有助于學生培養學生“英語寫作”的能力。在下一節課的時候展示比較有新意的,句型正確,書寫規范的范文鼓勵學生自己朗讀,提高學生競爭意識,爭先展示。良好興趣的培養是學生學習英語一輩子的動力,將影響一生,要認真對待。
四、人人參與
新課標明確提出,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使每一位學生都成為教學活動的參與者,在活動中培養學生運用語言解決問題的能力和進行語言交際的能力。在教學過程中采用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的方法,突出學生自學,小組討論,組際交流,師生共同參與,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積極性,讓學生主動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在學習過程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但是教師要注意因材施教,對于那些學困生,可進行分層教學,在課堂分組活動中,要先講明活動規則,并要求同組中能力強的學生幫助能力弱的學生,發揮同伴互助精神,共同協作完成活動任務。這樣才能形成民主和諧而活躍的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自主性,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真正實現生生互動和師生互動,而且在不知不覺中使學生的語言技能得到提高,學習潛能和創造力得到發揮,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合作探究的精神和創新思維能力。
五、課后勤反思,多總結
新教材在編排上突出了學生的反思性學習,促進了學生自主學習習慣的培養。通過反思性教學能夠讓學生及時查漏補缺,增強學生對英語學習的信心,促使學生在平時的學習中有意識地收集一些感興趣的材料和知識,強化英語學習效果。為進一步強化教學效果,教師在課后應該善于反思和總結。例如,教師要堅持每天每課時寫教學反思記錄,分析整堂課或某一環節的成敗原因,而后揚長避短。經過不斷反思和總結,教師可以逐步調整教學策略,改進教學方法,最終實現英語的有效教學并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
教學過程是一個多變復雜的過程,迄今為止還沒有哪一種教學模式或教學方法是萬能的。因此,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根據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提出教學目標,創設以學生為主體、適合學生發展能力的教學情境,設計合理的課堂教學活動。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著眼于每個學生的特點,選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充分發揮學生的潛力,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切實提高每個學生實際運用英語的能力。此外,教師要提高自身素質和業務水平,及時更新教育理念,平等善待每一個學生,構建寬松和諧的師生關系,遵循課改理論,勇于探索和研究,不斷反思和總結,提高駕馭課堂教學的能力,讓英語課堂真正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