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銀秀,陶雪芬
(臺州職業技術學院,浙江 臺州 318000)
近年來,根據《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的要求,我國大批現代學徒制試點開展。認知學徒制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改造學校教育中存在的問題,把傳統學徒制中的核心技術和學校的教育結合起來[1]。認知學徒制在職業教育[2]中已有應用,但未見在藥物制劑專業課程中的應用。本文以高職新劑型新制劑研發課程為例,探討認知學徒制在課程建設與改革方面的應用。
近幾年醫化行業都在轉型升級,醫藥企業往制劑方向發展是大趨勢,這就需要大量的掌握藥學和藥物制劑基本知識和技能的人才。然而,通過對本地區醫藥企業及畢業學生的調研,發現符合企業需求的藥物制劑技術人才十分稀缺,很多畢業學生不能學以致用,人才供需關系很不平衡。職業院校培養的人才與企業用人需求之間存在錯位已是不爭的事實,解決這個難題的有效方法是深化藥物制劑專業課程體系改革,根據醫藥市場人才需求和職業崗位對知識和技能的需要,構建合理的知識技能體系,實現高校人才培養與市場需求的正相關。
藥物制劑專業的目標是培養具有與本專業相適應的文化水平,掌握藥學和藥物制劑基本知識和技能,熟悉制劑生產流程、設備操控和質量控制,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和生涯發展能力,適應醫藥企業藥品生產管理的要求,服務于藥物制劑生產和管理一線崗位,能夠從事制劑生產、制劑產品質量檢測、設備維護等工作,綜合素質和職業技能協調發展,符合產業轉型升級需要,具備較強的創新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目前,傳統的知識為本位的教學方式明顯滿足不了現代高職課程的需要,學生學習困乏,教師教學乏力,改革勢在必行。
認知學徒制是以學生為中心,在教學的內容和方法科學化、系統化的基礎上,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讓學生能夠主動獲取知識,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教學策略[1]。臺州職業技術學院醫藥學院為了實現高職院校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目標,研究職業能力的形成過程,分析并總結認知學徒制的學習策略,對藥物制劑專業課程進行必要的改革和研究,開設新劑型新制劑研發課程,實行新型的“認知學徒制”教學模式,以培養滿足社會需求的高質素技能型藥物制劑人才。
職業能力是個體運用已有的知識、技能和素養完成一系列職業活動的能力[3]。高職院校學生只有參與具體的教學活動才能獲得所需的職業能力。為更好地激發學生內在的學習動機,掌握相關的知識與技能,發展職業能力,教師需設計包含完整的職業行動的教學活動。新劑型新制劑研發課程不同于常規的學科性課程,是一門創新類的專業拓展課程,分四個學期予以實施。整個教學過程在藥物制劑綜合實訓室中開展,以真實的新劑型新制劑項目開發為主線,在導師全程指導下進行項目申報、文獻查閱、實驗研究、論文書寫和專利申報等工作。該課程的實施具有以下這些特點。
每位導師帶教不超過6名學生,由導師確定教學研發方向,學生在導師的指導下選擇研發項目,或者由導師確定研發項目(很多項目來自校企合作或導師的科研課題)。導師根據學生興趣和能力進行項目化教學設計,把工作過程中的典型工作任務轉化為教學工作任務,讓學生在教學工作任務的完成過程中“邊做邊學”,獲取相關知識和職業技能。
新劑型新制劑研發課程采用個性化的教學模式。2~4個學生組成一個研發小組,承擔一個研發項目。根據學生之間的個性差異,安排不同的研發任務,采取靈活的教學方式。由于學生共同承擔一個研發項目,需要經常溝通合作才能更好地完成研發任務,這就要求學生具備團隊合作精神。整個研發過程,每個學生的潛能得到充分的發揮,既能掌握基本的職業技能,又能得到很好的發展。使學生充分發揮自身的差異性,所有學生都參與到項目教學中,完成相關工作任務,掌握與之相對應的理論。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能動性,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改變了僵化的、填鴨式的教學組織模式。教學過程強調知行合一,要求學生不僅要掌握扎實的專業基礎知識,還要具備較強的實踐動手能力,學生的知識、能力、素質等都得到了全面的發展。
依據教學目標對教學過程及結果進行教學評價,既要重視工作成果的完成,又要關注工作過程的實施。既要對學生在研發過程中操作的技術性、規范性進行評價,也要對每個學生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創新性的表現進行評價。
臺州職業技術學院醫藥學院把認知學徒制引入到藥物制劑專業教學中,經過幾年的探索與實踐,在人才培養、項目研發、大賽獲獎等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效。認知學徒制教學模式的應用,學生學習的興趣及主動性明顯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潛力得到激發。通過學徒制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都顯著提高。認知學徒制真正提升了學生的職業能力,從而提高學生就業競爭力,實現優質就業。
[1] 黃 瑞,鄒 霞.認知學徒制在高職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江蘇開放大學學報,2014 (3): 49-52.
[2] 郭 妍.認知學徒制視域下的高等職業教育實踐教學模式探析[J].課程教育研究, 2014 (8): 241-242.
[3] 王 云,王麗琴, 張亞楠,等.認知學徒制在學生職業能力培養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教育信息化, 2015 (16): 2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