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琳琳
摘要:在大力倡導素質教育的今天,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體現,素質教育是使學生能夠在德、智、體、美等各個方面都達到全面發展。要真正實施素質教育,讓學生得到充分發展,切實提高教學效果,教育思想的轉變應是先導素質教育賦予地理教學的任務是:不僅使學生學到相應的地理知識、地理方法和地理思想,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科學的態度、求實的品質、創新的思想和開拓進取的精神。而要達到這些目的,以往我們都只注重于智商的發掘和利用。忽視另一個方面——情商的作用和培養。那么情商足什么?它對地理學習的作用怎樣?心理學家認為:人們往往將學生學習好壞的原因歸咎在智商方面,而種種資料表明,學生情商的高低也在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學生接受教學內容程度的難易。因而情商在教學中的研究便是一個被逐漸拓寬的領域。本文以地理教學為例,結合地理課程標準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學習對終身發展有用的地理的教學理念來深入探討地理教學中情商究競扮演著一個什么樣的角色,如何很好的發揮情商要素對教學的影響,進而倡導大家關注情商教育,并將情商教育很好的融入我們的地理教學中,使在情商教育中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都能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并在這一個逐漸完善的過程中增進教師在情商教育中對自身素質要求的啟示。
關鍵詞:情商;地理教學;情商培養
一、地理教學情商教育研究理論基礎
(一)概念界定
1.非智力因素。
非智力因素是指人在智慧活動中,不直接參與認知過程的心理因素,包括需要、興趣、動機、情感、意志、性格等方面。
2.智力因素。
智力因素是指在人們的智慧活動中,直接參與認知過程的心理因素,包括注意力、記憶力、想象力、思維力等方面。
3.情商。
情商(EQ)又稱情緒智力,是近年來心理學家們提出的與智力和智商相對應的概念。它主要是指人在情緒、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質。總的來講,人與人之間的情商并無明顯的先天差別,更多與后天的培養息息相關。
4.智商與情商的辯證關系。
(1)智商是情商的基礎,情商是意商的基礎。
(2)情商是一種特殊的、相對獨立的智商。
(3)情商的發展為智商的發展確立基本的方向。
(4)智商、情商與意商既相互區別、相互獨立,又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二)理論基礎
1.社會交往理論。
社會交往系統的基本要素包括社會交往的主體和客體、交往力、交往關系、交往的意識、交往的需要和交情等。
2.社會學理論。
社會學是從社會整體出發,通過社會關系和社會行為來研究社會的結構、功能、發生、發展規律的綜合性學科。
3.加德納多元智能理論。
多元智能理論是由美國哈弗大學教育研究院的心理發展學家霍華德加德納(Howard Gardner)在1983年提出。
4.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1)建構主義的學習觀強調經驗性的主動建構:當代建構主義者主張,世界是客觀存在的,但是對于世界的理解和賦予意義卻是由每個人自己決定的。
(2)建構主義的學習觀強調情境性的主動建構:建構主義學習理論除了強調經驗型的主動建構外,情境性也是其十分重要的特征。傳統地理教學教師常習慣于照著課本的灌輸式教學。但是以學生的興趣傾向為基本的情境式教學已經在我們的地理教學中被不斷展開。
(3)建構主義的學習觀強調合作式的主動建構:建構主義學習非常重視學生的經驗和情感的培養,這就對應了我們情商教育的情感培養。
二、地理教學情商教育培養的可能性
1.地理課程標準的要求。
2.地理教學內容的體現。
初中地理教材融思想教育和知識教育于一體,情商范圍內的資源相當豐富。當今地理知識不斷地增長和加速變化,地理科學體系不斷更新,不斷發現真理,也是不斷更新真理的過程。
3.地理教學方式的實施。
如今在我們的地理課堂教學理念中,以學生為主體已經被逐漸倡導,讓學生大膽的動手動腦解決問題培養其能力是我們的一個發展方向。
(1)自主學習。
(2)合作學習。
4.心理學原理的客觀要求。
心理學理論認為,認知活動和情感活動是相輔相成的矛盾統一體。因此,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憑借自己的情感,讓學生懷著快樂的情緒進行學習,從而熏陶、感化和塑造學生,使學生愛學、樂學。
三、地理情商教育所需注意的問題
如今雖然情商教育已經逐漸被我們所接受,并逐步滲入我們的地理教育教學,我們的學生也已深刻體會到主觀能動性在我們的地理教學起到的良性作用。但是如今應試教育在選拔人才的束縛使我們如何考評學生的自我能力也得到曲解。如何將情感教育因素融人考核因素內,將其量化,使它變成一個衡量標準如今還存在難度。并且在課堂控制上很難找到完全興趣主義和傳統教學的結合點。平衡應試與情商考核之間的關系也有待我們接下來時間的處理。
四、小結
本文在國家基礎教育從傳統教育向素質教育轉型之際,基于地理課程新標準的要求,立足于地理教學與情商教育相結合進行研究。首先對情商教育的國內外發展情況進行對比概述,基于情商研究的歷史以及現在在國內與教育相結合的情況,首先將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智商、情商進行概念界定,并從社會交往理論和社會學理論及加德納智能理論與建構主義理論為出發點,總結學校地理教育在重視學生智力水平的同時要注意學生情商的培養,激發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才能對地理學習產生動力,并從情商的幾個影響因素為制約點,找到培養學生晴商的措施方法,并結合實際地理課程提出在今后地理教學中,將情感培養、興趣培養、個性品質培養結合到地理教學中,并也提出了一些實際的弊端,比如完全的興趣主義會致使學生的地理基礎知識薄弱,要在這培養學生情商和地理教學中找到一個結合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