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明輝
(鐵法煤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礦山救護大隊,遼寧 調兵山 112700 )
《礦山救護規程》(AQ 1008-2007)(以下簡稱《規程》)規定:“救護大隊培訓機構,承擔本區域內礦山救護隊員(含兼職礦山救護隊員)的培訓、復訓工作。救護隊員崗位資格培訓每年至少復訓一次,學習時間不少于14天(60學時)。救護隊員復訓的內容:有關礦山應急救護的新法律、法規、標準;有關礦山應急救護的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新裝備及其安全技術要求,預防和處理各類礦山事故的新方法,典型礦山應急救護事故案例討論”。
根據《規程》上述規定,鐵煤集團礦山救護大隊每年均承辦全遼北地區的礦山救護隊員復訓工作。隨著培訓工作的逐年進行,學員和教師普遍反映實際教學工作中由于年年講解同一套教材,由于每年學習內容基本雷同,廣大師生學習和教學熱情不高,強烈希望救護隊員復訓應在滿足《規程》規定的"三新一典"內容和要求的同時,注重實操環節的培訓考核工作,這樣更接近實戰,才能更好地實現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以收到較好的培訓效果。
自2006年救護大隊成立培訓科以來,根據《規程》的上述規定和相關主管部門的安排,先以遼寧煤礦安全監察局編寫的《遼寧礦山救護培訓教材》為教材對救護隊員進行復訓,但此教材實為新隊員初訓教材,內容淺顯龐雜不適合復訓教學。2007年由救護大隊和局安培中心合作編寫了《礦山救護隊員(復訓輔助教材)》一書,專門用于救護隊員復訓使用,這本教材雖然更接近復訓實際要求,但自2008年起已連續五年采用此教材,由于每年救護隊伍更新變化不大,學員和教師普遍反映實際教學工作中由于年年講解這套教材,隊員培訓后能力和水平提高不大,另一方面由于培訓時間有限,隊員知識結構薄弱的實操環節培訓不足,客觀地造成了"不缺的使勁講,缺少的學不著"的局面,基于此,本報告試圖通過對原培訓內容和新培訓內容安排的對比分析,以論證對救護隊員復訓內容進行教改的必要性。
2008年起連續五年采用了由救護大隊和局安培中心合作編寫的《礦山救護隊員(復訓輔助教材)》一書,該書分為二篇,第一篇為理論教學部分,內容包括法律法規、質量標準化、災變處理、科學救災、救護戰術等五個方面。第二篇為現場教學部分,內容包括裝備設施、自救互救和體能訓練三部分。對照《規程》關于救護隊員復訓的內容:"有關礦山應急救護的新法律、法規、標準;有關礦山應急救護的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新裝備及其安全技術要求,預防和處理各類礦山事故的新方法,典型礦山應急救護事故案例討論。"可以看出,原教材的各章節內容與《規程》要求基本一致,但如仔細研究便可發現,教材內容缺少了《規程》要求的關鍵內容:即一個“新”字,照此教材去講,雖內容相符,但缺少新意,年復一年地講書本上內容,隊員實際需要培訓的許多薄弱環節卻沒有接觸到。2012年的具體課程安排見表1。

表1 2012年救護隊員三級復訓教學安排

表1(續)
本次救護隊員復訓內容教改的原則是在確?!兑幊獭芬蟮呐嘤杻热萑客瓿傻那疤嵯?,結合在救護質量標準化檢查中各救護中隊暴露出來的共性問題和薄弱環節,有針對性地進行培訓和加強,注重實操訓練和考核。此外,隨著鐵煤救護培訓考試系統軟件的應用,理論考試的形式也由筆答逐漸過渡到機考。為達到上述教改目的,相關人員需要做如下幾方面工作。
首先,各位教師要按本次教改后的授課內容進行提前備課并準備好教學過程中涉及到的相關材料和儀器裝備等。具體授課內容見表2。

表2 2013年救護隊員三級復訓教學安排
其次,考慮到相當一部分老隊員年齡較大,平時不接觸或很少接觸計算機,培訓期間每天安排一節上機模擬考試訓練,在機考的同時,每個考生發一張答題卡,考生需要在進行機考的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機考成績當場微機自動打分,答題卡成績備入培訓檔案。
再次,本次教改的核心是改變過去教師"一言堂"式的授課方式,因為是復訓學員,對基本知識已有一定基礎,這種教學方式不利于發現每個學員的自身不足之處,無法有針對性地進行培訓。本次教改要求各位教師上課時要多提問、多引導、多啟發,變老師講為師生互動,上課時要把絕大部分時間交給學員"自已動手、動口",老師只需對學員所要掌握知識的應知部分進行講解,重點放在輔導和糾正學員實操環節中不足之處,加以改正。因學員較多,光靠一名教師完不成實操訓練和考核任務,故上實操課時均為兩名教師同時上課以加快進度,但報課時只能是一人一半。上同一科目的兩名教師在每期班結束時要上交培訓科兩份材料,一份是自己授課內容內每名學員的日常訓練效果記錄,一份是每名學員的最終實操考核成績表。此兩表連同最終的理論試卷、試卷標準答案、考生答題卡一并存檔。
最后,為實現順利機考,上表中的相關授課考師要針對自己授課內容的"應知部分"各出一百道選擇題和一百道判斷題,并將電子版輸入題庫中。
綜上所述,為提高培訓效果,滿足實戰要求,在救護隊員復訓內容及方式上進行此次教改意義重大,希望涉及到的相關人員努力工作,仔細備課,認真授課,確保此次教改成功實施,以適應救護隊員應急救援培訓方面的新形勢新要求,為救護培訓工作探索出一條新路,推動鐵煤救護乃至遼寧省救護培訓工作取得更好的成績。