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 超
(東北林業大學土木工程學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40)
?
·道路·鐵路·
關于啟動鶴壁市東大線新老區段拓寬改造的思考★
牛 超
(東北林業大學土木工程學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40)
在分析鶴壁新老區間交通現狀的基礎上,從促進交通銜接、確保交通安全、優化項目建設時序等角度,提出了優先啟動東大線新老區段拓寬改造的建議,對解決單元組合型城市組團間交通問題有一定的意義。
新老區段,公路,交通量,拓寬改造
1.1 鶴壁市基本情況
鶴壁市位于河南省北部,面積2 182 km2,因煤建市,在長期煤炭開采和城市建設過程中,逐漸形成鶴壁集、中山、大湖、鹿樓等城市組團。1992年鶴壁決定在107國道和京廣鐵路東側建立城市新區,隨著建設規模的擴大,逐漸形成“一心三星”城鎮格局,其中“一心”指城市新區,“三星”指浚縣、淇縣、老城區,全市總人口162.11萬人,城鎮化率達到55.66%。形成典型的單元組合型城市,淇濱區為鶴壁市新的政治、文化、交通中心。
1.2 鶴壁市新老區間交通聯系現狀
目前鶴壁市共有快速通道、東大線兩條干線公路及一條礦區鐵路連接新老區間。
快速通道為一級公路,承載新老區間客運交通職能,現狀為雙向四車道,道路斷面寬度17.5 m,設計日均交通量15 000輛次~30 000輛次,目前日均交通量為18 362輛次。改造規劃擬拓寬至雙向六車道,路面寬度34 m。
東大線即省道S221,為省級二級公路,主要承擔貨運、客運及沿路老百姓的交通出行、農業生產交通等職能,新老區間路幅寬度18.5 m,設計日均交通量5 000輛次~15 000輛次,目前淇濱區段日均交通量已超過9 710輛次。
鶴壁礦區鐵路,是連接礦區并與京廣鐵路交匯的煤運專用通道,目前礦區段(九礦—大湖)使用頻率較高,而大湖至新區段使用頻率相對較低。根據鶴壁市政府與河南鐵路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簽訂的戰略框架協議,下一步擬將礦區鐵路改建為城際鐵路,以便緩解新老區公路交通壓力,滿足日益增長的交通需求。
1)從城市組團之間的連接道路來看,東大線道路等級低,不能滿足新老區統籌發展的交通需求。
鶴壁市是典型的單元組合型城市,目前鶴壁市新區和淇縣組團間有京珠高速公路、107國道及鶴淇大道等干線道路連接,道路斷面總寬度145 m;和浚縣組團間有鶴濮高速公路和鶴浚快速通道連接,道路斷面總寬度82 m。而目前新區和老城區這兩個市本級城市組團間道路等級、規格遠低于其他城市組團,特別是現狀的東大線,遠不及鶴淇大道及鶴浚快速通道的標準,不能滿足新老區統籌發展的交通需要,對鶴壁市統籌新老區發展,實現新老區共生共榮產生一定的制約作用。
2)從帶動沿線及相關區域發展的角度看,東大線對沿線及相關區域城鄉發展帶動作用弱,涉及區域發展相對滯后。
東大線新老區間沿線區域是鶴壁市重要城市功能區,不僅有冷泉礦區、金山工業區、龐村和劉莊社區、蔡莊垃圾處理廠等城市片區和城市功能區,連接楊小屯、蔡莊、東柴廠、扒廠等村莊,更是鶴壁市國家生態旅游示范區所在地,不僅肩負著溝通城市單元的作用,更是帶動沿線區域發展的重要城市發展軸。從路網結構看,沿淇濱大道向西通過東大線鏈接老城區是我市新老區間最順暢便捷的交通聯系通道。而目前由于新老區快速通道交通相對便捷,人們習慣于通過快速通道到老城區,新老區間的交通流過多地集中于快速通道,使東大線沿線區域的開發建設受到一定程度的“冷落”。例如鶴壁國家經濟技術開發區龐村片區及有“中國鎂谷”之稱的金山工業區,離鶴壁市城市新區的直線距離非常近,但目前的發展比起新區來相距甚大,處于邊緣化的境地。在山城區,與快速通道相連接的山城路逐步取代牟山大道、長風路,成為山城區的門戶和展示城市形象的景觀路,與東大線相連接的山城區的東部,鶴山區的中山、鶴壁集片區,隨著交通“沒落”,逐步從“臺前”走向“幕后”,淪為發展的配角。
3)從道路交通通行能力、交通安全角度看,東大線交通通行能力差,交通事故多發,交通安全形勢嚴峻。
東大線雖已完成原基改造,但道路設計標準并未提高,沿途彎道多、岔口多的情況并未改變,沿線村莊、單位、居民橫穿道路的生活、工作需求等問題并未解決,貨運車輛與客運車輛混行,機動車和非機動車混行,相互干擾,這都極大影響了東大線的交通通行能力,尤其是對貨運交通的通行能力影響更大。
同時沿線存在許多交通安全隱患,交通安全形勢嚴峻。一是沿線彎道、岔口處,存在多個交通安全事故易發點;二是在金山工業區、龐村、楊小屯、冷泉等處,道路穿越城市、村莊,由于生產生活的需求產生大量的橫向穿行,形成巨大的交通安全隱患;三是沿途村莊較多,農用車、農機、三輪車、摩托車等上路混行,形成新的安全隱患。2014年3月25日,河南省公安廳交警總隊公布了全省20處危險路段,其中東大線為全省最危險的路段。2013年,這里就發生了511起事故。
1)優先拓寬改造東大線,是解決快速通道改造期間交通分流、方便施工的需要。
新老區快速通道與東大線作為一個整體,共同承擔新老區之間的交通聯系。拓寬改造新老區快速通道需要一定的施工周期,在此期間,東大線要承擔快速通道的交通分流功能。假設快速通道30%的交通量轉移至東大線,則東大線的日通行量會超過15 000輛次/d;50%的交通量轉移至東大線,則東大線的交通量會超過18 900輛次/d,遠超目前東大線的設計承載力,極易造成交通擁堵,處理不好甚至會影響鶴壁市整個新老區間的交通聯系,造成一定時期新老區間交通不暢,進而產生一定的社會問題。因此優先拓寬改造東大線,提升它的通行能力,是解決快速通道改造期間交通分流、方便施工的需要。建議把東大線拓寬改造作為快速通道拓寬改造的前奏和準備,具備一定條件后,再啟動快速通道改造工程。
2)優先拓寬改造東大線,可以提高公共資金的使用效率,促進新老區共生共榮,帶動生態旅游示范區、金山工業區和龐村片區發展。
拓寬改造快速通道,僅能提升新老區間點對點的客運交通能力,無法帶動新老區間城市片區和村莊的發展,且容易造成施工期間的新老區間的交通不暢,引發相應問題。而優先改造提升東大線,而后再啟動快速通道改造,不僅可以很好地解決快速通道改造期間的交通分流問題;而且可以借助新區完善的市政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促進金山工業區、龐村片區與新區一體化發展,提升周邊配套,解決龐村片區地價低,吸引力不強的問題;同時可以極大帶動淇河生態旅游示范區開發建設,發展旅游業,把淇河生態旅游示范區的自然生態資源和深厚的歷史文化資源轉變為經濟發展優勢,帶動全市經濟發展;可以使有限的財政資金使用更有效率,是一項一舉多得,一石多鳥的舉措。
3)拓寬改造東大線,是促進新老區統籌發展的有效手段。
近年來,鶴壁市委市政府對新老區統籌工作高度重視,成立專門的機構來推動這項工作,對老區的棚戶區、城市公共服務設施和市政基礎設施(包括供熱、供氣等)、道路交通建設等下了很大功夫,取得明顯成效;但老城區人氣不足,吸引力不強等問題依然存在。究其原因,除產業發展不足等因素外,新老區間交通聯系不便,依然是制約老城區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如能按高等級市政道路標準,拓寬改造東大線,構建統籌新老區發展的發展軸;在此基礎上拓寬改造快速通道,改造投用城際客運專線,構建快速公交體系,就能有效緩解新老區間交通瓶頸,使外界人流、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能更加暢通地到達老城區,使老城區更好地借助外界力量,步入良性發展狀態,促進新老區協調發展。
4)改造拓寬東大線,是可以提升交通效率,消除交通事故,解決群眾安全出行的現實需要。
針對目前東大線道路等級低,路況差,交通混行,安全隱患大等現狀,建議按照城市市政道路標準對東大線進行拓寬改造。對東大線局部路段裁彎取直,優化坡道、岔口交通組織;行車道設雙向六車道,解決客貨混行難題;設置慢車道,解決農用車、摩托車、自行車等的交通出行難題;沿途設置路燈,解決夜間交通照明難題;在龐村片區、金山工業區等城區段設置人行道;并全程設置生態綠化帶,徹底改變沿路臟、亂、差的情況,把東大線建設成一條高標準的暢通路、安全路、景觀路、便民路。
4.1 成立組織,強化研究
拓寬改造東大線,涉及面廣,協調難度較大,建議由市政府牽頭,發改、規劃、交通、交警、公路、沿線區政府等部門參與,組織專門人員,對東大線沿線進行詳細踏勘,結合現狀,找出存在的問題;考察學習外地市改造治理相似路段的做法和先進經驗;委托高水平的研究設計單位,對新老區間的交通銜接,尤其是東大線的改造提升進行詳細的研究論證,明確東大線新老區段的規劃定位,確定改造的規格和等級、目標和措施,為下一步工作的開展提供理論依據。
4.2 多方籌資,盡早啟動改造
1)抓住國家支持完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大好機遇,積極爭取上級資金支持;
2)以城市投資公司為載體,發行建設債券,募集建設資金;
3)推行PPP等融資模式,吸引社會資金,推動基礎設施建設。
4.3 注重協調,處理好關鍵節點與環節
1)與鄭州鐵路局銜接,提高東大線穿越京廣鐵路橋斷面寬度,與河南省南水北調辦公室銜接,提高東大線穿越南水北調干渠橋的斷面寬度,做好與鶴浚鐵路管理方鶴煤集團的銜接,處理好鶴浚鐵路與東大線交叉點的銜接關系,破解制約交通提升的瓶頸點;
2)做好與沿線地方政府,尤其是湯陰縣政府的銜接,處理好道路拓寬可能涉及到的征地、拆遷和人員安置問題;
3)處理好征地、拆遷、施工與社會穩定的關系,構建和諧穩定的建設環境。
[1] 梁憲昌.鄭州市中原路立交拓寬改造施工與線路加固技術[J].鐵道標準設計,2001(5):77-79.
[2] 鄭州市交通規劃勘察設計研究院.新增省道225安平線南水北調橋至水泥廠段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R].2015.
On initiation of widening reconstruction of old and new district of Dongda Line in Hebi City★
Niu Chao
(CollegeofCivilEngineering,NortheastForestryUniversity,Harbin150040,China)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traffic of the old and new districts of Hebi City, the paper points out the suggestions for the optimal initiation of the widening reconstruction of the old and new district of Dongda Line from the traffic covergence, the traffic safety, and optimal construction sequence, so it is meaningful for the solution to the traffic problem of the unit constitution city.
section of old and new district, road, traffic volume, widening reconstruction
1009-6825(2017)11-0146-03
2017-02-09★:2015年度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項目批準號:15YJA760041)
牛 超(1996- ),男,在讀本科生
U418.8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